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234)

作品数:11 被引量:447H指数:9
相关作者:都阳屈小博贾朋程杰曲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劳动力
  • 3篇就业
  • 3篇劳动力市场
  • 3篇城市
  • 2篇生产率
  • 2篇城市劳动力
  • 1篇地板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长方式转变
  • 1篇正规就业
  • 1篇中等收入陷阱
  • 1篇中国奇迹
  • 1篇人口
  • 1篇人口规模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力资本
  • 1篇冗余
  • 1篇社会保险
  • 1篇市场结构

机构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8篇都阳
  • 4篇屈小博
  • 3篇贾朋
  • 2篇曲玥
  • 2篇程杰
  • 1篇万广华
  • 1篇蔡昉
  • 1篇高凌云
  • 1篇贾鹏

传媒

  • 4篇劳动经济研究
  • 2篇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被引量:41
2018年
近年来,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快速减少的同时,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供给形势的变化,并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本文通过对城市住户调查微观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发现,尽管市场机制在劳动供给决定中已经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劳动供给的扩大。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创造条件,将有利于劳动参与率的提升和劳动供给的增加;有针对性地改善公共服务,并提高其在群体之间的均等化水平,将有助于消除劳动供给的性别差异并提高总体劳动供给水平;把养老保障制度纳入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将有益于消除其对劳动供给的负面影响。
都阳贾朋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经济增长劳动力迁移
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1
2014年
劳动力市场制度具有多样性,其具体模式也会伴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尝试对当前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进行了综述,并着重讨论了劳动力市场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文章还概述了中国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发展,讨论了在劳动力市场制度基本定型之前,进一步完善现行制度,并使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必要性。
都阳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制度僵化
城市产业发展、就业需求与人口流动:中国与国际经验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典型国际大城市在城市产业分布、就业与人口聚集方面的一般规律及特征,揭示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人口规模、产业分布与劳动力就业分布关系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结构即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将会根据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不断调整,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需求变化促进就业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由此城市人口流动及规模相应发生变化,国际大城市人口总量规模及其增长也将随之变动直至趋于平稳。
都阳屈小博
关键词:大城市就业需求人口规模
延续中国奇迹:从户籍制度改革中收获红利被引量:183
2014年
由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在促进了城镇化的同时,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综合利用多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库,实证分析了进一步促进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和提高城市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尽管对资本产出比和工作时间有负面影响,但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净收益非常可观。根据本研究的回归结果,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在未来几年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收益。这也就意味着,在推进全面户籍制度改革中仅仅考量户籍制度改革所要付出的成本,而忽略其带来的巨大收益,可能会在实践中制约改革的进程。
都阳蔡昉屈小博程杰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全要素生产率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工作任务与技能需求被引量:50
2017年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既有符合一般规律的变动趋势,也存在一些独特因素使得其变化轨迹与众不同。利用工作任务法观察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迁,是解释变化路径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新近收集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描绘了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工作任务和技能需求的变化趋势,发现即便在控制受教育水平后,工作任务的配置仍会对劳动力市场回报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不同工作任务的回报有明显的分化。因此,构建与技能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非常重要。
都阳贾朋程杰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结构人力资本
产能过剩与就业风险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依据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微观数据的测算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依靠投资驱动发展的工业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与此对应的冗余就业数量达到了2700万人左右,而冗余就业更多由受教育程度较低、工资待遇较差的脆弱群体构成。因此,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防范相应的就业风险,政府需要配合企业调整就业的渐进过程,通过提供培训和公共服务来平滑可能产生的就业波动。
曲玥
关键词:产能利用率
城镇本地与迁移劳动力工资差异变化:“天花板”还是“黏地板”?被引量:11
2014年
文章使用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CULS)2001年、2005年和2010年数据,采用重设权重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对城镇本地与迁移劳动力在不同分位数上的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第一,从纵向变化来看,在工资分布的不同分位数上,工资差距的构成效应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而由市场歧视造成的结构效应则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第二,城镇本地与迁移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存在不对称现象,工资收入分布末端的工资差距较大,符合"黏地板效应",并且工资差距来源中的结构效应显著大于构成效应;第三,"黏地板效应"与低收入迁移劳动力群体的一些特征相联系;第四,在收入分布的顶端,城镇本地与迁移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较小,原因是可观测特征(如受教育水平)的差别较小,并且结构效应也较小。
屈小博
关键词:工资差异
城市本地家庭和农村流动家庭的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消费水平不仅仅是度量人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更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解消费行为及其变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16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CULS4和CULS3),估算并刻画了城市本地家庭和外来流动家庭的消费模式,并分析两个群体消费模式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而分析了与户籍相关的养老保险状况对于家户消费决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外来流动家庭的养老保险水平远低于城市本地家庭,而家庭预期从养老保险中获得的收益可以显著提高家庭当前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于较低收入群体。因此,进一步消除与户籍制度挂钩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有助于实现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消费模式的趋同,拉动总体消费水平、扩大消费的潜力。
曲玥都阳贾朋
关键词:社会保险
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的异质性被引量:32
2014年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全样本工业企业以及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和非参数检验,从总体和行业层面,具体估计、检验和比较了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企业整体上仍面临扩张约束,较大规模企业所占比重略小于目标状态;(2)部分规模较大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实际不高,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问题;(3)总体和细分行业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4)在细分行业层面,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分布并不能简单类推。
高凌云屈小博贾鹏
关键词:企业规模
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应:基于微观数据的观察被引量:49
2013年
本文利用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对劳动力成本冲击和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冲击的反应。根据劳动力需求函数,估计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出弹性值较高,达到0.75—0.78。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工资弹性为-0.40,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工资弹性为-0.53。而且,不同类型工人之间的替代弹性为0.26。经验分析表明,企业已经对要素价格信号的变化产生反应。在未来,如果能够保持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确保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公平的竞争环境,要素市场的变化就有可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和升级。
都阳
关键词:增长方式转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