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101)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飞龙朱玉婷徐峰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财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农民
  • 3篇乡村
  • 2篇大跃进
  • 2篇土改
  • 2篇农村
  • 2篇权力
  • 2篇历史演变
  • 2篇国家权力
  • 2篇合作化
  • 2篇合作化运动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新中国成立以...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有权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精英
  • 1篇政治人
  • 1篇治人
  • 1篇社会

机构

  • 12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11篇李飞龙
  • 1篇徐峰
  • 1篇朱玉婷

传媒

  • 2篇农业考古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东岳论丛
  • 1篇贵州财经学院...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 1篇古今农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13
  • 6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革抑或延续: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关系(1949—1978)被引量:1
2012年
家庭关系是指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过这样的论述,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个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家庭便成为(德国除外)从属的关系了。
李飞龙
关键词: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恩格斯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农村婚姻结识方式的路径分析(1950—1980年代)
2013年
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农村的婚姻结识方式基本上有四种情况,即包办婚姻、媒人牵线、中间人介绍、自己结识。从上海郊区、河南省潢川以及黑龙江的下岬村的个案比较可以看出,自己结识配偶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不高;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结识方式差别比较大;男女的相识途径并不仅仅依赖经济的发展;男女相识的途径并不是单线发展的,而是互相交织的。中国农村的婚姻结识方式的发展路径体现了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之间的博弈关系。
李飞龙
关键词:农村婚姻婚姻自由
危机中的变革:大跃进后国家形象的重塑——以国家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为中心被引量:1
201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与农民关系上,农民所面对并不是抽象的国家权力与国家形象,而是代表国家权力和利益的实体。从个体上讲,农民所面对是半行政方式的乡村基层干部;从机构上讲,农民所面对的是国营商店、信用社、供销社等国营和集体企业。后者则是文章所概括的国家企业,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载体,大跃进高潮时国家形象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缓解这种危机,国家对国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缓解了大跃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达到了国家形象重塑的目的。
李飞龙
关键词:农民供销合作社
冲突与协调:国家权力、基层市场与农民生活——“大跃进”后贵州农村集市贸易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大跃进"中,农村集市贸易被迫停滞,农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国家重新开放了农村集市,这可以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在集市贸易的恢复过程中,国家权力和农民利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为此,政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在满足农民基本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在此过程中,农民的意愿和行为作为力量的一极也不可忽视,相应的沟通疏导渠道,也是使这种社会冲突不至于升级的重要保障。在制度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对社会冲突的个案分析,有助于国家和市场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的准确定位。
李飞龙
关键词:国家权力农民生活集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演变——基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新中国成立之时,农民在政治、经济、婚姻等诸多环节上实现了平等,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不过,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开展,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完全实现。集体化时期,在国家与农民共存的同时,农民与公社的对抗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导致了集体公社的解体。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连续5年的一号文件给"三农"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机遇并未转化为发展的成果,农民的主体地位仍未充分得到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虽然社会各界都对"三农"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并未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或者说具体的行动存在着与农村实际相偏离的一面。因而,目前仍需要强化对农民主体地位提升。
李飞龙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主体地位
社会人、经济人与政治人:合作化运动中的乡村政治精英被引量:6
2013年
鉴于乡村政治精英的多重身份和独特地位,使其兼有执行国家意志的政治人、维护社区利益的社会人、追逐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土改后乡村政治精英逐渐成为国家利益的抗衡者和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呈现明显的离心倾向;但同时,在运动已经成为常态的乡村权力结构中,国家权力的持续介入和乡村群众的广泛动员,乡村政治精英只能选择顺从和接受,最终在不断的群众运动中,乡村政治精英逐渐由社会人和经济人向政治人转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乡村政治精英的政治人并未完全实现。
李飞龙
关键词:社会人经济人政治人乡村政治精英
土改后乡村新精英的思想重塑——以黔南“批判富农思想”运动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土改后,以党员、团员、基层干部、积极分子为代表的乡村新精英为了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产资料的积累,逐渐恢复了传统乡村社会发家致富的手段,对国家推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运动存有明显的抵触心理。为了保证合作化运动的推行和提高乡村新精英对国家政策的认同度,都匀地委在黔南地区发动了一场"富农思想"的批判运动,使得乡村新精英主动或被动地认同和遵守了国家政策,保证了合作化运动的实施。
李飞龙
关键词:土改
近代苗疆土地所有权转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近代苗疆的封建经济不发达,未广泛出现在汉族地区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普遍分离的现象,土地买卖频率不高,诱发土地买卖的动力也非扩大再生产。在土地所有权转移中,土地买卖所占比率很低,继承、典当、赠与是土地所有权转移的重要方面。近代苗族地区基本上属于封建经济,处于水平落后,市场化水平不高,土地交易率低的初级发展阶段。
李飞龙
关键词:苗疆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
国家权力与农村私人生活领域的变革(1949—1978)——以农村婚姻的解体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201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权力不断地渗透到农民的私人生活领域。婚姻问题作为私人生活领域的重要方面之一,《婚姻法》的宣传和执行、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逃荒等都体现了国家权力对私人生活领域的干预。在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下,国家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农民极低的生活水平和繁忙的劳动,加之复杂的婚姻调节机制,使得农村的离婚率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线上。直至改革开放,私人生活领域才日渐被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
李飞龙
关键词:私人生活离婚农村
土改后改造落后乡政策的历史演变被引量:5
2013年
1954到1956年间,为了推动合作化的发展,中央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被称之为"改造落后乡"运动的"土改补课"。这场规模浩大的"改造落后乡"运动以继续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改补课"为起点,却最终以实践落后乡农业集体化为终点,在看似矛盾的逻辑背后,实际却又十分合理。本文通过对"改造落后乡"运动提出、开展以及转向的历史考察,展示国家贯彻合作化运动的复杂过程。
李飞龙
关键词:合作化运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