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JX2A17)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艳龚作炯褚小刚陈惠萍詹发先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序列变异分析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缺陷病
  • 1篇外膜蛋白
  • 1篇外膜蛋白基因
  • 1篇流行株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膜蛋白
  • 1篇膜蛋白基因
  • 1篇膜蛋白质
  • 1篇膜蛋白质类

机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篇汤恒
  • 1篇詹发先
  • 1篇陈惠萍
  • 1篇褚小刚
  • 1篇龚作炯
  • 1篇李艳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湖北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主要流行株外膜蛋白基因V3~V4区序列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HIV-1主要流行株外膜蛋白V3-V4区序列特征,了解其流行特点和变异规律。方法对湖北地区HIV-1主要流行区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套式PCR对102例HIV-1感染者的env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对阳性扩增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比较基因距离的差异用卡方检验;基因距离的变异性分析使用描述性分析法。结果湖北地区共发现4种HIV亚型和重组亚型,其中B’亚型占82.69%,B’/C重组毒株、CRF01-AE重组毒株各占7.69%,C亚型占1.92%。湖北地区HIV-1B’亚型与来源于云南和河南等地的HIV-1B’亚型代表株之间的基因距离分别为7.08±2.19和7.88±2.28,其流行时间约为10年;氨基酸序列变异分析显示,HIV-1B’亚型毒株env基因V3、C3、V4区域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异,其中以v4区的变异程度最大,V3环顶端四肽表现为GPGR、GPGK、GPGQ和GQGR,分别占46.5%、30.2%、13.6%和9.3%;V3环辅助受体预测显示,其中16.28%为CCR5型,13.95%为CXCR4型,69.77%无法预测;糖基化位点分析显示,湖北地区HIV1主要流行株envV3-V4区9个糖基化位点有8个存在不同程度丢失。结论B’亚型仍是湖北地区HIV优势流行株,与来源于云南和河南等地的毒株有较高同源性。
褚小刚李艳詹发先汤恒陈惠萍龚作炯
关键词:病毒膜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