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616)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 相关作者:余四九崔燕潘阳阳樊江峰何俊峰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EGF通过调控survivin和HSP70提高牦牛移植前胚胎发育能力
- 目的:为了确定EGF对牦牛胚胎发育的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分析在牦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GF,分析EGF对牦牛胚胎发育能力、囊胚质量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检测细胞凋...
- 潘阳阳王立斌樊江峰余四九
- 关键词:牦牛胚胎发育
- 文献传递
- 牦牛LIFR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繁殖周期卵巢中的表达
- 2014年
-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结合,在排卵、胚胎发育及胚胎附植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本研究对牦牛LIFR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研究其在繁殖周期卵巢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克隆得到牦牛3 329 bp的LIFR基因c DNA序列,内含3 288 bp开放阅读框序列。与家牛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5%),表明LIFR基因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实时定量RT-PCR检测LIFR基因在繁殖周期卵巢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卵巢中LIFR基因在妊娠期表达最强。表明LIFR基因在牦牛繁殖周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禹尧潘阳阳崔燕魏博田枫何俊峰樊江峰余四九
- 关键词:牦牛卵巢RT-PCR
- EGF、EGFR在牦牛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GFR)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并且研究EGF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集牦牛卵巢,捡取质量较好的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分别处理未成熟和成熟的牦牛COCs,采用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OCs成熟过程中EGF及EGF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动态;牦牛COCs成熟培养时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0、100和200 ng·m L-1 EGF及最佳作用浓度的EGFR抑制因子Gefitinib,比较作用前后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后卵裂率及囊胚率;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不同浓度EGF和Gefitinib作用后成熟COCs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xi的相对表达量。【结果】EGF,EGFR基因在成熟COCs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成熟COCs,成熟COCs中EG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未成熟COCs的2.17±0.36倍,EGFR基因在成熟COCs的表达量为未成熟COCs 6.82±0.21倍,且在未成熟和成熟COCs中EGF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EGF。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未成熟COCs和成熟COCs均表达EGF和EGFR蛋白,EGF和EGFR蛋白的标记荧光主要集中在卵丘细胞,卵母细胞表达较弱。100 ng·m L-1 EGF可以显著提高COCs成熟率(73.45±2.09)%及其受精后的卵裂率(59.46±1.41)%和囊胚率(26.23±1.08)%;对照组中(0 EGF)COCs成熟率为(54.16±3.25)%,卵裂率为(48.33±1.93)%,囊胚率为(15.34±0.43)%;EGF浓度为50 ng·m L-1时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61.79±1.04)%、(51.76±0.61)%和(18.62±1.13)%;200 ng·m L-1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71.26±4.18)%、(57.13±2.06)%和(23.96±0.53)%;而加入EGFR抑制因子Gefitinib显著的降低了COCs的成熟率及其受精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43.63±1.46)%、(41.79±2.81)%和(12.65±0.67)%。COCs成熟过程中EGF的作用可以显著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在50 ng·m L-1、100 ng·m L-1、200
- 潘阳阳李秦崔燕樊江峰杨琨何俊峰余四九
- 关键词: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模式被引量:3
- 2015年
- 旨在检测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实验选取青海健康的处于卵泡期和黄体期的2岁龄雌性牦牛各3头,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分析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L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LHR基因在牦牛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卵巢和输卵管中卵泡期LHR基因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黄体期子宫中LHR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卵泡期。研究表明牦牛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生殖系统中LHR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LHR在牦牛的繁殖过程中对生殖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胡威崔燕潘阳阳李谷月何翃闳熊力余四九
- 关键词:牦牛生殖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
- 牦牛胸腺增龄性变化的形态学观察
- 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胸腺生理或免疫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选取三个年龄段(1日龄、5月龄及成年)健康牦牛的胸腺样本,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牦牛胸腺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增龄,牦牛胸腺皮、髓...
- 张倩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 关键词:增龄性变化抗原递呈细胞
- 生殖激素调控发情周期中牦牛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分泌的研究
- 输卵管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分泌器官,它使得配子的成熟、配子和胚胎的运输、受精和早期的胚胎发育得以在最理想的环境中进行。哺乳动物发情周期内,输卵管在形态、生理及生化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排卵期哺乳动物的受精提供必要环境。输卵...
- 温泽星彭秀梅张译夫杨融潘阳阳余四九
- 文献传递
- 牦牛胸腺增龄性变化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胸腺生理或免疫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选取3个年龄段(1日龄、5月龄及成年)健康牦牛的胸腺样本,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牦牛胸腺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增龄,牦牛胸腺皮、髓质分界不清,细胞排列稀疏,小叶间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多占据了胸腺原有的功能区,被膜增厚;各年龄段S100阳性胸腺树突状细胞(TDCs)位于皮髓交界、髓质区域,单位面积内此种细胞的数量随增龄下降,各年龄段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单位面积内Caspase-3阳性胸腺凋亡细胞平均数目随增龄上升,各年龄段牦牛胸腺皮质单位面积内此种细胞数目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5月龄与成年牦牛髓质单位面积内此种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与1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随着增龄,牦牛胸腺结构呈退化趋势;胸腺功能减退,这可能与抗原递呈细胞(TDCs)的数量下降和皮质胸腺细胞凋亡现象显著相关,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张倩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 关键词:增龄变化TDCS
- FSH、LH对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E_2、P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为了探明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对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及甾体激素分泌的影响,揭示促性腺激素调控卵泡发育的机理,采用细胞培养和显微观察技术,建立了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分析牦牛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征和凋亡的形态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adioimmunoassay,RIA),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的FSH和LH对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和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牦牛卵泡颗粒细胞呈现出典型的上皮样细胞生长特性,具有典型的'S'形生长曲线,体外培养的牦牛颗粒细胞偶尔可见细胞核浓缩、边集化、染色质固缩、内质网疏松等凋亡的形态特征。在添加0.050~5.000IU·mL-1FSH,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比例逐渐降低,E2和P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添加浓度达到5.000IU·mL-1时,凋亡细胞比例最低降到7.3%,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浓度的LH(0.050~0.500IU·mL-1),可以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促使E2和P分泌增加;高浓度的LH(5.000IU·mL-1)则促使颗粒细胞凋亡,对颗粒细胞分泌E2和P的影响不明显。这一结果表明,FSH和LH可通过调节牦牛颗粒细胞的凋亡及分泌功能,在调控卵泡发育及排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徐庚全樊江峰杨世华李谷月赵华山余四九
- 关键词:牦牛促性腺激素颗粒细胞激素分泌
- FSH促进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在胚胎共培养过程中添加相关激素提高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探讨了促卵泡生成素(FSH)对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特异性糖蛋白的影响。体外分离培养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并在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SH,作用6 h后运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细胞免疫标记对其分泌输卵管蛋白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SH的浓度为0.5-5.0μg/m L时,输卵管蛋白的表达量随着FSH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在5.0μg/m L的FSH作用后,输卵管蛋白的mRNA表达量最高;浓度超过10.0μg/m L时,输卵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降低。结果表明,FSH具有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最佳作用浓度为5.0μg/m L,输卵管蛋白主要由细胞质分泌。
- 杨融潘阳阳崔燕樊江峰何俊峰余四九
- 关键词:输卵管促卵泡激素
- FGF2和FGFR在牦牛繁殖周期子宫的表达与定位
- 2017年
- 为探索成纤维细胞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2GF2)及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在健康成年牦牛繁殖周期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繁殖周期(发情期-卵泡期、发情期-黄体期、妊娠期-黄体期)牦牛子宫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检测不同繁殖周期牦牛子宫FGF2和FGFR的表达和分布,用积分光密度方法分析FGF2和F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繁殖周期牦牛子宫中FGF2mRNA表达水平为:发情期-卵泡期>发情期-黄体期>妊娠期-黄体期(P<0.01);FGFRmRNA表达水平为:发情期-黄体期>妊娠期-黄体期>发情期-卵泡期(P<0.05)。FGF2和FGFR在牦牛不同繁殖周期的子宫内膜、子宫腺及血管上皮中均有表达,子宫内膜和子宫腺为主要表达部位,阳性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较高。积分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FGF2蛋白表达水平为:发情期-卵泡期子宫>发情期-黄体期子宫>妊娠期-黄体期子宫;FGFR蛋白表达水平为:妊娠期-黄体期子宫>发情期-卵泡期子宫>发情期-黄体期子宫。以上结果表明,FGF2和FGFR在不同繁殖周期的表达差异性可能与其参与早期胚胎附植及胚胎发育的调控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FGF2和FGFR在牦牛繁殖周期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秦树俭李谷月孙娟潘阳阳彭秀梅崔燕余四九
- 关键词:牦牛FGF2FGFR子宫繁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