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10SG43)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忠万爱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文学
  • 8篇学史
  • 8篇文学史
  • 4篇新文学
  • 4篇重写
  • 4篇重写文学史
  • 3篇代文
  • 3篇当代文学
  • 3篇写作
  • 2篇当代文学史
  • 2篇新文学史
  • 2篇中国现当代
  • 2篇中国现当代文...
  • 2篇中国现当代文...
  • 2篇专栏
  • 2篇文学史写作
  • 2篇现当代
  • 2篇现当代文学
  • 2篇现当代文学史
  • 2篇回望

机构

  • 12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刘忠
  • 1篇万爱芹

传媒

  • 10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年份

  • 4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回望与反思(上)
2015年
1988年可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转折点,"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折射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十年的思想解放成果,也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从量变到质变的曲折过程,是一次写作观念与方法论"同向"新变的结果,负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近的一点,有"五四"新文学性质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新文学整体论的历时推进;远的一点,有海派文化先锋性、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潮的共时作用,当然,还离不开1980年代学人的社会心理期待,尤其是青年学者急于发声、确立话语权和实现文学梦的强烈冲动。
刘忠
关键词:回望
“重写文学史”争鸣中的观念碰撞和思想交锋被引量:2
2015年
在新时期文学界,"重写文学史"因为关系到文学史观、评价标准、研究方法、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重新选择和定位问题而备受学人们关注,成为文坛的热议话题,肯定、赞同者有之,质疑、批评者亦不乏其人,双方唇枪舌战,展开了激烈的观念碰撞和思想交锋。争鸣议题主要有三:"要不要"重写、"如何"重写、"价值"几何。
刘忠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思想交锋
命名的紧张与焦虑:新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被引量:3
2013年
新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停地面临着命名的紧张与焦虑。长时段的有新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取代与交错,短时段的有"五四"文学、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的更迭与延展,这些歧义丛生的命名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长过程,呈现着"现代"的丰富内涵。不过,命名焦虑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容易引发恶性循环,导致取代式命名不断。文学在发展,文学史写作在继续,文学史命名一如既往地在文学史家的笔下诞生,总结归纳已有的文学成就,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积累,深化对文学史本体的认识。
刘忠
关键词:焦虑新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主题学视野下的新文学路径及其走向
2012年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个体、民族等一直是新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互动共生,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内耗不断。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此消彼长现象时有发生,但它们之间颉颃对立、互动共生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新文学的基本路径及其走向。
刘忠
关键词:主题学新文学
文学史写作与文学史观的互动共生被引量:1
2013年
在时间的流光中,文学史的影子越拉越长,文学史观念在变,文学史叙述随之而变;从进化论到革命论到启蒙论再到现代性,文学史观一直在非此即彼、解构建构的二元思维中腾挪闪跃,文学史面孔如同川剧中的变脸,变化万端,抽取、扭曲、遮蔽现象在所难免。当下,经历过一段时期的疯狂生长之后,文学史写作步入到一个常态的缓慢生长期。摒弃过去的同一性知识结构,在多元的差异化言说中,文学史叙述不断开辟新的话语范式,与创作形成良性互动。
刘忠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史观进化论革命论互动共生
新文学史上的杜威、罗素、泰戈尔、萧伯纳影像
2013年
新文学史上,杜威、罗素、泰戈尔、萧伯纳相继来华讲演、游历,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但在一个"革命"高于一切的年代,国人对他们的接受多停留在实用层面,能够形成学理互动与对话者寥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战争状态下的非常态现实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可以并且能够以一种冷静的心态从多维、复合的视角来追寻他们的来华轨迹、作品及影像,考察其思想与当下文学的对接与融合。
刘忠
关键词:新文学史泰戈尔萧伯纳影像
文学“大众化”与“底层”如何文学
2011年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日渐成为一种思潮,承担起文学大众化的使命。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看,大众化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当下底层文学继承和发扬现实主义精神,它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社会导向和道德批判上,在审美价值、叙事方式上并无出新之处,无法产生间离化效果,它的持续升温,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文明转型时期一部分人的社会情绪和道德呼唤。
刘忠万爱芹
关键词:底层文学大众化
新文学史写作实践与知识型构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文学史写作从借鉴模仿到学科自觉用了近半个世纪,期间,有西学东渐的移植,有从课堂讲义到学术专著的提升,亦有文学史观从多元到一元的整合。20世纪30年代,文学史书写迎来了一个短暂的辉煌期,文学史家辈出,文学史著述大量出版,朱自清、周作人、赵家璧、李何林、周扬等人的写作实践在为新文学史确立体例范型和时空架构的同时,也在进化论、阶级论、革命论的映照下,彰显出不同的成色。
刘忠
关键词:新文学史写作实践学科自觉
“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回望与反思(下)被引量:1
2015年
1988年可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转折点,"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折射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十年的思想解放成果,也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从量变到质变的曲折过程,是一次写作观念与方法论"同向"新变的结果,负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近的一点,有"五四"新文学性质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新文学整体论的历时推进;远的一点,有海派文化先锋性、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潮的共时作用,当然,还离不开1980年代学人的社会心理期待,尤其是青年学者急于发声、确立话语权和实现文学梦的强烈冲动。
刘忠
关键词:回望
革命文学的征询与作家身份的转变
2012年
革命文学兴起后,围绕"大众化"进行了多次讨论,要求知识分子改变身份,到群众中去,与他们相结合,但是,知识分子的工农化道路充满矛盾,个人话语与集体话语的差异使他们大多停留在下乡、蹲点等现实层面,未能深入到话语、立场等精神层面,思想改造迟迟不能完成。文学的经验事实告诉我们,作家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放弃自己的生活而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放弃自己的立场而去获得别人的立场,都难以取得真正成功,它们带给文学的只能是损失与伤害。
刘忠
关键词:革命文学作家身份征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