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30305030238)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宇曾丽温贤秀王佳罗江山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耐高压PICC导管固定的操作体会及效果评价
- 2013年
-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1]。临床实践中发现,导管固定不牢,自由进出体内是造成导管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2]。耐高压PICC导管具有耐高压注射、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多通道同时给药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多次增强CT扫描时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还适用于需行重症监护的患者,如急性创伤、休克、颅脑损伤等[3,4],但耐高压导管为聚氨脂材质,体外部分比较硬,固定不妥,易对穿刺点造成摩擦。我中心对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 曾丽罗江山王佳刘宇温贤秀
- B超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两种扩皮方式行中心静脉置管出血量的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B超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减少出血的最佳扩皮方式。方法将100例行PICC置管患者用抽签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解剖刀位于导丝侧面"进行纵向扩皮,对照组用"解剖刀与导丝成平行的角度"进行横向扩皮,比较两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情况、术后第2天和第7天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即刻出血量和第2天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T法行PICC穿刺采用纵向扩皮法,可减小穿刺点伤口范围,减少患者的出血量。
- 曾丽刘宇王佳罗江山温贤秀
-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改良塞丁格技术出血
- 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对1例儿童患者PICC导管原位置换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报道一名2岁白血病患儿PICC导管破损后,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予以原位置换新导管的护理体会。
- 曾丽王佳刘宇温贤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