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ZKX05028)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金黑鹰丁义江刘秀芳刘飞杨柏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肠癌
  • 6篇直肠
  • 6篇肿瘤
  • 6篇微卫星不稳
  • 6篇微卫星不稳定
  • 6篇结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结直肠癌
  • 5篇肠肿瘤
  • 4篇直肠肿瘤
  • 3篇结肠
  • 3篇结直肠肿瘤
  • 2篇多酚
  • 2篇荧光
  • 2篇酶链反应
  • 2篇结肠癌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合酶
  • 2篇茶多酚

机构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9篇丁义江
  • 9篇金黑鹰
  • 5篇刘秀芳
  • 4篇刘飞
  • 3篇杨柏林
  • 2篇谈瑄忠
  • 2篇赖仁胜
  • 2篇丁曙晴
  • 2篇耿建祥
  • 2篇倪敏
  • 2篇樊志敏
  • 1篇丁曙睛
  • 1篇王业皇
  • 1篇谢玲
  • 1篇王建东
  • 1篇葛永盛
  • 1篇恽时锋
  • 1篇戴功建
  • 1篇葛永胜
  • 1篇夏建国

传媒

  • 5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稳定、高通量的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技术。方法105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取其新鲜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DNA提取,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GeneScan方法分析PCR产物。结果105例结直肠癌患者26例(24.7%)存在微卫星不稳定,其中MSI—H14例(13.3%),MSI—L12例(11.4%),MSS79例(75.3%)。D5S346、BAT26、BAT25、D17S250、D2S123突变率分别为5.6%、8.6%、10.5%、8.6%、10.5%。结论应用荧光多重PCR可以高通量检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敏感性高,结果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杨柏林赖仁胜金黑鹰谢玲丁曙睛朱长乐丁义江
关键词:结直肠癌微卫星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茶多酚对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裸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裸小鼠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MSH2缺失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建立裸鼠的皮下瘤模型,4周后使用皮下瘤接种法建立结肠造口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40只模型裸鼠分为模型组和50、75、100mg/kg茶多酚组。腹腔注射茶多酚治疗5d后,计算肿瘤抑制率,并检测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情况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TGF-β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片段的变化情况。结果:使用50、75和100mg/kg 3个剂量茶多酚治疗后,在1、2、3和4周末,治疗组和模型组肿瘤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茶多酚治疗后肿瘤微卫星标志趋于稳定。结论:茶多酚对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微卫星不稳定有关。
戴功建金黑鹰丁义江夏建国刘秀芳刘飞谈瑄忠耿建祥
关键词:茶多酚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裸小鼠
微卫星不稳定对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SI)对散发性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治疗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34例结直肠癌病例.根据MSI检测结果将其分成MSI组和微卫星稳定(MS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来评估MSI的预后价值。结果134例患者中MSI组26例。MSS组108例。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7.7%(2/26)和35.2%(3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和63.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经多因素分析,MSI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9)。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是影响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小峰金黑鹰丁义江樊志敏刘秀芳耿建祥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卫星不稳定预后
修订Bethseda标准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修订 Bethseda 标准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价值及在结直肠癌中的构成比。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连续110例患者建立队列、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肿瘤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对于 MSI 结直肠癌患者榆测hMSH2、hMLH1和 hMSH6基因种系突变。结果 110例患者中共检出 MSI 结直肠癌患者23例(20.9%)。在23例 MSI 结直肠癌患者中,共发现病理性突变7个(30.4%),占所有结直肠癌6.4%;其中 hMSH6基因种系突变3个,hMSH2基因突变3个,hMLH1基因突变1个。结论以修订Bethesda 标准,MSI 结直肠癌检出率为20.9%,HNPCC 检出率6.4%;在中国人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中 hMSH2和 hMSH6错义突变比较多见。
金黑鹰丁义江刘秀芳杨柏林赖仁胜倪敏葛永盛
关键词:队列研究
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hMLH1和hMSH2及hMSH6种系突变与hMLH1启动子甲基化检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究微卫星不稳定(MSI)结直肠癌患者的hMLH1、hMSH2和hMSH6种系突变特征和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对前瞻性收集的34例MSI结直肠癌患者检测其hMLH1、hMSH2和hMSH6种系突变,并研究其肿瘤的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34例MSI结直肠癌中。共检测到MLH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19例(55.9%)。19例MSI—H结直肠癌中检测到MLH1基因的甲基化14例(73.7%);15例MSI—L结直肠癌检测到MLH1基因的甲基化5例(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共发现8个hMSH2和hMSH6基因的突变,其中hMSH6基因突变3个,hMSH2基因突变5个。结论中国人MSI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未测到MLH1基因突变)和MLH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出率可能有别于国外MSI结直肠癌。
倪敏金黑鹰丁义江刘飞丁曙晴樊志敏王业皇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错配修复种系突变
多重荧光PCR方法对结直肠癌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4-2005年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建立队列,以多重荧光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MSI,并对MSI和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多重荧光PCR方法扩增出所有患者的5个微卫星序列。其中MSI.H10例(8.1%),MSI-L13例(11.8%),MSS为87例(79.1%)。共检测BAT.26变异9例(8.2%)、BAT.25变异11例(10.0%)、D2S123变异11例(10.0%)、D5S346变异6例(5.5%)和D17S250变异8例(7.3%)。MSI-L、MSI.H和MSS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病理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荧光PCR方法检测MSI结果稳定,宜于临床应用;MSI和MSS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比较未见差异。
金黑鹰赖仁胜丁义江谢玲杨柏林刘飞丁曙晴葛永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卫星不稳定
HES1、JAG1、MT2A和MAFA介导茶多酚抑制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茶多酚是否能特异性抑制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茶多酚的水溶液处理LoVo细胞(MSH2基因缺失的结肠癌细胞株)和SW480细胞(错配修复基因正常的结肠癌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基因扫描法检测细胞的微卫星序列变化,基因芯片检测茶多酚处理后LoVo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有变化的基因。结果:茶多酚对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的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但茶多酚对LoVo细胞的抑制率高于SW480细胞,在24、72h和1周时间点测得二者抑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茶多酚处理后,LoVo细胞的微卫星序列有趋于稳定的趋势。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提示茶多酚能抑制MT2A、MAFA、HES1和JAG1基因的表达,治疗前后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肠癌相关基因检查发现,茶多酚能上调BAX和抑制P38基因,治疗前后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核因子-κB抑制不明显。结论:茶多酚有使LoVo的微卫星状态趋于稳定的趋势,并可抑制MT2A、MAFA、HES1和JAG1等基因表达,同时上调BAX基因的表达和抑制P38基因的表达;但是对于这些途径怎么相互联系,哪些是始动原因,哪些是继发性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许妍妍金黑鹰谈瑄忠刘秀芳丁义江
关键词:茶多酚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
结肠皮下易位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建立结肠皮下易位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并对其肿瘤生物学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10只BALB/C nu/nu裸鼠,将其盲肠转移至皮下,并将携带荧光的肿瘤移植在盲肠处;对5只荷瘤裸鼠予以20 mg/kg的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处理组),另5只作为对照.观察成瘤裸鼠肿瘤生长情况、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转移情况.结果 10只裸鼠模型均成功构建,肿瘤移植后荧光灯下最早发现肿瘤时间为3~9(4.7±1.3)d.5-FU处理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1例,对照组淋巴结转移1例,腹膜转移1例;原位肿瘤、淋巴结和腹膜转移肿瘤病理检查均为低分化癌.结论 结肠皮下易位结肠癌荧光原位移植模型有建立方便、成功率高、肿瘤易早期观察、可反复取材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结肠癌新模型.
金黑鹰王建东张甦寅孙宇杨志坚丁义江
关键词:结肠肿瘤
结肠造口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结肠造口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对不同的BALB/C nu/nu裸鼠分别进行皮下结肠癌细胞接种和进行结肠造口,将皮下形成的肿瘤制成细胞悬液后种植在造口处,待肿瘤生长至5mm时使用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观察肿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病理情况。结果10只造口成功的裸鼠全部生长出肿瘤,5只5-Fu处理组裸鼠的生存时间为(15.2±3.7)周,未处理组生存时间为(12.3±2.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理组中1例发现淋巴结转移,而未处理组有2例淋巴结转移(P=0.49)。病理检查:造口处生长的肿瘤皆为低分化癌,肠系膜淋巴结处为转移性肿瘤。结论结肠造口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是一种便于观察、可以反复取样且肿瘤生物学特性符合结肠癌的理想模型。
金黑鹰刘秀芳丁义江恽时锋刘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动物结肠造口生物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