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Z53)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石孝均李学平孙燕隋涛刘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滨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紫色土
  • 4篇磷素
  • 3篇稻田
  • 1篇氮肥
  • 1篇氮肥用量
  • 1篇地下水
  • 1篇动态特征
  • 1篇有机肥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田
  • 1篇水稻土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管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磷
  • 1篇紫色
  • 1篇紫色水稻土
  • 1篇磷素流失
  • 1篇淋失
  • 1篇淋失特征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3篇滨州学院

作者

  • 6篇石孝均
  • 5篇李学平
  • 1篇孙燕
  • 1篇刘萍
  • 1篇隋涛
  • 1篇和林涛
  • 1篇邹美玲
  • 1篇易时来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紫色土磷素流失的环境风险评估-土壤磷的“临界值”被引量:23
2011年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3种类型的紫色土旱地和淹水土壤磷素流失的环境阈值。结果表明:无论是淹水土壤或旱地生境,3种紫色土Olsen-P与CaCl2-P之间都存在一个"临界值",酸性、中性和钙质紫色土磷素淋失临界点的Olsen-P含量分别为67.2、85.8和113.8 mg kg-1。淹水土壤磷素环境敏感值在酸性、中性和钙质紫色土上,Olsen-P含量分别为49.2、77.9和92.1 mg kg-1。3种紫色土在淹水还原条件下土壤磷环境敏感临界值比旱地低,淹水还原条件提高了紫色土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淹水土壤Olsen-P含量与田表水TP、DP浓度之间存在"临界值",酸性、中性和钙质土临界值处土壤Olsen-P含量分别为(65±1.41)mg kg-1(、96.7±2.7)mg kg-1和(105.5±1.1)mg kg-1。土壤0.01 mol L-1 CaCl2-P与田表水TP、DP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以利用这些指标对紫色土区域土壤磷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并确定区域磷肥的最佳管理策略。
李学平石孝均刘萍隋涛
关键词:紫色土OLSEN-P
紫色土稻田磷素淋失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采用原状土壤渗漏计在水稻生育期定期采集不同土壤剖面深度的渗漏水,研究了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水稻生育期磷素淋失动态和渗漏淋失量及其对地下水的潜在影响,并分析了土壤Olsen-P含量与磷素渗漏量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紫色土区稻田磷肥的合理施用和控制磷对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紫色土的磷素渗漏整体呈下降趋势,前期磷素渗漏淋失量高且变幅较大,在施磷后第5d各土层渗漏水中磷素浓度最高;施肥60d后稻田磷素渗漏淋失负荷显著降低,不同土层和各处理趋于一致.稻田磷素的渗漏淋失受磷肥用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稻田磷的渗漏淋失量增加,3种类型紫色土磷素渗漏淋失量为中性紫色土〉钙质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施磷(P2O5)90-180kg·hm^-2处理,40cm土层渗漏水中磷的平均浓度在中性、钙质、酸性紫色土上分别为0.13-0.142mg·L^-1、0.097-0.131mg·L^-1和0.083-0.109mg·L^-1,比不施磷处理高33.1%-38.7%、24.7%-44.3%和34.9%-50.4%,在60cm和100cm深处也有相似的特征.3种类型紫色土的土壤Olsen-P含量与磷素渗漏淋失量之间符合指数关系.渗漏水中磷素浓度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淹水种稻初期是磷向下迁移最强和淋失量最高的时期,3种紫色土在施肥后的60d内对地下水质量产生潜在不良影响.整个水稻生育期磷渗漏量较低,最高磷渗漏量为0.262kg·hm^-2.
李学平孙燕石孝均
关键词:稻田磷素紫色土
不同氮处理下紫色土钾素淋失动态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原状回填土渗漏池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钾素在紫色土中的渗漏淋失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菜季钾素的渗漏淋失波动较小,水稻季钾素的淋失波动较大.钾素淋失量酸性紫色土(AS)>中性紫色土(NS)>钙质紫色土(CS).水稻季钾素淋失量和表观淋失率各为29.1kg/hm^2,26.1%,油菜季分别是9.44 kg/hm^2,8.5%,水稻季比小麦季多3倍.油菜季钾素淋失量作物生长前期(0~50 d):中期(51~100 d):后期(100 d~收获)的比约为5:1:3.氮肥用量、降雨量、气温以及土壤性质都影响了钾素的移动与淋失.
和林涛石孝均易时来
关键词:紫色土氮肥用量
紫色土稻田磷素流失潜能及其水分管理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紫色土稻田田面水和土壤样品磷素的分析,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田面水磷素含量和土壤磷素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田面水磷浓度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水稻移栽后的2周内应禁止排水,这期间水稻的水分管理应采取浅水灌溉栽秧、浅水返青。田面水TP和DP浓度随时间(x)的变化呈极显著的对数(y=a.ln(x)+b)下降规律,可通过对数方程推算对环境影响小的排水时间。在水稻移栽后第36天和第86天总磷流失负荷分别为124~501g/hm2和40~211g/hm2。稻季施磷肥会造成对地下水体的污染,且田面水中磷浓度较高一直持续40天左右,稻田磷肥大量径流流失也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要加强这期间的田间管理,并收集稻田的排水用于后期灌溉稻田。
李学平石孝均邹美玲
关键词:稻田水分管理
紫色水稻土磷素动态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采用单排单灌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对水稻生长期稻田径流水和田面水中磷素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田面水磷含量升高,施肥24 h后各处理田面水磷素含量最高,总磷(TP)含量在0.928~3.824 mg/L之间;前30 d田面水磷含量波动大,TP平均含量在0.259~1.433 mg/L之间,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临界值,在此期间应避免排水和中耕等田间管理;40 d之后田面水磷含量缓慢下降,60 d后趋于稳定,且含量较低.径流水各形态磷的含量和流失负荷随着降雨强度和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径流水中溶解磷(DP)占TP的50%以上,稻田土壤磷素淋失以DP为主,磷素流失负荷在0.358~2.579 kg/hm^2之间.稻田磷素流失也受施肥方式的影响,施用牛粪比施用秸秆更容易导致磷素的流失,施用牛粪处理磷素流失负荷比施用秸秆处理高40%,化学磷肥与秸秆配施稻田磷素流失负荷和表观流失率显著降低,秸秆与磷肥配合施用是减少稻田磷素流失的较好措施.
李学平石孝均
关键词:紫色土水稻田磷素动态特征环境影响
模拟条件下农田磷素渗漏淋失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土柱淋溶模拟的方法,研究降雨强度、降雨量以及施用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对磷素渗漏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降雨量低于53mm的时候,磷淋失的负荷与降雨强度关系不大,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在降雨量较高的5~8月份(水稻季)磷渗漏淋失负荷普遍较高,最高可达709g/hm2。磷渗漏淋失负荷与降雨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用乘幂关系拟合度最高,其相关系数为r=0.861**~0.962**(r0.01=0.708)。配施牛粪增大了土壤磷素渗漏淋失的迁移能力,而配施秸秆则起抑制作用,降低了磷渗漏淋失的迁移能力。
李学平石孝均
关键词:降雨有机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