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3515110002)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宗华鲁国东胡芳辉连永乐吴丽民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稻瘟病菌
  • 2篇瘟病
  • 2篇基因
  • 2篇病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水稻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水稻
  • 1篇锌指
  • 1篇锌指蛋白
  • 1篇锌指蛋白基因
  • 1篇基因功能
  • 1篇基因水稻
  • 1篇功能分析

机构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2篇鲁国东
  • 2篇王宗华
  • 1篇卞文印
  • 1篇张承康
  • 1篇刘丽华
  • 1篇吴丽民
  • 1篇张连虎
  • 1篇韩艺娟
  • 1篇连永乐
  • 1篇胡芳辉
  • 1篇林艺娟
  • 1篇李贺

传媒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稻瘟病菌MGG14093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5年
根据之前的基因芯片分析,发现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过程中,许多基因被诱导表达。MGG14093为其中一个推测为编码分泌蛋白的未知功能基因,在病菌侵染过程中该基因表达量上调2.906。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RT-PCR扩增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利用基因敲除和过量表达技术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为定位于胞外的分泌蛋白,没有已知的蛋白结构域,但可能存在几处氨基酸活性位点。MGG14093基因敲除和过量表达后,对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产孢及附着胞分化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该基因过量表达后导致病菌的致病力下降,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病菌的致病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GG1409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吴丽民卞文印胡芳辉连永乐聂雅婷王宗华鲁国东
关键词:稻瘟病菌
水稻锌指蛋白基因OsZFP1的功能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稻瘟病菌丝氨酸蛋白酶MoSp1在水稻中的互作蛋白OsZfp1,为含有环指结构域的C3HC4型锌指蛋白。对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OsZFP1基因的表达动态分析表明,OsZFP1基因表达水平在稻瘟病菌Guy11孢子悬浮液接种水稻后缓慢升高,接种后18h达到最高峰,约为3.8倍,这表明该基因响应稻瘟病菌的侵染。利用改进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成功获得OsZFP1基因的过表达植株。抗性分析表明OsZFP1过表达植株的整体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说明OsZFP1基因在水稻抵抗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李贺韩艺娟林艺娟刘丽华张承康张连虎王宗华鲁国东
关键词:稻瘟病菌锌指蛋白转基因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