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26)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1H指数:7
- 相关作者:杨勇容蓉蒋海强巩丽丽李荣荣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麻黄细辛附子汤对正常小鼠外感及肾阳虚模型小鼠外感影响的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MXF)对正常小鼠外感和肾阳虚模型小鼠外感干预作用效果差异。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和肛温随机分成6组,并设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 mg/kg)法复制肾阳虚小鼠模型,流感病毒H1N1鸡胚尿囊液(血凝滴度为1∶320)滴鼻感染小鼠,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感染1 d后给分别给MXF和利巴韦林药物干预,连续给药6 d,每日1次,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体质量、肛温变化,死亡数和死亡时间,比较各脏器指数变化。结果肾阳虚外感模型建立成功,肾阳虚模型建立成功后,小鼠死亡多发生在病毒感染后的2~5 d之内;与正常组比较,其余6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肾阳虚外感组及肾阳虚外感利巴韦林组的肛温明显降低(P〈0.01),肾阳虚外感组及肾阳虚外感利巴韦林组的肺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肾阳虚外感组比较,肾阳虚外感MXF组小鼠死亡率、肺指数均有所降低,并且小鼠肛温显著回升(P〈0.05);与正常外感组比较,正常外感MXF组小鼠死亡率、肺指数均有所降低,肛温也出现回升趋势;H1N1感染小鼠,对照组无死亡,正常外感组死亡率10%,肾阳虚外感组死亡率20%,利巴韦林分别给药干预后死亡率分别是30%和10%,MXF给药干预后正常外感组和肾阳虚外感组均无死亡现象,与正常组和肾阳虚外感模型组比较,MXF有降低小鼠死亡率的趋势。结论 MXF更适合于肾阳虚外感病证,为临床上方证相关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孙启慧相美容王朋展侯衍豹容蓉杨勇
- 关键词:MXF
- 不同条件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力低下模型的比较及偏最小二乘法(PLS)数学建模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比较4种不同剂量、周期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力低下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方案。方法雄性昆明小鼠58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10只,每日注射生理盐水;模型1组12只,按照4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环磷酰胺溶液10 d;模型2组12只,按照8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环磷酰胺溶液3 d;模型3组12只按照40 mg/kg的剂量注射2次环磷酰胺溶液,每次间隔(2-3)d;模型4组12只按照5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环磷酰胺溶液7 d。监测不同剂量和不同周期给予小鼠环磷酰胺后,模型小鼠的饮食、饮水、体重等日常代谢指标的变化;测定小鼠胸腺、脾等脏器指数以及血常规等免疫指标的变化;采用SIMCA-P软件处理小鼠的终体重、终肛温、脏器指数、血常规等指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综合评价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的建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和肛温降低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平均饮食、饮水量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且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嗜碱细胞绝对值和嗜碱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大血小板比率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4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均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LS分析处理表明,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4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模型1组差异最大。结论通过PLS分析方法综合不同指标,模型1组按照4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10 d为最佳造模方法,为建立稳定的免疫力低下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 高敏侯衍豹杨勇孙启慧王桂美张成博
- 关键词:环磷酰胺免疫抑制血常规
- 基于液相质谱联用的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肾阳虚外感小鼠肺组织脂质组学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小鼠肺组织脂质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雌二醇方法复制肾阳虚小鼠,H1N1滴鼻感染肾阳虚小鼠,建立肾阳虚外感小鼠模型,进而以MXF给药干预;记录小鼠的体质量、肛温等药理指标,末次给药24h后采集肺组织样本,采用UHPLC-QE/MS/MS检测。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组小鼠的肺组织脂质谱分离良好,并鉴定出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甘油磷脂类和甘油酯类物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肺组织中部分异常代谢的脂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通过对这些差异性代谢物生理功能的分析,并结合测定的药理指标,推测麻黄细辛附子汤可能通过能量代谢的代偿性调节,改善甘油磷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发挥药效。
- 孙启慧李灿付业佩蒋海强杨勇容蓉赵渤年
-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肾阳虚生物标志物
- 细辛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与其镇痛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细辛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其镇痛、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细辛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小鼠热板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测定细辛不同极性部位的镇痛、抗炎活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极性部位HPLC特征指纹峰与其镇痛、抗炎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结果:在标定的31个特征指纹峰中,有15个特征峰与镇痛活性呈正相关,其中8、11、13、20、21、22、26号峰贡献较大;有20个特征峰与抗炎活性呈正相关,其中2、5、7、9、10、11号峰贡献较大。结论:细辛中含有镇痛、抗炎作用的特征效应物质。
- 相美容王孝霞孙启慧巩丽丽杨勇容蓉
- 关键词:细辛HPLC指纹图谱镇痛抗炎
- 肾阳虚小鼠模型呼吸代谢转换率、产热量指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采用TSE LabMaster呼吸代谢分析系统,比较肾阳虚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呼吸代谢转换率(RER)、产热量H(1)、H(2)的差异,为肾阳虚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肾阳虚模型组,按0.08 mg/10 g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造成肾阳虚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将两组小鼠放入TSE LabMaster呼吸代谢分析系统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小鼠RER、产热量的变化。结果:肾阳虚模型组小鼠RER和产生的热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阳虚小鼠模型RER和产热量降低。
- 李静杨勇尹翠翠李荣荣蔺建军
- 关键词:肾阳虚模型产热量小鼠
- 基于粪样代谢组学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小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从粪样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按体质量、肛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法复制肾阳虚小鼠模型,滴鼻感染流感病毒H1N1鸡胚尿囊液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再以中药麻黄细辛附子汤干预。给药干预6 d,末次给药12h后取小鼠粪便,对小鼠粪样进行HPLC-MS分析,然后使用R语言、MPP、SIMCA-P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给药组小鼠代谢物有明显的差异,利用Metpa数据平台分析发现并鉴定了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犬尿氨酸、酮戊二酸等,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色氨酸代谢、柠檬酸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内源性物质犬尿氨酸和酮戊二酸等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麻黄细辛附子汤给药作用后,代谢通路发生逆转并趋于正常状态,说明麻黄细辛附子汤可能从改善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
- 付业佩孙启慧李灿巩丽丽蒋海强杨勇容蓉
- 关键词:代谢组学麻黄细辛附子汤
- 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 mg.kg-1)法复制肾阳虚小鼠模型,按体温随机分成模型组、利巴韦林0.312 5 g.kg-1组及麻黄细辛附子汤低、中、高(2.5,12.5,25g.kg-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鼠肺病毒株FM1滴鼻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感染1 d后给药,给药6 d,每日1次,观察小鼠的死亡数和死亡时间,比较肺指数,各组动物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炎症病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麻黄细辛附子汤有降低感染小鼠死亡率的趋势;给药后小鼠肛温显著回升(P<0.05),有效改善肺组织病毒性肺炎的病理损伤;能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P<0.05);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高剂量组治疗后,血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能够明显的延长肾阳虚外感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升高小鼠体温,改善体征,对小鼠流感肺炎症状的减轻、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增强具有一定的效果,为临床用于流感的治疗提供了现代药理学依据。
- 李荣荣杨勇容蓉丁嘉信尹翠翠李静王翠
-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苯甲酸雌二醇干扰素-Γ
- 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小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整体判断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KM雄性小鼠91只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连花清瘟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MXF)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mg/kg)法复制肾阳虚小鼠模型,采用流感病毒FM1尿囊液(血凝滴度为1:320)滴鼻感染小鼠,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感染1d后各组分别给药,每日1次,共6d。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肛温变化。采用SIMCA-P软件处理小鼠的体重、肛温、各脏器指数、死亡率等指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通过整体评价,综合判断造模情况及不同药物的干预效果。结果:PLS分析处理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综合药效分值显著较低(P<0.01);各给药组综合药效分值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给药组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麻黄细辛附子汤中剂量效果更佳。结论:采用PLS分析方法对肾阳虚外感模型及各组药物干预进行综合评价,能较好地反映证候及中药复方整体调控作用的特点,避免某一个或几个指标评价容易引起片面结论的弊端。
- 侯衍豹杨勇容蓉孙启慧蒋海强李荣荣
-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肾阳虚脏器指数
- 大孔树脂对麻黄细辛附子汤生物碱成分静态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麻黄细辛附子(MXF)汤复方水提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考察了4种大孔树脂(HPD–100,HPD–722,HPD–400,HPD–600型)对5种生物碱的静态吸附、解吸附性能,筛选出分离纯化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生物碱的最佳树脂。结果显示,HPD–722型树脂对5种生物碱的吸附过程稳定且吸附量大,具有较高的解吸附率(87.26%),优于其它3种树脂。HPD–722型大孔树脂适用于富集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 曹洪杰杨彬彬王孝霞容蓉杨勇巩丽丽吕青涛
-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大孔树脂高效液相色谱法
- 肾阳虚外感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肾阳虚外感复合病证小鼠模型。方法: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008 mg.g-1),复制小鼠肾阳虚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鼠肺病毒株FM1滴鼻建立肾阳虚小鼠外感模型,观察小鼠体征表现,死亡率及每天体重、游泳时间、肛温变化;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肾、肺、脾、肾上腺及胸腺的脏器指数。结果: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肛温、趾温、自主活动均明显下降(P<0.01);肺组织出现外感病毒性肺炎的特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脏器指数均降低,其中胸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含量明显提高(P<0.05);TNF-α含量有降低趋势。结论:采用雌二醇腹腔注射结合鼻腔滴注流感病毒FM1,病证结合建立的肾阳虚外感病证小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肾阳虚外感的特点,为研究肾阳虚外感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 尹翠翠杨勇李静李荣荣容蓉孟红
- 关键词:流感病毒苯甲酸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