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0Z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165H指数:5
- 相关作者:翁启勇陈庆河胡方平何玉仙谢世勇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利用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6
- 2003年
- 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粘虫卡监测田间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夏季烟粉虱成虫仅在上午7:00~10:00出现一个日活动高峰,秋季烟粉虱成虫分别在8:00~11:00和16:00~18:00出现两个日活动高峰,黄色粘虫卡的田间悬挂高度对诱捕数量有明显影响。
- 卢学松翁启勇王长方杨秀娟何玉仙
- 关键词:烟粉虱成虫秋季
- 利福平标记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土壤中的定殖动态被引量:22
- 2003年
- 利用生防菌株BS1抗利福平霉素标记法,研究生防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根际土壤中定殖动态情况,结果表明,BS1可以在番茄、茄子根际土壤中定殖,随着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菌量逐渐下降,15d后茄子苗根际土壤菌量及20d后番茄苗根际土壤菌量均降至0。对BS1在番茄幼苗根部定殖能力研究表明,处理后6h在幼苗根部定殖的菌量为15cfu·g-1,12h后为860cfu·g-1,24h后达最大值(7.8×104cfu·g-1),以后不再增加,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6.5×104cfu·g-1)。
- 翁启勇陈庆河赵健刘素萍何玉仙
- 关键词:番茄茄子根部土壤定殖能力
- 青枯病原细菌无毒菌株诱导番茄防御酶系及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3年
-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 ,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 ,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防御酶系活性均显著增加。无毒菌株可诱导产生植株体外和体内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抑菌物质。表明青枯无毒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激活了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
- 陈庆河翁启勇胡方平
- 关键词:青枯病病原细菌基因诱导番茄防御酶系抑菌活性
- 无致病力青枯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46
- 2004年
-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Tm0 4 4和Asp0 6 1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 ;两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 ,移栽浸根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番茄经ATm0 4 4和Asp0 6 1处理后 ,分别较对照推迟 9和 7d发病 ,2 0d后的防效达 56 .7%和 53.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经ATm0 4 4和Asp0 6 1菌悬液浸根处理番茄 ,1 5d后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3.8%和 37.7%。
- 陈庆河翁启勇胡方平
- 关键词:青枯病菌无致病力菌株番茄青枯病
-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被引量:39
- 2004年
-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 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3个菌株为 A1交配型,16个为 A2交配型,分别占82.1%和17.9%;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36.0%、48.3%、15.7%,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离体测定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表明,1.0μg/mL 甲霜灵对敏感菌株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8.7%,而500μg/mL 浓度对高抗菌株的防治效果仅为69.7%,说明致病疫霉对甲霜灵产生高抗药性。
- 陈庆河翁启勇谢世勇兰成忠卢同
-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药性晚疫病
- 拮抗菌ZB-6培养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 为了解拮抗菌ZB-6 的生防机制,本文研究了拮抗菌ZB-6 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ZB-6培养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生孢子有的变畸形产生大泡囊,拮抗菌ZB-6 培养滤液从...
- 兰成忠赵健陈庆河翁启勇
- 关键词:拮抗菌培养滤液番茄早疫病菌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