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091)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立于志超杨永智刘娜于淼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7篇松辽盆地
  • 7篇松辽盆地南部
  • 5篇矿物
  • 3篇泥岩
  • 3篇片钠铝石
  • 3篇盖层
  • 3篇CO2
  • 2篇岩盖
  • 2篇岩石
  • 2篇岩相
  • 2篇水岩
  • 2篇泥岩盖层
  • 2篇青山口组
  • 2篇自生矿物
  • 2篇黏土矿物
  • 2篇矿物组成
  • 2篇凹陷
  • 2篇储层
  • 1篇地层

机构

  • 14篇吉林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作者

  • 11篇刘立
  • 5篇于志超
  • 4篇明晓冉
  • 4篇于淼
  • 4篇刘娜
  • 3篇杨会东
  • 3篇杨思玉
  • 3篇杨永智
  • 2篇杨慧心
  • 2篇王力娟
  • 2篇周冰
  • 2篇孟繁奇
  • 2篇李实
  • 2篇赵爽
  • 2篇于雷
  • 2篇孙潇
  • 1篇李春柏
  • 1篇桂丽黎
  • 1篇彭晓蕾
  • 1篇石学法

传媒

  • 3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2驱油后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实验
<正>为了降低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同时兼顾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在世界多个国家已开展碳捕获、利用和封存项目(CCUS),其中CO2-EOR工程是应用最广泛的工程之一。将CO2注入到咸水层后,将以四种机制捕获:结构地层捕...
于淼刘立杨思玉于志超李实杨永智石学法
文献传递
CO2-盐水-泥岩相互作用实验
<正>在CO2地下埋存工程中,对储层上覆泥岩盖层的研究是碳埋存安全性能评估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天然CO2气藏的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CO2长期存在的主要方式是溶解于地层水中,这一行为会将地层水酸化至p H值3—5[1-2]。...
周冰刘立Eric OelkersThomas Rinder
文献传递
温度对甲烷渗漏背景下自生矿物形成影响的实验
<正>海底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地层的气体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注入海洋中的一种海洋地质现象[1]。冷泉沉积物一般由碳酸盐和硫化物组成,这些自生矿物一方面将渗漏甲烷和海水中的硫转化并固定在海底沉积物中,显著地调控着全球甲烷收支...
刘娜许天福曹玉清金光荣魏铭聪刘肖
文献传递
饱和CO_2地层水驱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实验被引量:39
2012年
为了研究CO2注入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变化情况,利用室内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地层条件下(100℃,24 MPa)饱和CO2地层水驱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并对CO2注入后,组成储层岩石的矿物溶蚀、溶解和沉淀情况以及渗透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前后反应液离子成分变化、岩心扫描电镜和全岩X-射线衍射(XRD)资料的分析表明:实验后砂岩岩心中的碳酸盐矿物出现明显的溶解现象,且方解石溶解程度最高,片钠铝石次之,铁白云石最低;反应液中K+质量浓度的变化主要是由碎屑钾长石颗粒溶蚀造成的;实验后有少量的高岭石和中间产物生成,其中间产物的成分主要为C、O、Na、Cl、Al和Si,并有向碳酸盐矿物转变的趋势;新生成的高岭石、中间产物和由碳酸盐胶结物溶解释放出的黏土颗粒一起运移至孔喉,从而堵塞孔隙,降低了岩心渗透率。通过以上实验再现了CO2注入后,短时期内储层岩石中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蚀和溶解过程以及新矿物沉淀情况,并且揭示了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原因,从而为CO2的地下捕获机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于志超杨思玉刘立李实杨永智
关键词:储层岩石渗透率溶蚀速率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含片钠铝石沉凝灰岩的成岩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的含片钠铝石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配套能谱、茜素红-S染色、阴极发光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研究样品的岩石类型、自生矿物种类及共生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贝尔凹陷发育片钠铝石的宿主岩石类型为沉凝灰岩,自生矿物以发育片钠铝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三种碳酸盐矿物为主,片钠铝石含量高达25%。成岩共生序列为菱铁矿Ⅰ→高岭石、石英次生加大→片钠铝石→微晶石英→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Ⅱ→沥青。不同于国内外其它地区发现片钠铝石的主要产状为充填孔隙,本区内发育的片钠铝石以交代长石、石英、岩屑颗粒和高岭石基质为赋存特征,表明沉凝灰岩中的长石、岩屑、高岭石基质可以为其提供金属离子物质来源,并在CO2参与下,与成岩流体反应生成片钠铝石。大量碳酸盐矿物(15-44%)的发育证明了火山碎屑岩具有较高的CO2矿物捕获能力。
周冰朱德丰李春柏刘立赵爽孟繁奇明晓冉
关键词:片钠铝石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贝尔凹陷
松辽盆地南部红岗油田片钠铝石的多层式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砂岩中的片钠铝石胶结物分布普遍,在纵向上往往表现为被泥岩夹层分隔的多层式胶结特征。片钠铝石胶结层以片钠铝石含量高和碳同位素值分布窄为特征。泥岩夹层的岩石类型包括含片钠铝石泥岩、含白云石泥岩和富伊利石泥岩。泥岩盖层的岩石类型自下而上为含片钠铝石泥岩和含白云石泥岩。泥岩中的片钠铝石系下伏砂岩中的饱和水的超临界CO2(幔源)向上扩散的产物。多层式片钠铝石胶结层的形成总体上与幔源CO2流体的横向运移有关,局部具有来自下伏砂岩层中饱和水的超临界CO2(幔源)向上扩散的贡献。
刘立明晓冉刘娜杨会东于雷白杭改杨慧心孙潇
关键词:片钠铝石CO2CO2红岗油田
高岭石与片钠铝石成因联系的岩石学证据:以松辽盆地南部含片钠铝石砂岩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乾安地区青山口组和华字井阶地孤店地区泉头组四段含片钠铝石砂岩中次生黏土矿物分布广泛,其中自生高岭石最为常见。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华字井阶地50余口钻井资料为基础,选择其中23个含片钠铝石砂岩样品进行普通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茜素红-S染色薄片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片钠铝石与高岭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表明:在含片钠铝石砂岩中高岭石与片钠铝石的含量互为消长,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高岭石溶解并被片钠铝石交代的现象。将这些岩石学的证据与国外热力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成果总结归纳,进一步肯定了高岭石在碱性、富CO2流体环境中化学性质不稳定,并最终向片钠铝石转化。
桂丽黎刘立于志超杨会东于淼吴凡李福来
关键词:高岭石片钠铝石松辽盆地
CO_2-盐水-砂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地球中水的地质作用类型和过程复杂多样,因此,水-岩石相互作用的研究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矿床学和环境化学等领域。受控于沉积岩或沉积物的多孔性,其孔隙可赋存大量流体(盐水、CO2、甲烷和原油等),使得沉积岩或沉积物成为人工注入CO2的理想靶区。CO2的注入必然会打破原来水岩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一些遭受过幔源CO2侵入的储层(岩性一般为含片钠铝石砂岩)中,其储层的CO2的封存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以实验研究为基础。
于淼刘立杨思玉石学法于志超李实杨永智
关键词:砂岩储层水文地质学矿床学水岩岩心样品松辽盆地南部
松辽盆地南部HX井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黑色泥岩的矿物组成与自生微晶石英成因被引量:6
2012年
泥质岩的矿物组成和成岩作用是制约其作为CO2地质封存的盖层封闭能力和作为页岩气储层具易压裂性质的重要原因。通过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测及能谱测定,确定了松辽盆地南部HX井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泥岩的矿物组成,识别出了蒙皂石转变伊利石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亚微米级自生微晶石英。研究表明:HX井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泥岩的母岩岩石类型和风化效应一致,泥岩主要由黏土矿物、钠长石和石英组成,钾长石少量;黏土矿物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为主,其次为绿泥石;脆性矿物(钠长石、石英和钾长石)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4.43%,黏土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54.26%。蒙皂石转变伊利石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亚微米级微晶石英单晶呈自形—半自形粒状,集合体呈巢状,分布于伊利石/蒙皂石混层黏土矿物的微孔隙中。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为主、且存在一定量的自生微晶石英的泥岩盖层(例如HX井青山口组泥岩)将有助于注入CO2的长期封存。HX井青山口组泥岩中的脆性矿物含量符合工业价值页岩气的储层标准,而黏土矿物含量则相差较多。
刘立王力娟杨永智于志超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矿物组成黏土矿物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盖层裂隙流体对泥质围岩成分及封闭性的影响
<正>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CO2—EOR)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原油产量,还可将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CO2埋存于地下岩层,以达到减排目的。CO2在地下最终将以稳定的碳酸盐矿物形式固定,即完成矿物捕获。而一旦注入的CO2泄...
明晓冉刘立于雷白杭改杨慧心彭晓蕾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