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GZH201100203)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 相关作者:单红仙徐宗军张朝晖贾永刚侯雪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被引量:41
- 2012年
- 在测定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盐生植被、湿生植被和水生植被3类天然湿地植被以及稻田的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基础上,估算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的总碳储量、总固碳能力和各种湿地植被单位面积的碳储量、固碳能力。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全部天然湿地植被和稻田的总碳储量为200.54×104t,总固碳能力为69.91×104t/a。其中,单位面积草本湿生植被和稻田的固碳能力低于当地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平均固碳能力(1.06 kg/(m2.a)),高于中国陆地植被的平均固碳能力(0.49 kg/(m2.a))和全球陆地植被的平均固碳能力(0.41 kg/(m2.a));单位面积盐生植被和水生植被的固碳能力低于中国和全球陆地植被的平均固碳能力。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总的碳储量较小,固碳能力较低,但植被的顺行演替过程会使其碳储量不断增大,固碳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应该保护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天然植被,尤其要保护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丛等碳储量大、固碳能力较强的湿生植被。
- 张绪良张朝晖徐宗军侯雪景蔡庆芳
- 关键词:滨海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碳储量固碳能力
- GPS-RTK技术在海岸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正>1.引言传统海岸侵蚀监测往往采用水准仪进行常规水准测量,该方法不仅效率偏低,且由于沿海地区缺少水准基点而不宜得到各监测剖面的绝对高程值。而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可以实时地提供cm级的定位精度并且可以提供绝...
- 单瑞于得水周良勇印萍
- 文献传递
- 波浪与潮流对潮滩悬沙含量贡献的现场观测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实时观测黄河口洪季(9月)潮滩潮周期内悬沙浓度和波潮流等水动力因素的变化,并结合边界层悬浮物剖面测量仪(ASM-4)数据,讨论了悬沙浓度在潮周期内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再悬浮通量、分析了悬沙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一级海况下海流对再悬浮的贡献较大,二级海况下波浪对再悬浮的贡献较大。观测点悬沙浓度多以浓度峰的形式出现,既有潮流冲刷床面所引起的悬沙浓度峰,也存在由波致再悬浮和潮流输运所引起的悬沙浓度峰。
- 李博闻单红仙张少同文明征贾永刚
- 关键词:悬沙浓度黄河三角洲
- 山东昌邑海洋特别保护区土壤水盐运移现场原位自动监测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土壤性质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监测研究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可以对土壤进行原位自动监测。基于温纳法自主开发了一套土壤盐渍化原位、长期监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在潍坊昌邑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原位测试。通过分析土壤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对土壤的水盐运移过程进行辨识,对土壤盐渍化过程进行监测、评估、预测,从而为盐渍区域的修复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信息。监测数据表明,监测区域水盐由下自上运移强烈,容易发展为表聚型盐渍土。在降雨过程中,由于雨水淋洗作用,土壤剖面盐分重新分布。淋洗后表层土壤脱盐现象及下部区域盐峰下移过程明显,土壤剖面0~10 cm处为脱盐区域,10~35 cm处为盐峰下移区域。
- 张顺贾永刚郭磊连胜利付腾飞潘玉英单红仙
- 关键词:水盐运移盐渍化电阻率法
- 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浓度卫星遥感反演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用卫星遥感手段反演海洋表层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来研究其分布和输运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东中国海属于水文和光学性质较为复杂的二类水体,表层悬浮体浓度的分布规律和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时空变化大,增加了遥感研究的难度。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和总结后发现,根据实测SSC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季节、潮汐周期)建立分段模型可以提高整体反演精度。在选择参与反演的波段时,河口和近岸等高SSC海域以及远岸低SSC海域有各自不同的最优波段组合。高SSC海域常使用水体反射率第二反射峰、第一反射峰前波段作正比波段组合参与反演,低SSC海域常使用水体反射率第一峰波段作正比、峰前波段作反比参与反演。同时,在反演模型中考虑泥沙粒径的影响可以显著提升反演精度,并且也有可能在浅海区突破现有遥感研究手段的水深限制。目前模型精度评价标准使用较为混乱,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可以作为综合精度评价指标,模型的稳定性则可以用误差敏感性分析方法验证。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色卫星传感器的出现使得海洋短时间尺度事件的研究成为海色遥感研究的趋势之一。
- 王震乔璐璐王云飞
- 关键词:东中国海
- RTKGPS在海岸带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
- <正>1.引言海岸带调查中海域和陆域数据拼接一般为海域采用海测成果图或海图,陆地采用地形图或其他地图资料,海陆交接的岸线部分采用地形测量资料。这些资料势必在海岸相接处产生矛盾。如何正确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海陆区域资料能...
- 于得水单瑞方中华印萍
- 文献传递
-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及保护对策被引量:1
- 2012年
-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 崔广州张绪良张朝晖徐宗军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波浪作用下沉积物再悬浮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海底沉积物再悬浮过程是现代沉积动力过程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海洋沉积地貌的演变、海洋动力环境的变迁、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均具有重要作用。围绕波浪作用下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过程这一研究问题,通过对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从波致再悬浮发生特征及动力机制、波致再悬浮判别条件、波致再悬浮泥沙特征及波致再悬浮过程对海底沉积物的后期改造等方面进行评述,并对目前研究工作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该工作对于系统深入认识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过程、输运及入海泥沙远距离分布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河口海岸带侵蚀淤积过程、非稳定地貌形成过程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 郑杰文贾永刚刘晓磊印萍单红仙
-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波浪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