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106)
- 作品数:8 被引量:106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开军王春连郑崇珂梁云涛高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西大学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定位被引量:32
- 2010年
- 【目的】通过与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抗白叶枯病基因进行分析比较,推测水稻抗源C4059含有1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命名为Xa36(t)。将水稻抗源C4059的白叶枯病抗性转育到IR24遗传背景下,培育近等基因系并借助分子标记将其抗白叶枯病基因进行定位。【方法】以IR24/C4059的1个F3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分离集团分析法,借助SSR、EST标记对Xa36(t)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找到13个与Xa36(t)连锁的标记,最近的4个标记RM2136、RM7443、RM1233和RM224与目标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2、3.8、1.9和1.3cM。其中标记RM2136和RM7443位于染色体近端粒一侧,标记RM1233和RM224位于目标基因的另一侧。【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将基因Xa36(t)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附近。
- 苗丽丽王春连郑崇珂车晋英高英温义昌李贵全赵开军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基因定位
- 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
- 2022年
-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一般导致水稻减产20%〜30%,严重时颗粒无收。防治该病的适宜途径是种植抗病品种,而培育抗病品种的“芯片”是优良的抗病基因。1研究背景2000年之前,我国抗白叶枯病水稻育种主要依赖国外的抗病基因资源,而引进的基因资源对我国白叶枯病菌的抗谱偏窄,加之强毒性菌株的出现和扩散,致使我国的栽培品种大多不抗白叶枯病,常常造成大面积减产。
- 无赵开军王春连刘丕庆倪大虎李进波章琦杨培忠李道远宋丰顺樊颖伦陈达庆张晓平高英纪志远秦腾飞戚华雄杨剑波郑崇珂梁云涛姜建初
- 关键词:抗白叶枯病水稻育种白叶枯病菌XA23
- 黄单胞杆菌Ⅲ型效应子研究进展
- 2011年
- 许多黄单胞杆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将效应子注入到寄主细胞中,引起寄主的免疫反应或感病。最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关于Ⅲ型效应子作为致病因子或激发子同寄主互作的实验数据。笔者综述了黄单胞杆菌Ⅲ型效应子的分类及avrbs3、AvrRxv/YopJ、XopN、XopD家族的主要功能,重点介绍了Ⅲ型效应子的酶活性功能在同寄主互作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如XopD的SUMO化作用;AvrBs3家族效应子在调节寄主基因转录方面的作用;XopN抑制PAMP介导的植物免疫反应的功能等。论文还对一些研究深入的Ⅲ型效应子及其与寄主的互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述,讨论Ⅲ型效应子的研究对于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影响及重要意义,并对Ⅲ型效应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车晋英李岩强王春连赵开军
- 关键词:黄单胞杆菌
- 转Xa23基因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及其遗传分析被引量:26
- 2008年
- 在分离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研究中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材料。为了系统研究转Xa23基因水稻的抗病稳定性和遗传模式,本文通过逐株进行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PCR和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对一批转Xa23基因水稻植株进行了T0代到T2代的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a23基因的整合和表达,使感病受体品种牡丹江8号获得抗病性。由于Xa23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点不同,同是单拷贝插入的转基因T0代抗病植株,其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T0代植株的抗病程度,可以准确、稳定地遗传到T1代和T2代。单拷贝转基因植株分离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接近3∶1,表明转Xa23基因遵循孟德尔单基因遗传模式。已获得2个纯合的单拷贝转基因抗病株系,它们的抗病程度稍有差别,将用于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效应分析和杂交稻抗病育种。
- 张小红王春连李桂芬张晓科梁云涛孙亮庆赵开军
- 关键词: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
- 拟南芥表皮毛发育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7
- 2011年
-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表皮毛是存在于地上部分表皮组织的一种特化的、典型的单细胞结构。近几年,对其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克隆出大量的控制表皮毛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解析揭示出表皮毛发育及生长调节的内在分子机制。该文对拟南芥表皮毛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关于表皮毛的研究方向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 高英郭建强赵金凤
- 关键词:拟南芥分子机制转录因子表皮毛
- 野生稻抗病虫基因的挖掘和利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简要介绍了野生稻抗病虫基因发掘、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研究的进展,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病虫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 闫影王春连刘丕庆赵开军
- 关键词:野生稻抗病基因抗虫基因水稻育种
- 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2(t)的鉴定和初步定位被引量:46
- 2009年
- 通过多菌系接种鉴定及抗谱分析,并与目前国际上已知抗白叶枯病基因比较,证明在水稻抗源C4064中含有一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命名为Xa32(t)。应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借助SSR和EST等分子标记,对该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通过对F2分离群体及F3家系单株进行遗传连锁性检测,发现6个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的分子标记RM27256、RM27274、RM2064、ZCK24、RM6293和RM5926与Xa32(t)基因连锁。它们与Xa32(t)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1、1.0、1.0、0.5、1.5和2.6cM。其中标记RM6293和RM5926位于染色体近端粒一侧,其他4个标记RM27256、RM27274、RM2064和ZCK24位于基因的另一侧。将Xa32(t)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2.0cM范围内。
- 郑崇珂王春连于元杰梁云涛赵开军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抗谱分析分子标记定位
- 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白叶枯菌致病菌株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水稻与白叶枯菌互作是研究植物-病原细菌互作的模式系统之一。为了在实验室从白叶枯菌P6突变体库中检测出能够克服Xa23基因抗性的致病菌株,本试验建立了携带Xa23基因水稻品种中野1号的悬浮细胞系,系统研究了悬浮细胞系与白叶枯菌P6及其突变体致病菌株的互作,结果发现中野1号悬浮细胞系与致病菌株互作中存在强烈的过敏性反应(HR),互作细胞系经溴酚蓝染色后,其抽提液的颜色和OD595值可以作为鉴别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的指标,从而成功建立了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P6致病突变体的实验系统。
- 孙亮庆王春连冯斗徐安毕赵开军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悬浮细胞系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