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161)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徐震顾大治胡溪晋婷王晨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合肥地名之争与古代合肥交通状况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合肥地名的由来历代学者虽观点不同,但都折射出合肥地区古代的交通状况。将合肥地名之争转化为江、淮关系和肥水、施水关系之争,探讨"合肥"地名由来与古代合肥交通相互影响的关系。
- 顾大治丁莎莎杨潇然
- 关键词:肥水古代交通
- 规制与变通:自上而下的近代监狱建筑改良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清末新政肇始的近代监狱建筑改良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近代建筑转型,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单一被动"冲击-反应"模式背景下仅有的主动学习西方的历程。文章回溯了近代狱政改良这一历史事件,分析了新式监狱的形制和特征,并以近代安徽省3所监狱建筑为例,探讨了在官方主导的统一规制之下,近代建筑转型过程中的融会和变通。
- 徐震白艳
- 关键词:规制变通监狱建筑
- 安徽水东进教之佑圣母堂研究
- 建于1880年的安徽宣城水东进教之佑圣母堂是目前安徽省内现存最早的近代天主教堂,由江南教区耶稣会传教士设计,通过对水东圣母堂的选址、风格、形制、结构等的分析,提出其本土化特征主要与建造活动相关,反映出早期建造的天主教堂与...
- 徐震
- 关键词:天主教堂本土化
- 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客观地反映出地处内陆的安徽近代建筑在建筑技术方面的现代化过程。在对安徽近代工业建筑案例的实地考察和相关史志文献的收集整理基础上,梳理了安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建筑的建造活动;分析了代表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案例;并探讨了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 徐震王薇
- 关键词:建筑特征
- 安徽近代明远电灯公司工业建筑
- 2015年
- 芜湖明远电灯公司是安徽近代电力工业之始,该公司曾于1908年和1926年两次建造发电房,其发电房是安徽近代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通过对明远电灯公司工业建筑的研究,探讨安徽近代建筑在建筑技术方面的近代化过程及其表现。
- 徐震
-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比较被引量:5
- 2021年
- 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多维面貌中之具象图景,具有和文化相似的心境、理境、物境三种层次。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分别溯源、伴生了不同的哲学基础,对比之下可见各自清晰的由像到物的线索。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交织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以方根和中道为表现的建筑人格化和家国同构化的营造图式,并具体化为原型变换、以空间为中心、构造性立面、线性构图、尺度反差、形式隐喻、纵深序列、线形公共空间、微缩天地和盆景自然等物化特征,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从哲学思想、心理图式到具体表现的一以贯之。
- 徐震
-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古典建筑哲学思想
- 50年代合肥苏式建筑研究——以三所高校教学楼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文章针对50年代城市大量建造苏式建筑的现象,选择了合肥50年代建造的三所高校建筑作为经典案列,分别对其空间布局和校园关系、建筑平面和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建筑立面、装饰细部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探讨和总结了合肥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为今后中国苏式建筑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 徐震晋婷
- 关键词:高校教学楼
- 基于空间句法的皖西地区滨水古镇空间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镇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毛坦厂镇是皖西地区唯一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镇。本文以皖西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对古镇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空间深度值、空间整合度、空间可理解度等一系列分析来解读古镇的空间形态特点,同时指出古镇空间形态与其所滨临的水系之间并没有形成滨水古镇所常见的密切互动关系。本文对这一形态形成的历史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章为皖西地区滨水古镇空间形态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 顾大治刘苗苗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安徽近代外商企业的工业建筑研究
- 2017年
- 梳理了近代外商在安徽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厂房建筑情况,并结合吉田榨油厂厂房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近代外商建造的工业建筑数量少,整体落后,建筑以单一空间砖木结构为主,多采用改良传统建筑的方式应对现代生产要求。
- 徐震李卉胡溪
- 关键词:工业建筑
- 从《益闻录》看清末建筑及其社会文化
- 2016年
- 《益闻录》是天主教华人传教士李杕主编的第一份中文刊物。从1879年创刊至1911年停刊,《益闻录》刊登了大量与建筑相关的新闻,为我们了解百年前的建筑活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即以第1至1172期《益闻录》中与建筑相关的文本为素材,汇总得出1879至1891年间《益闻录》视角下建筑领域的概况以及《益闻录》对建筑方面报道的特点。
- 李逸超徐震
- 关键词: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