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4011)

作品数:18 被引量:446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德民张宏方王立军夏惠芬岳湘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驱油
  • 7篇粘度
  • 7篇流变性
  • 6篇驱油效率
  • 5篇多孔介质
  • 5篇粘弹性
  • 5篇渗流
  • 5篇采油
  • 5篇残余油
  • 4篇黏弹性
  • 4篇表观粘度
  • 3篇三次采油
  • 3篇渗流规律
  • 3篇提高驱油效率
  • 3篇流体
  • 2篇粘弹性流体
  • 2篇蒸汽吞吐
  • 2篇水解聚丙烯酰...
  • 2篇酰胺
  • 2篇聚丙烯

机构

  • 17篇东北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11篇王德民
  • 8篇王立军
  • 8篇张宏方
  • 4篇夏惠芬
  • 3篇尹洪军
  • 3篇岳湘安
  • 2篇张义祥
  • 2篇钟会影
  • 2篇刘义坤
  • 2篇付春权
  • 1篇李群
  • 1篇刘宇
  • 1篇徐艳姝
  • 1篇金淑梅
  • 1篇康万利
  • 1篇于开春
  • 1篇崔雅桂
  • 1篇李道山
  • 1篇汤清宏
  • 1篇程杰成

传媒

  • 5篇大庆石油学院...
  • 3篇石油学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8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原胶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实验测定了黄原胶溶液在流变仪中的流变性、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 ,用不同的浓度、注入速率和岩心渗透率进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随浓度增加 ,黄原胶溶液的体相黏度增加 ,浓度高于缠结浓度时 ,残余阻力系数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衰竭层厚度、表观黏度和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变化不大 ,同低于缠结浓度的情况相比 ,采收率保持较高的数值 ,最佳的黄原胶驱浓度应稍高于缠结浓度。注入速率增加时 ,黄原胶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下降 ,衰竭层厚度降低 ,采收率变化不大。渗透率增加能使采收率增加。对采收率提高起作用的是黄原胶分子的缠结作用引起的表观黏度的增加或衰竭层厚度的降低 ,这种作用能使平行于油水界面拉动残余油的力增加。图 4表 1参 11(张宏方摘 )
张宏方王德民王立军
关键词:多孔介质渗流规律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流变性表观黏度
利用聚合物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4
2004年
实验测定了水解聚丙烯酰铵 (HPAM )溶液和黄原胶溶液的流变特性及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特性 ,建立了衰竭层效应和粘弹性效应共同存在条件下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表观粘度计算模型。用这两种聚合物溶液在不同的浓度和注入速度条件下进行了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的增强可引起表观粘度增加或衰竭层厚度降低 ,从而使平行于油水界面的拉动残余油的力增加 ,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驱油效率提高。随浓度或注入速度的增加 ,HPAM溶液的驱油效率升高。在浓度低于缠结浓度时 ,黄原胶溶液的驱油效率很低。但其浓度只要高于缠结浓度一定程度后 ,驱油效率就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值。增加注入速度时 。
张宏方王德民岳湘安王立军
关键词:流变性粘弹性残余油驱油效率
影响聚合物溶液流变性能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2年
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溶液流变特性的因素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其变化符合幂律指数规律 .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与溶液的质量浓度、配制水的矿化度、温度及聚丙烯酰胺的摩尔质量有关 ;随着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及聚丙烯酰胺摩尔质量增加 ,溶液的粘度也随着增加 ;随着配制水的矿化度增加及温度升高 ,溶液的粘度下降 ;黄原胶溶液的粘度几乎不受水的矿化度影响 .
王立军张宏方王德民
关键词:三次采油流变性能粘度矿化度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实验被引量:77
2002年
采用稳态剪切实验和动态剪切实验 ,研究了聚合物的摩尔质量及其溶液的质量浓度对于溶液粘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的摩尔质量越大 ,溶液的质量浓度越高 ,动态曲线中相应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也增加 ,溶液的松弛时间也越长 ;稳态剪切曲线中 ,溶液的第 1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在低频率 (或低剪切速率 )下 ,动态剪切测量的复合粘度与稳态剪切测量的剪切粘度是相等的 .
夏惠芬王德民关庆杰刘义坤
关键词:粘弹性油田化学剂驱油效率粘度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9
2002年
通过简化孔隙模型驱油实验和岩心驱油实验 ,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具有粘弹性的聚合物溶液不能将“水湿”盲端中的水驱残余油驱出 ,但可以驱替未进行水驱孔隙盲端中的可动残余油 ,具有相同粘性的牛顿流体和粘弹流体的最终采收率不同 ,水驱后再用聚合物驱替的最终采收率高于水驱后再用甘油驱替的最终采收率 ,并且粘弹性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率高于无弹性流体的驱油效率 .
夏惠芬王德民侯吉瑞辛全刚刘义坤
关键词:粘弹性驱油效率残余油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效应对驱油效率的作用被引量:23
2004年
从微观驱油实验出发,研究了系列质量浓度的黏弹性聚合物(HPAM)溶液和系列黏度的甘油溶液对斑状润湿条件下的残余油的驱油效率,分析了黏弹性的HPAM溶液和甘油溶液对残余油的作用,给出了HPAM溶液的弹性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黏度条件下,HPAM溶液的驱油效率高于甘油溶液的驱油效率;HPAM溶液的弹性可以提高驱油效率,在该实验条件下,HPAM溶液弹性作用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2.0g/L.
夏惠芬孔凡顺吴军政徐艳姝
关键词:黏弹性驱油效率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衰竭层效应的计算被引量:6
2002年
通过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在流变仪中的流变曲线和流过多孔介质的流变曲线 ,用双流体模型和线形衰竭层模型计算了衰竭层效应。通过改变聚合物溶液浓度和岩心渗透率 ,计算了较宽浓度范围和渗透率范围内的衰竭层效应。结果表明 :衰竭层厚度大小与聚合物分子的回旋半径级别相当 ;线形模型计算的衰竭层厚度高于双流体模型计算的结果。在聚合物浓度较低时 ,衰竭层厚度变化不大 ;浓度高于缠结浓度时 ,衰竭层厚度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但是 ,即使浓度高至 15 0 0mg/L ,衰竭层厚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仍很大 ;衰竭层厚度与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大小无关。因此 ,这种效应有利于聚合物在非均质油藏低渗透部位的流动 ,能起到扩大聚合物驱波及体积的作用。
张宏方王立军汤清宏
关键词:多孔介质流变性表观粘度聚合物驱石油开采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对采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5
2003年
通过实验测定了HPAM溶液和黄原胶溶液的流变性、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和残余阻力系数 ,计算了衰竭层效应 .用不同的浓度和注入速度进行了驱油实验 .提出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的增强不仅引起表观粘度增加或衰竭层厚度降低 ,而且使平行于油水界面的拉动残余油的力增加 ,从而使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采收率提高 .随浓度增加 ,HPAM溶液的表观粘度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加 ,衰竭层厚度减小 ;黄原胶溶液的浓度高于缠结浓度时 ,衰竭层厚度和表观粘度变化不大 .注入速度增加时 ,两种聚合物溶液的衰竭层厚度均降低 ,HPAM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不变 ,粘弹性增加 ;而黄原胶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下降 .不同浓度和注入速度情况下两种聚合物溶液的驱油结果证实了文中提出的聚合物分子缠结作用和衰竭层效应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分子结构的不同是造成两种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规律和对残余油作用机理的差别的根本原因 .
张宏方王德民岳湘安王立军
关键词:采油残余油聚合物驱油表观粘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油滴在界面张力下的渗流——添加表面活性剂蒸汽吞吐微观渗流机理被引量:8
2010年
蒸汽吞吐开采稠油或超稠油经常添加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使得连续相的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渗透变成了油滴和水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同时,由于渗流影响,表面活性剂在气泡或液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气泡或液滴表面存在张力梯度。研究了油滴在毛细管中的渗流特征以及界面张力的变化对油滴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的分散程度越好,油滴的尺寸越小,油滴的渗流速度将越快。在添加表面活性剂进行蒸汽吞吐开采时,油滴的渗流速度将提高,对提高采油速率十分有利。辽河油田杜80块兴隆台14口井、杜84块绕阳河东43口井、曙175块77口井试验表明:在1年的试验期内,3个区块累计增产油4.353×104t,油汽比分别提高0.336、0.403、0.001,增产效果明显。
张义祥
关键词:蒸汽吞吐表面活性剂渗流采油速度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分析被引量:31
2005年
建立并求解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绘制并分析了产能动态典型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增长,启动压力梯度对产量影响显著,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井的产量下降得就越快。裂缝导流能力和表皮效应均对压裂井初期产能影响显著。导流能力越大,压裂井的产量就越高。随着裂缝导流能力的增加,井的增产幅度不断降低。表皮效应越严重,裂缝井的产量就越低。这对深入认识低渗透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的生产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尹洪军刘宇付春权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分析压力梯度导流能力表皮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