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SKLCC0814)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文凯郭欣章永凡赵伟娜杜玉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甲醇
  • 1篇过渡态
  • 1篇PT(111...
  • 1篇CU
  • 1篇FES

机构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章永凡
  • 2篇郭欣
  • 2篇陈文凯
  • 1篇杜玉栋
  • 1篇解秀娟
  • 1篇赵伟娜
  • 1篇孙宝珍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在Cu_3Pt(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GGA)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探讨了NO分子在Cu3Pt(111)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O分子以N端朝下方式吸附在top-Pt以及hcp1和fcc2位(分别为表面Cu2Pt和Cu3簇)的吸附模式最稳定,吸附能分别为101.8、124.5和118.1kJ·mol-1.对于hcp1和fcc2位的吸附,NO中的N原子分别与底物的Cu2Pt和Cu3簇成键.吸附前后的电荷布居、态密度和振动频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净电子从底物合金表面转移到NO,N—O键伸长,频率发生红移.合金Cu3Pt和纯贵金属Pt对NO的吸附性质相似.
解秀娟陈文凯孙宝珍郭欣章永凡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一氧化氮
甲醇在FeS_2(100)完整表面的吸附和分解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平板模型方法,研究了甲醇分子在FeS2(100)完整表面的吸附与解离.通过比较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构型参数发现:表面Fe位为有利吸附位,甲醇分子通过氧原子吸附在表面Fe位,吸附后甲醇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有伸长,振动频率发生红移;甲醇分子易于解离成甲氧基CH3O和H,表面Fe位仍然是二者有利吸附位.通过计算得出甲醇在FeS2(100)表面解离吸附的可能机理:甲醇分子首先发生O―H键的断裂,生成甲氧基中间体,继而甲氧基C―H键断裂,得到最后产物HCHO和H2.
杜玉栋赵伟娜郭欣章永凡陈文凯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甲醇过渡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