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506)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小锋冯敏郑秦陈琳王国宝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昆虫
  • 5篇昆虫杆状病毒
  • 5篇杆状
  • 5篇杆状病毒
  • 5篇病毒
  • 3篇包涵体
  • 3篇病毒粒子
  • 2篇经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成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宿主
  • 1篇子机
  • 1篇囊膜
  • 1篇囊膜蛋白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机制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吴小锋
  • 1篇陈琳
  • 1篇王国宝
  • 1篇郑秦
  • 1篇冯敏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昆虫杆状病毒经口感染因子P74的结构和功能被引量:1
2016年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具有囊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在自然界中以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作为专一性宿主进行感染和传播。包涵体衍生型病毒是杆状病毒的一种表型,主要通过宿主经口食入引发感染。多种包涵体衍生型病毒囊膜蛋白在病毒原发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被称为经口感染因子。P74是最早被鉴定且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经口感染因子,本文从五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P74的研究成果。P74含有三个跨膜结构域和两个功能结构域。在病毒释放过程中,P74会分别受到包涵体内碱性蛋白酶和宿主中肠胰蛋白酶酶切,P74及其酶切产物和囊膜表面稳定复合物有微弱相互作用。作为病毒结合蛋白,P74和刷状缘囊膜中一个大小约为35kDa的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病毒结合到宿主细胞上。对P74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促进我们对昆虫杆状病毒原发感染详细分子机制的认识,并为农业生产病害控制提供参考。
郑秦吴小锋
关键词:杆状病毒
昆虫杆状病毒诱导宿主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2013年
最近的研究发现杆状病毒感染能够诱导宿主昆虫产生行为变化,典型的表现为寄主运动能力的增强。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是杆状病毒有利于自身传播的操控策略。本文综述了3种典型杆状病毒诱导宿主昆虫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其中,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egt基因能够引起吉普赛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出现异常活跃的攀爬行为;而家蚕(Bombyx mori)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分别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感染后,出现爬行异常活跃的行为则是由于病毒中ptp基因的存在。不同种类的杆状病毒对宿主昆虫行为的操控策略不同,对杆状病毒操控宿主行为的分子机制的探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揭示杆状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而且将为农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参考策略。
王国宝吴小锋
关键词:杆状病毒EGT基因
昆虫杆状病毒的经口感染因子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4年
昆虫杆状病毒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产生2种结构和功能不同,但遗传物质完全一致的病毒粒子表型,即出芽型病毒粒子(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在昆虫中肠碱性环境下释放出的ODV通过其表面囊膜上高度保守的经口感染因子(PIF)介导感染中肠上皮细胞,引发原发性感染。已有研究发现,由经口感染因子PIF1、PIF2、PIF3和P74组成的多分子复合物在ODV入侵昆虫中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有研究报道其他囊膜蛋白如PIF4、PIF5和PIF6,可与已知的PIF互作促进ODV感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IF4和P95(AC83)也是PIF复合物的组分,PIF4能与PIF1、PIF2、PIF3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而P95和P74与这个复合物的结合并不紧密。通过蛋白质组分析发现,其他3种蛋白质——AC5、AC68(PIF6)和AC108(SF58的同系物)也与PIF复合物有关。揭示ODV入侵昆虫中肠上皮细胞时复合物的形成与构象变化,PIF的潜在受体及其复合物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过程,将是阐明杆状病毒PIFs及其复合物介导ODV病毒感染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
张健家沈运旺吴小锋
关键词:杆状病毒复合物
昆虫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4与宿主细胞表面因子互作的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4年
昆虫杆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在病害防治和基因治疗、真核表达系统及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等方面都极具应用价值。杆状病毒在对宿主昆虫细胞的感染周期中会产生遗传物质相同,但形态结构各异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ODV经口感染昆虫中肠引发原发性感染后,BV在感染细胞或组织间水平传播引起宿主昆虫的全身性感染。GP64作为BV囊膜上的一种主要融合蛋白,在介导病毒的感染和水平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综述囊膜蛋白GP64介导BV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特别是在BV病毒感染宿主昆虫细胞和转导哺乳动物细胞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功能域,包括直接参与病毒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的区域(终端融合环、肝素结合区域和胆固醇识别氨基酸共识域)以及与宿主细胞表面因子磷脂质、胆固醇、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间的互作等研究进展,从分子水平阐述杆状病毒B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冯敏吴小锋
关键词:杆状病毒
昆虫杆状病毒粒子的蛋白质组成及生物学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昆虫杆状病毒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会产生2种遗传物质相同,但表型具有明显差异的病毒粒子,即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ODV主要引起宿主消化道组织细胞的原发感染,而BV则是引起宿主组织和细胞间的感染。本文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昆虫杆状病毒2种病毒粒子的蛋白质组成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成果。根据病毒蛋白在病毒粒子不同部位的分布可将它们分为BV囊膜蛋白、BV核衣壳蛋白、ODV囊膜蛋白和ODV核衣壳蛋白。蛋白质组鉴定发现BV和ODV的共有蛋白质有35种,BV的特异性蛋白质有10种,ODV的特异性蛋白质有11种。BV和ODV的蛋白质组成差异导致二者在杆状病毒侵染宿主过程中的功能不同。
陈琳吴小锋
关键词:杆状病毒蛋白质组生物学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