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51026)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纪海龙方长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5篇美英
  • 3篇十七年文学
  • 3篇文学
  • 2篇言说
  • 2篇冷战
  • 2篇冷战期间
  • 1篇新中国
  • 1篇选本
  • 1篇意图
  • 1篇意蕴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形式
  • 1篇思想逻辑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取向
  • 1篇文学内容
  • 1篇冷战时期
  • 1篇本论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方长安
  • 5篇纪海龙

传媒

  • 2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7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选本论被引量:1
2010年
1970年代,美英出版了一批收录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选本,编者或为地道的西方人,或为华裔学者,或为两种族裔人合作编辑。有的选本试图以作品呈现新中国文学发展概况,具有以"选"代"史"的特点;有的从、主题角度编选作品,力图以选本展示新中国社会状况;有的则注重从新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学关系角度编选作品。有的选本中渗透着编者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观念;有的选本则因编者态度较为冷静,重视审美维度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新中国文学的实绩。这些选本虽各有特色,但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它们是研究那个年代西方文化取向的重要标本。
纪海龙方长安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美英选本意图文化取向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内容的言说被引量:2
2010年
冷战期间,美英汉学界对中国"十七年文学"作了特别的解读。1950-1960年代,他们将"十七年文学"视为瞭望新中国的窗口,文学内容解读成为搜集中国信息的话语活动。1970年代,美英不再如前20年那样置重所谓的"异端"作品,开始较为客观地剖析《创业史》、《红岩》、《山乡巨变》等主流性作品。1980-1990年代初,他们对"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大多散见于他类论著、文章里,一些论者尝试着立足中国语境解读新中国文学,以质疑西方新中国文学论的思维逻辑。
方长安纪海龙
关键词:美英十七年文学意蕴
1949——1966年美英对新中国作家转型现象的解读被引量:1
2009年
1949-1966年,美英学界部分学者探讨、解读了新中国作家身份及其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出现了两大倾向。一是热衷于分析作家的内在心理与其外在行为的联系,用西方标准评判中国作家的转型行为,以此判断作家与新中国政权之间的关系;二是从文本出发,探讨、言说作家建国前后作品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变化。他们的言说是"冷战思维"和西方社会特定的历史文化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方长安纪海龙
关键词:言说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审美形式的批评
2010年
冷战期间,美英读者在不同阶段,随着政治文化语境的变化,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审美形式作了别样的审视与言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陈世骧、白之、李祁等人率先考察了新中国诗歌、小说的形式特征,重点论析了它们与民族传统文学形式的联系。70年代,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审美形式的关注度较上一时期有所提升,蔡梅曦、黄胄、约瑟.威尔金森等的言说具有代表性,他们重点考察了文学修辞、政治意识形态和艺术价值的关系,整体评价较上一时期有所提高。80年代至90年代初,马若芬、赫格、许芥昱、戈茨等人以新的批评理论对"十七年文学"审美形式作了颇具特色的解剖,深化了西方学界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认识。
方长安纪海龙
关键词:冷战时期审美形式
1949—1966年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思想逻辑被引量:2
2010年
1949—1966年,美英论者站在西里尔.白之所谓"我们"的立场上,将新中国"十七年文学"视为一种异质的"他者"进行观察和言说。这种特有的"看"与"被看"的对立关系,构成了冷战语境中的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基本框架与展开言说的思想逻辑。美英所谓的"我们",有时是冷战意识形态维度上的,有时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层面上的,有时则是文学审美观念上的,不同的"我们"所解读出的"他们"有所不同,但在更多的时候是借以阐发其政治意识与文化理念,是一种自我想象性的话语表达。
方长安纪海龙
关键词:思想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