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938) 作品数:10 被引量:85 H指数:6 相关作者: 彭康 朱传武 孙忠 许文学 林少光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HPLC—ELSD法测定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2004年 孙忠 彭康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黄芪甲苷 HPLC-ELSD法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 ,能量代谢方面指标选取血糖、乳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毛发相对黯淡无光 ,卷曲 ,精神萎靡 ,表情惊恐 ,消痰 ,肢体无力 ,摄食减少 ,手术伤口愈合迟缓 ,结果 :SG组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氯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 ;乳酸采用还原法 ;肌酸激酶采用酶藕连接测定法 ,乳酸脱氨酶采用连续检测法 (LD-L法 ) ;碱性磷酸酶采用连续性测法。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 ;SG组、APG组、NSG组大鼠血糖比NG组大鼠血糖低 ,差异显著 (P <0 .0 5 ) ;NSG组大鼠乳酸比NG组、SG组高 ,差异显著 (P <0 .0 1) ;SG组肌酸激酶比NG组、NSG组低 ,差异显著 (P <0 .0 5 ) ;SG组乳酸脱氢酶比NSG组低 ,差异显著 (P <0 .0 1) ;也较APG组低 ,差异显著 (P <0 .0 5 ) ;AG组碱性磷酸酶比SG组、NSG组高 ,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采用多因素复合方法制作的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 ,与中医证候比较吻合 ;同时能量代谢出现了显著障碍。从而为我们制作的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动物模型提供了进行客观评价的依据。 朱传武 彭康 许文学关键词: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 能量代谢 动物模型 病理学 脑梗死后遗症大鼠模型脑组织ATP、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2007年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遗症大鼠模型脑组织ATP、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 建立脑梗死后遗症大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脑组织ATP、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刺激组(SG)毛发相对黯淡无光、卷曲,精神萎靡,惊恐,消瘦,肢体无力,摄食减少,饮水减少,手术伤口愈合迟缓,符合中医脑梗死后遗症征候。正常组(NG)大鼠脑组织ATP、ADP含量显著高于SG组、术后不刺激组(SG)(P〈0.01),同时NSG组大鼠脑组织ATP、ADP含量显著高于SG组(P〈0.05)。SG组大鼠脑组织NE、DA和5-HT含量显著低于NG组(P〈0.01),NSG组(P〈0.05);NSG组大鼠脑组织DA含量显著低于NG组(P〈0.05)。结论 脑梗死后遗症大鼠由于能量代谢障碍而出现脑组织的ATP、ADP含量降低,并且伴有大脑释放单胺类递质增加及脑细胞内的单胺类递质含量减少,单胺类递质分泌增加又加重了脑组织的损伤,加剧ATP、ADP等能量物质代谢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朱传武 彭康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 ATP ADP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脑组织和血清钠、钾、钙、镁离子含量及脑组织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脑组织和血清钠、钾、钙、镁离子含量及脑组织和红细胞膜上钠、钾、钙、镁、钙镁 ATP 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模型脑组织和血清钠、钾、钙、镁离子含量,采用定磷法测定脑组织和红细胞膜上钠钾、钙、镁、钙镁 ATP 酶活性。结果刺激组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刺激组脑组织钠离子显著高于正常组和非刺激组(P<0.01);而血钠显著低于正常组、非刺激组(P<0.05,P<0.01),血钾显著低于非刺激组(P<0.01),血钙、血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0.01);脑组织镁 ATP 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红细胞钙 ATP 酶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非刺激组(P<0.05),红细胞镁、钙镁 ATP 酶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能量代谢障碍和血液中离子紊乱可能是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形成的部分原因。 朱传武 彭康 许文学关键词: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 钾 钙 补阳还五汤质量标准测定及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病证模型血常规的影响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水提物中黄芪甲苷、阿魏酸舍量的测定,作为该方的质量控制标准;复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血常规的影响,从而探讨补阳还五汤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补阳还五汤采用传统煎法,黄芪甲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仪器分析法检测血常规。结果:黄茂甲苷在0.24~6.00u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79%。阿魏酸在0.08—0.24u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1.76%。对血常规有影响,可降低白细胞,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过多血小板数目。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免疫机能,改善气虚血瘀和能量代谢,改善循环功能,黄芪甲苷、阿魏酸的含量,可作为该方的质量控制标准。 朱传武 彭康 潘志强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中风后遗症 血常规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病证模型运动神经传导的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治疗 ,神志清醒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医药防治中风后遗症有其特长和优势。目的 :研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运动神经传导的变化。方法 :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 ,用肌电图仪记录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变化。结果 :刺激组 (SG)毛发相对黯淡无光、卷曲 ,精神萎糜 ,表情惊恐 ,消瘦 ,肢体无力 ,摄食减少 ,饮水减少 ,手术伤口愈合迟缓。SG组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在传导速度方面和波幅方面 ,NSG组和NG组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可以认为非刺激组 (NSG)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早期出现了异常 ,伴随着脑梗塞进入恢复期的延长 ,其运动神经传导和波幅也有一定的恢复 ,不过恢复速度很慢 ;而刺激组 (SG)则变化较小 。 彭康 朱传武 许文学关键词: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 运动神经传导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及二磷酸腺苷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在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对中风后遗症脑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复制了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病理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用传统方法煎制,大鼠灌胃15d后取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模型脑组织中ATP,ADP及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ATP含量模型组(95.7300±43.8137)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439.4700±103.4430)μg/L(F=26.642,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0.01);ADP含量模型组(126.7722±24.1103)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557.1229±87.5038)μg/L(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NE含量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多巴胺含量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557.1229±87.5038)μg/L(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5-羟色胺含量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中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由于能量代谢障碍而出现脑组织ATP,ADP含量降低,并伴有大脑分泌NE,多巴胺和5-羟色胺增加及脑组? 彭康 孙忠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后遗症 气虚血瘀 三磷酸腺苷 二磷酸腺苷 单胺类神经递质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脑组织Na^+,K^+,Ca^(2+)和Mg^(2+)的影响 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在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脑组织中Na+,K+,Ca2+,Mg2+的影响,从而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了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病理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和梗死率判断组,补阳还五汤用传统方法煎制,大鼠灌胃15d后取脑组织,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中Na+,K+,Ca2+,Mg2+的含量。结果:低、中剂量组症状改善明显,饮食和饮水增加,体质量增加,行动相对敏捷,毛发较以前有光泽,高剂量组症状亦有好转,但精神略显不振且大便溏稀,模型组也日渐活跃,但伤口愈合较慢。模型组Na+(1.2300±0.0943)mg/g显著高于正常组(1.0671±0.0256)mg/g(F=3.295,P<0.01),中剂量组Na+(1.1169±0.1432)mg/g显著低于模型组(1.2300±0.0943)mg/g(F=3.295,P<0.05);中剂量组Ga2+(44.1820±6.3996)μg/g显著低于模型组(55.3992±3.8868)μg/g(F=2.686,P<0.01);中剂量组Mg2+(0.1467±0.0010)mg/g显著高于模型组(0.1336±0.0059)mg/g(F=2.969,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作用与其纠正脑组织中的离子紊乱有关,反映了该方补气活血药理作用的部分内涵。 孙忠 彭康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后遗症 气虚血瘀 NA^+ K^+ MG^2+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补阳还五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开颅电凝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4h后,用随机电脉冲刺激仪每天刺激大鼠2h,连续刺激15天,复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结束后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连续给药15天。通过重量法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能降低模型大鼠脑含水量(P<0.05),VEG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蛋白水平提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中风后遗症大鼠脑水肿,并增强VEGF的表达和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卢永康 彭康 张家杰 陈窕圆 林少光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中风后遗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PLC法测定补阳还五汤中阿魏酸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建立补阳还五汤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 :Nova -pakC1 8柱 ( 4 .6× 15 0mm) ;流动相 :甲醇 -1%冰醋酸 ( 3 0∶70 ) ;检测波长 :3 2 0nm ;柱温 :室温 ;流速 :1.0ml/min。结果 :阿魏酸在 0 .4~ 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5 ) ,平均回收率为 99.40 % ,RSD %为2 .62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灵敏 ,重现性好 ,可以作为补阳还五汤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孙忠 彭康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阿魏酸 HPLC法 补气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