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枣庄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24-1)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卓丽玲陈静蒋万祥王洪凯刘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枣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枣庄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鲫鱼
  • 2篇抗氧化
  • 1篇带线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植被
  • 1篇歧化酶
  • 1篇群落结构特征
  • 1篇群落相似性
  • 1篇总超氧化物歧...
  • 1篇镉吸收
  • 1篇镉胁迫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胁迫

机构

  • 4篇枣庄学院

作者

  • 3篇卓丽玲
  • 2篇王洪凯
  • 2篇蒋万祥
  • 2篇陈静
  • 1篇张营霞
  • 1篇张春岭
  • 1篇贺诗水
  • 1篇邓艳美
  • 1篇王明山
  • 1篇张广明
  • 1篇唐森
  • 1篇王灿灿
  • 1篇崔志明
  • 1篇李磊
  • 1篇于小丽
  • 1篇陈康
  • 1篇胡遵鲁
  • 1篇杨宁
  • 1篇刘永红

传媒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钙和铅相互作用对鲫鱼毒性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鲫鱼为材料,研究了钙和铅相互作用对鲫鱼毒性效应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Ⅰ组、单独染铅Ⅱ组(0.1 mg·L-1)及铅钙联合组(Ⅲ组:0.1 mg·L-1铅+2 mmol·L-1钙,Ⅳ组:0.1 mg·L-1铅+4 mmol·L-1钙,Ⅴ组:0.1 mg·L-1铅+6 mmol·L-1钙),处理35 d后,检测鲫鱼肌肉、鳃中铅含量,以及肝胰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Ⅰ组比较,Ⅱ、Ⅲ组鲫鱼肌肉、鳃中铅含量增高(p<0.05),Ⅴ组鲫鱼肌肉中铅含量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Ⅳ、Ⅴ组鲫鱼肌肉、鳃中铅含量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CAT活性降低(p<0.05),Ⅲ、Ⅳ和Ⅴ组CAT活性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Ⅳ、Ⅴ组CAT活性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和Ⅴ组T-AOC活性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Ⅳ和Ⅴ组T-AOC活性增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Ⅳ和Ⅴ组MDA含量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Ⅳ和Ⅴ组MDA含量降低(p<0.05).由此可见,钙可竞争鲫鱼对铅的吸收,降低铅在其肌肉、鳃中的蓄积,提高鲫鱼肝胰脏的抗氧化能力,表明钙能降低铅的毒性效应.
卓丽玲张春岭张少东刘福航张广明楚文超
关键词:鲫鱼抗氧化系统
镉胁迫下钙对鲫鱼镉吸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钙对镉致鲫鱼毒性效应的影响,以鲫鱼为材料,试验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Ⅰ组,单独染镉Ⅱ组(镉0.05mg·L^(-1)),镉钙联合组(Ⅲ组:镉0.05 mg·L^(-1)+钙40 mg·L^(-1);Ⅳ组:镉0.05 mg·L^(-1)+钙80 mg·L^(-1);Ⅴ组:镉0.05 mg·L^(-1)+钙120mg·L^(-1)),水体染毒处理35 d后,检测鲫鱼肌肉、鳃中镉质量分数,肝胰脏中T-AOC、CAT、T-SOD活性及MDA质量摩尔浓度。结果表明,染镉组和镉-钙联合组鲫鱼肉、鳃Cd^(2+)的质量分数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而镉-钙联合组鲫鱼肉、鳃中Cd^(2+)的质量分数均低于单独染镉组,且鱼鳃中Ⅳ和Ⅴ组差异显著(P<0.05)。鲫鱼肝胰脏T-AOC、T-SOD和CAT活性表现为单独染镉组均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而镉-钙联合组其活性均高于单独染镉组,其中T-AOC、CAT活性在两个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T-SOD活性仅在Ⅳ和Ⅴ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中MDA质量摩尔浓度表现为染镉组和镉-钙联合组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而镉-钙联合组又显著低于(P<0.05)单独染镉组。由此可见,在水体中补充适量的钙剂可降低镉在鲫鱼体内的蓄积,并且对镉致鲫鱼肝胰脏抗氧化系统损伤有修复作用。
卓丽玲唐森王灿灿崔志明李磊于小丽刘永红
关键词:鲫鱼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山东蒙山线蚓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于2011年9月对蒙山线蚓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共鉴定线蚓513条,隶属4属15种,Fridericia juveniles、Fridericia dianchiensis、Henlea sp6和Enchytraeus juveniles为优势种。各站位线蚓密度大小表现为站位S6>站位S1、S2、S4>站位S3、S5、S7。Margalef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分别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基于物种组成的非度量多维标度2维排序结果表明,站位S4和S7线蚓群落的物种组成非常相似,站位S2和S5线蚓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其他站位间差异较大;基于密度的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结果表明,站位S4和S7线蚓群落结构相似,站位S1、S2和S6线蚓群落结构相似。群落百分比相似性分析表明,站位S1、S5、S6和S7之间线蚓群落相似性均较高,站位S2、S3和S4之间及其与其他站位之间群落相似性相对较低。小生境特征可主导线蚓密度和群落结构相似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可将线蚓群落划分为4个种组;土壤含水量,有机质、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和钾含量是影响线蚓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蒋万祥陈静王洪凯胡遵鲁杨宁陈康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昆嵛山不同植被带线蚓群落结构特征
2014年
为明确昆嵛山不同植被带线蚓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11年9月对山东省昆嵛山不同植被带线蚓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采集线蚓科环带动物351条,隶属4属10种,其中白线蚓属5种,半线蚓属2种,线蚓属2种,玛利安蚓属1种。叉肾半线蚓(Hemienchytraeus bifurcatus)、白线蚓属种5(Fridericia sp5)和滇池白线蚓(Fridericia dianchiensis)为优势种,平均密度分别为2 458、2 125和1 333条·m-2,相对丰度分别为16.5%、14.2%和8.9%。不同植被带线蚓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整体表现为针阔叶混交林区最大,阔叶林区次之,针叶林区和农田区较小;其中线蚓密度均值为14 917条·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92,Margalef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22,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值为4,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值为0.52;应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法研究群落结构相似性,发现S1和S2站位相似性较高,S5和S6站位相似性较高,S3、S4站位分别与其他站位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水分、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为影响区域线蚓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蒋万祥陈静王洪凯卓丽玲贺诗水王明山邓艳美张营霞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群落相似性典范对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