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214703)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6
相关作者:邱楠生刘一锋尹宏伟朱传庆贾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页岩
  • 4篇孔隙
  • 3篇盆地
  • 3篇裂变径迹
  • 3篇磷灰石
  • 3篇磷灰石裂变径...
  • 3篇镜质体
  • 3篇镜质体反射率
  • 3篇孔隙特征
  • 2篇地温场
  • 2篇页岩气
  • 2篇热演化
  • 2篇下志留统
  • 1篇地层
  • 1篇地热资源
  • 1篇地温场特征
  • 1篇地温梯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日照市教育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邱楠生
  • 3篇刘一锋
  • 3篇朱传庆
  • 3篇尹宏伟
  • 2篇刘大永
  • 2篇彭平安
  • 2篇贾东
  • 2篇谢增业
  • 2篇刘绍文
  • 2篇江强
  • 1篇孙闯
  • 1篇王庆涛
  • 1篇胡圣标
  • 1篇黄志诚
  • 1篇李旭东
  • 1篇陆现彩
  • 1篇杨侃
  • 1篇王勤
  • 1篇屈争辉
  • 1篇张立虎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Scienc...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热演化被引量:5
2015年
泥页岩的热演化是其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成熟度状态,对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与油气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泥页岩的热演化主要受时间与温度的控制,其中又以温度为主。利用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数据重建川东地区热史,分析川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热演化史,讨论热演化与页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川东地区晚元古代一晚古生代热状态稳定,热流较低(45~50mW·m-1),于海西期开始热流逐渐升高,晚二叠世(250Ma左右)达到最高值(60~80mW·m-1),随后热流持续降低直至现今(45~65mW·m-1);龙马溪组成熟度演化与生烃过程呈阶段性,存在两次快速成熟,分别对应海西期东吴运动地壳拉张与晚三叠世以来的地层快速埋深;龙马溪组于晚白垩世(约80Ma)达到最高热演化程度,随后开始遭受抬升降温,生烃作用停止;泥页岩热演化与页岩气密切相关,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可划分为生物气阶段(250~430Ma)、热解气阶段(80~250Ma)与抬升改造阶段(0~80Ma),经历快速成熟演化保证了充足的气量并促进了储集空间的形成,后期快速抬升降温改善了泥页岩储集性能,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
曹环宇朱传庆邱楠生
关键词:热演化地温场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及下扬子古生界页岩孔隙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天然气可以吸附或以游离态赋存在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使页岩成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储集体。页岩的微米—纳米级孔隙是页岩气富集的重要场所,常规孔隙研究手段难以适用,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关于页岩孔隙类型的统一分类方案。因此,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总结近年来页岩孔隙结构的主要研究手段和分类,并初步分析了浙西—皖南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的孔隙特征。
李霞王勤黄志诚
关键词:页岩孔隙结构孔隙类型页岩气
Thermal history of the Sichuan Basin,SW China:Evidence from deep boreholes被引量:9
2016年
The Sichuan Basin is a superimposition basin composed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sediments that is well known for its abundant petroleum resources.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using paleogeothermal indicators, including vitrinite reflectance and thermochronological data, shows that different structural subsections of the Sichuan Basin have experienced various paleogeothermal episodes since the Paleozoic. The lower structural subsection comprising the Lower Paleozoic to Middle Permian(Pz–P_2) successions experienced a high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23.0–42.6°C/km)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Permian(P_2), whereas the upper structural subsection comprising Late Permian to Mesozoic strata underwent a relatively lower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13.2–26.9°C/k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nudation(Late Cretaceous or Paleocen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During the denudation period, the Sichuan Basin experienced a successive cooling episode. The high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 resulted from an intensive thermal event correlated to the Emeishan mantle plume. The heat flow value reached 124.0 m W/m^2 in the southwestern basin near the center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The low geothermal gradient episode with heat flow ranging from 31.2 to 70.0 m W/m^2 may be related to the foreland basin evolution. The cooling event is a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 uplift and denudation of the basin.
ZHU Chuan QingHU ShengBiaoQIU NanShengRAO SongYUAN YuSong
关键词:热历史古地温梯度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峨眉山地幔柱
长江下游区域地温场特征及其能源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区域地热特征及深部温度估算对于油气勘探和地热能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地区,其能源需求大,区域热状态研究能为该区地热资源评价提供关键约束。通过整合长江下游地区已有的温度数据和实测岩石物性参数,勾勒出该区的现今地温场特征,并进一步估算其1000~5000m埋深处的地层温度。研究表明,长江下游地区现今地温梯度为16~41℃/km,且以18~25℃/km居多,苏北盆地区呈现高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值为48~80mW/m^2,其均值为60mW/m^2,表现为中等的地热状态,有利于油气和地热能形成。此外,长江下游地区深部地温估算表明,1000m埋深处的温度范围为30~54℃,2000m时温度范围为50~95℃,3000m时温度范围为65~130℃,4000m时温度范围为80~170℃,5000m时温度范围为100~210℃。区域深部地温的展布趋势呈NE向,高温区域集中在安徽南部和江苏东北部。结合60℃和120℃等温线的埋深分布及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热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地热资源的有利区带及其相应的开发利用类型。
朱戈刘绍文李香兰吴迪
关键词:长江下游地热资源
下扬子地区高家边组底部黑色页岩与北美Marcellus页岩地质特征对比被引量:10
2016年
从地层形成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地层的厚度及空间展布以及烃源岩的岩性特征等方面,对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盆地中泥盆统Marcellus页岩和下扬子地区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黑色页岩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套地层形成于相似的古地理环境,都沉积于前陆盆地早期缺氧的闭塞水体中,都是有利于细粒的有机质保存形成黑色页岩的环境。两套地层的分布和埋深都受到同沉积构造及其后期改造作用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对其中页岩的空间分布和勘探前景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两套页岩都是较好的烃源岩,含有较高的总有机碳(TOC)和脆性矿物,且都达到了高成熟阶段,生气和产气潜力大。相对于Marcellus页岩,高家边组黑色页岩TOC含量较低,埋深更大,而且受到多次构造作用的改造,使得其勘探风险相对较大。
张涛尹宏伟贾东丁海
关键词:下志留统页岩气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的褶皱冲断构造物理模拟被引量:17
2012年
本文设计完成了三种双滑脱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并运用粒子成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计算出实验过程中各阶段模型剖面上的速度场分布,进而对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双滑脱层模型中,基底滑脱层控制了整体的构造样式,浅部滑脱层决定局部的浅层构造。笔者等将实验结果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双滑脱体系构造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一结论。PIV分析显示,逆冲断层的产生经历一个平行层缩短的变形过程。该过程在塑性层上、下具有明显差异,塑性层上的变形传递得更快更远。当缩短进行到一定阶段,断层开始发育,发生初始破裂,断层下盘的变形消失,应变集中在断面上,断层上盘沿断面同步逆冲。
沈礼贾东尹宏伟孙闯张勇范小根
关键词:物理模拟速度场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下寒武统温压演化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根据热史研究成果,结合川中古隆起沉积埋藏史,恢复了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历史,确定了原油裂解的时期。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一维单井和二维剖面的压力演化历史,分析了川中古隆起震旦系—下寒武统异常压力的成因机制。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历史表明,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经历了早期生油、二次生油、干酪根裂解生气及晚期原油裂解四个演化阶段;原油裂解的开始时间大致是中、晚三叠世。川中古隆起震旦系—下寒武统主要经历了常压—增压—卸压的压力演化过程,白垩纪中期寒武系达到最大压力系数约1.7;威远—资阳地区压力系数较低,高石梯—磨溪构造带压力系数相对较高。研究发现快速埋藏、生烃作用及原油裂解是该地区超压形成的主要因素;燕山—喜山期的构造抬升使剩余压力降低,现今寒武系在局部地区仍保持超压。温压演化对天然气生成、运移、成藏及后期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刘一锋邱楠生谢增业姚倩颖吴斌
关键词:压力场盆地模拟油气成藏
川中古隆起寒武系超压形成与保存被引量:5
2016年
我国西部古老海相地层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深入研究古老地层超压的成因机制和保存条件将有助于分析压力演化、完善油气成藏理论和提高勘探效率。以川中地区为例,利用多种压力数据并结合封隔层分布特征,将磨溪—高石梯地区纵向上划分为5个压力系统,其中包括3个超压系统;各超压系统的成因机制不同,寒武系超压主要是晚期原油裂解生气引起的流体膨胀所致,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二叠系都具有明显的泥岩欠压实特征;下三叠统强超压应该是原油裂解作用附加了石膏脱水作用,膏岩良好的封隔能力是该套强超压保存的关键。良好的封隔层和晚期增压机制是川中古隆起寒武系发育超压的有利条件;后期构造抬升将造成地层压力下降,威远地区因此恢复至常压,磨溪—高石梯地区仍有超压保留。
刘一锋邱楠生谢增业姚倩颖刘雯
关键词:超压
川西坳陷鸭子河地区基于多种古温标的钻井热史恢复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伊利石结晶度(IC指数)等古温标恢复了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的钻井热史,对比了不同温标最高古地温的恢复结果.研究表明,研究区晚白垩世至今总体表现为冷却及抬升剥蚀的过程,地温梯度由约26℃·km^-1降低至约22℃·km^-1,剥蚀量约1.3~1.9km.约80 Ma以来开始抬升剥蚀,40—2.5 Ma经历了一个热平静期,第四纪存在一定的增温,地温梯度增高约5℃·km^-1.三种古地温恢复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对于镜质体反射率(Ro)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等成熟古温标,伊利石结晶度作为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和沉积岩古温标的应用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该指标的热演化模型仍需进一步探索.
朱传庆邱楠生江强胡圣标张硕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伊利石结晶度热史恢复川西坳陷
泥质岩石纳米孔隙对孔内流体的局限效应被引量:1
2016年
泥页岩以孔隙丰富、孔径细小为特征,纳米孔隙对孔隙流体的局限效应决定了泥页岩中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和扩散性质以及潜在的CO_2处置能力。本文在总结泥质岩石纳米孔隙表征结果的基础上,使用淬火固体密度泛函理论(QSDFT)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了泥质岩石中纳米孔隙内流体的密度分布、赋存形式以及活动性。结果表明,孔径较小(如1.0nm)时,因孔壁的束缚效应纳米孔隙内甲烷成单层分布,而当孔径增大至2.0nm时,除孔壁表面多层吸附的甲烷外还出现自由态甲烷。相同条件下,孔径较小的孔内吸附态甲烷密度高于孔径较大的孔内吸附态甲烷密度,有机孔内吸附态甲烷的密度高于无机孔内吸附态甲烷的密度。随着温度、压力(深度)的增大,孔隙表面的局限效应减弱,表面束缚的吸附态甲烷比例减小,自由态甲烷相对增加。
贾新驰陆现彩杨侃张立虎徐金覃
关键词:孔隙流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