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0081017)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旭光杨永珍许并社李勇宋静静更多>>
-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油品深度脱硫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油品的深度脱硫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综述脱硫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吸附脱硫技术——表面分子印迹吸附脱硫,通过对目标分子"烙印"在基质表面而产生与其形状、作用位点相匹配的孔穴,实现对目标分子的专一吸附,洗脱得到这些含硫化合物可以得到绿色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刘旭光赵慧君
- 关键词:油品深度脱硫表面分子印迹
- 碳微球的荧光量子效应被引量:1
- 2013年
- 碳量子点是一类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与半导体量子点等其他荧光纳米颗粒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为碳源制备碳微球(CMSs),然后用壳聚糖(CS)和SiO2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对CMSs进行了化学修饰的研究,得到CS/CMSs和SiO2/CMSs复合物,最后考察CMSs及其复合物在254nm紫外灯激发下的荧光性,讨论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对CMSs及其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和荧光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原始CMSs、氧化CMSs、CS/CMSs和SiO2/CMSs在有机溶剂(乙醇和CCl4)和水中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荧光颜色向长波方向移动(紫色→黄色),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浓度太大时发生荧光猝灭。
- 宋静静李勇韩艳星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 关键词:碳微球
- HNO_3/H_2O_2氧化修饰碳球的表征与分析
- 2013年
- 为改善碳球在液相中的反应性能,采用HNO3/H2O2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对碳球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分析了氧化处理条件对碳球微观结构和引入的官能团种类的影响,并采用酸碱滴定方法对氧化引入的官能团的数量进行测定,同时考察了改性后的碳球在水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当HNO3和H2O2体积比为1∶1时,随氧化剂浓度的增加,含氧官能团的量增加,尤以羰基最为明显;相同氧化条件下,引入的羟基量明显高于羧基和羰基;当体积比由1∶1变为1∶3时,羟基含量增大,羧基和羰基含量下降,由此得出结论:氧化性强的HNO3有利于羧基和羰基的引入,而氧化性弱的H2O2有利于羟基的引入;采用体积比为1∶1的浓HNO3和H2O2处理在碳球表面引入了尽可能多的含氧官能团,为2.164 mmol/g,其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氧化条件实现碳球表面的可控改性,为碳球的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和应用提供依据。
- 郭兴梅刘海星杨永珍刘旭光
- 关键词:表面修饰官能团
- 多壁碳纳米管/尼龙6复合材料的液相共混法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9
- 2012年
- 通过液相共混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尼龙6(MWCNTs/PA6)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MWCNTs改性方法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FTIR、DSC、XRD和TG对MWCNTs/PA6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WCNTs的加入提高了PA6的热稳定性,且胺功能化的MWCNTs(d-MWCNTs)表现尤为明显;当d-MWCNTs的质量分数为7.5%时,MWCNTs/PA6复合材料结晶度从48.09%提高到56.62%,聚合物大分子之间的缠绕度最低。
- 徐丽华邱丽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尼龙6热性能
- 氧化碳微球在溶液中分散性的pH值响应
- 2013年
- 以NaOH水溶液为溶剂,36%的浓HCl调节pH值,配制不同酸碱性的氧化碳微球(CMSs)悬浮液,考察酸碱性对HNO3/H2O2(体积比为1∶1)氧化修饰的CMSs在水溶液中分散性的影响,探索氧化CMSs分散性的pH值敏感性规律,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酸碱性对CMSs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碱性对CMSs分散性的影响大于酸性对CMSs分散性的影响;随着悬浮液的碱性增强,CMSs的分散性提高;在pH=13的悬浮液中分散性最好,在中性悬浮液中的分散性最差。
- 赵雪霞李勇宋静静杨永珍刘旭光
- 关键词:酸碱性分散性
- 碳纳米管/尼龙66复合物的纳米压痕和结晶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尼龙66(PA66)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碳纳米管(CNTs)制成了CNTs/PA66复合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纳米压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晶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CNTs均匀分布在PA66基体中,而且界面结合力很强;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峰温度略为降低,结晶峰温度增加,硬度和弹性模量增加;与纯PA66相比,CNTs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增加了11.3%和19.2%。
- 邱丽杨永珍徐丽华刘旭光许并社
- 关键词:CNTSPA66形貌纳米压痕
- MnO_2/CMS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0.1 mol/L的KMnO4和0.1 mol/L的HNO3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的碳微球(CMSs)进行氧化后,在CMSs表面包覆MnO2层得到MnO2/CMSs复合材料,用H2C2O4洗涤MnO2/CMSs复合材料得到氧化CMS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观察了氧化前后CMSs在水和乙醇中的分散性,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MnO2/CMS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KMnO4和HNO3处理的CMSs表面包覆有MnO2层,MnO2的负载率约为60%。MnO2/CMSs复合材料在中性溶液中有一定的电容性能;经H2C2O4洗涤后得到氧化CMSs,其表面引入了含氧官能团,使其在水和乙醇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
- 杨永珍刘伟峰郭明聪刘旭光许并社
- 关键词:碳微球MNO2改性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 葡萄糖水热碳化制备表面分子印迹基质材料多孔碳微球被引量:14
- 2012年
- 以葡萄糖晶体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法和退火处理制得多孔碳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孔径分析仪对所制备的碳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低温水热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参数,在葡萄糖溶液浓度0.3mol/L、温度180℃、时间14h时,得到粒径尺寸均一、表面光滑、形貌规整并且具有一定溶剂分散性的碳微球;退火后碳微球的尺寸均匀介于100-700nm之间,孔径集中分布在1.2-1.8nm之间,比表面积为502.6m^2/g,表面具有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此多孔碳微球有望在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中省去表面氧化的步骤,提高进一步接枝的反应活性,解决在表面分子印迹过程中修饰过程复杂的问题。
- 赵慧君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 关键词:水热葡萄糖分子印迹
- 碳微球表面包覆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 2012年
-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直径约370 nm的碳微球(CMSs);然后用浓HNO3和H2O2对其进行氧化修饰,使其表面接上羟基等含氧官能团;最后再与醋酸锌和三乙醇胺反应,在CMSs表面包覆ZnO层形成ZnO/CMSs复合物,在此过程中考察了醋酸锌和三乙醇胺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对复合物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各阶段产物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醋酸锌和三乙醇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时间为2 h时,得到的ZnO/CMSs复合物外观形貌光滑,包覆均匀且不易脱落。
- 宋静静李勇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微球氧化锌
- 二苯并噻吩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功能单体的筛选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制备二苯并噻吩(DBT)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过程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依据结合能最小原则为DBT分子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并分析两者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BT结构和振动频率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该理论计算方法是合理的;与功能单体2-乙烯基吡啶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相比,甲基丙烯酸(MAA)和DBT的结合能值最小为-14.797kJ/mol,表明DBT和MAA作用较强,是较好的功能单体;复合前后DBT、MAA的振动频率变化并结合自然键轨道理论(NBO)体系电荷分布,揭示DBT和MAA相互作用的本质,主要由氢键贡献。同时,吸附实验结果验证了MAA对DBT具有强的识别性和亲和性。
- 张燕刘旭光杨永珍杨致许并社
-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二苯并噻吩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