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3-6)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连旺李玉江杨树新刘少峰荆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库仑破裂应力
  • 2篇库仑应力
  • 2篇库仑应力变化
  • 1篇大震前后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影响
  • 1篇应变能
  • 1篇于田地震
  • 1篇震前
  • 1篇首都圈
  • 1篇首都圈地区
  • 1篇同震效应
  • 1篇强震
  • 1篇阿尔金断裂
  • 1篇S7
  • 1篇触发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兰...

作者

  • 6篇李玉江
  • 5篇刘少峰
  • 5篇陈连旺
  • 3篇杨树新
  • 2篇荆燕
  • 1篇杨兴悦
  • 1篇焦青

传媒

  • 2篇地球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4年新疆于田Mw6.9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于田Mw7.2地震的关联性
<正>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断裂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的主控边界断裂,该断裂在中晚侏罗纪-早白垩纪和和早第三纪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活动,并在第四纪至今仍具有较强的构造活动性。在短短不到6年的时间尺度内,该断裂带陆续发生2008...
李玉江陈连旺刘少峰杨树新杨兴悦
文献传递
基于应变能变化的芦山强震同震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芦山地震发生后,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地震活动趋势变化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川滇地区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的断层节面性质及震级与破裂长度、同震位错量的经验公式,从应变能积累/释放角度分析地震的发生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的同震加卸载效应。初步结果表明,在33条断裂段中,有17条表现为同震加载效应,15条表现为卸载效应,1条影响不明显。地震的发生造成马尔康断裂、岷江断裂加载效应较强。但需要注意的是,滇西、滇西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表现出群体性的加载效应。
李玉江陈连旺杨树新
关键词:同震效应数值模拟
芦山地震的发生对周围断层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4年
芦山地震发生后,地震的发生造成周围断层应力变化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川滇地区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芦山地震同震静态滑移量结果,分析地震的发生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的同震加卸载效应。初步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发生造成龙门山断裂中南段、岷江断裂、马尔康断裂、鲜水河断裂北西段、大凉山断裂南段、小江断裂南段不同程度的应力增加。其中龙门山断裂中南段增加最为显著,最大库仑应力增加量达0.035 MPa;岷江断裂次之,最大达0.0075 MPa;马尔康断裂增加量达0.0031 MPa;鲜水河断裂北西段达0.0008 MPa。而从断裂带同震应变积累与释放方面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上述四条断裂地震危险性增强。该结果可以为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李玉江陈连旺刘少峰杨树新荆燕
关键词:库仑破裂应力数值模拟
日本3·11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以跨断层水准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2011-03-11日本东部Mw9.0大震前后首都圈地区(114°~119°E,39°~41°N)地壳垂向变形特征。通过构建首都圈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探讨跨越不同几何结构断层的测线所表现出的变形特征的动力学成因。结果表明:1)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资料表现出群体性变形特征,反映相同的断层运动性质;2)NNE-NE向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垂向下降,NW向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同样垂向下降,表征着首都圈地区NNE-NE、NW向断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张性应力作用;3)数值模拟给出的不同方向跨断层测线的垂向变化结果同样表现出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的断层正断运动性质,即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垂向下降;4)日本Mw9.0大震造成首都圈地区近E-W向的张性应力是产生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资料群体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李玉江陈连旺刘少峰焦青荆燕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动力学机制数值模拟
2014年新疆于田Mw6.9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于田Mw7.2地震的关联性
<正>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断裂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的主控边界断裂,该断裂在中晚侏罗纪-早白垩纪和和早第三纪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活动,并在第四纪至今仍具有较强的构造活动性。在短短不到6年的时间尺度内,该断裂带陆续发生2008...
李玉江陈连旺刘少峰杨树新杨兴悦
两次于田M_S7.3地震间应力触发作用及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对周缘断层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青藏高原及邻区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讨论2008年于田MS7.3级地震与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之间的关系,并研究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的发生造成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1)2008年于田MS7.3级地震在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震中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高于地震触发的阈值0.01 MPa,存在明显的触发作用。在视摩擦系数分别取0.4和0.6时,震源区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0.0167 MPa和0.0170 MPa;而考虑粘弹性松弛作用时产生的库仑应力增加量分别为0.0187 MPa和0.0194 MPa。结合断裂带构造应力年累计速率的结果,2008年于田地震的发生造成2014年于田地震提前21.4~24.9 a;2)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对于距离相近的两次地震之间,同震产生的应力变化远大于粘弹性松弛效应产生的变化;3)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的发生造成阿尔金断裂中北段、玛尼—玉树断裂中段、东昆仑断裂西段、柴达木北缘断裂东段、西秦岭北缘断裂西段等不同程度的加载效应,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强。其中阿尔金断裂中段库仑应力增加最为明显,最大达2.8×10^–3 MPa;玛尼—玉树断裂中段次之,应力增加量最大达5.6×10^-4 MPa;东昆仑断裂西段应力增加量最大达4.75×10^-4 MPa。而玛尼—玉树断裂西段库仑破裂应力最大卸载量达3.6×10^–3 MPa。
李玉江陈连旺杨树新刘少峰杨兴悦
关键词:于田地震阿尔金断裂库仑破裂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