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128004)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马成慧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对勘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哲学
  • 1篇实践哲学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观
  • 1篇罗蒂
  • 1篇后形而上学
  • 1篇涵义
  • 1篇阿伦特

机构

  • 2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篇马成慧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最高善”问题与实践哲学的隐微显现
2014年
《尼各马可伦理学》对"最高善"的规定存在着逻辑上的模糊,这种情形进而又使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中"praxis(实践)"与"theōria(理论)"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对"最高善"规定的模糊性概源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不同叙事风格以及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质疑。此外,praxis和theōria间的张力使得一种隐秘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端中实践的哲学成为可能。
马成慧
后形而上学文化的三重涵义——阿伦特与罗蒂的文化观对勘被引量:1
2014年
阿伦特与罗蒂的文化观共同具有明显的后形而上学特质。后形而上学文化以世界性意识作为根基,关联着人们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社会实践内容,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后形而上学时代人们对超越性与未来希望的态度。阿伦特与罗蒂在后形而上学文化内涵、关联与实行意义上的观点既相似又有差异。阿伦特与罗蒂在文化哲学观上共同认可文化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以理念真理至高性作为支撑的形而上学文化观是两人共同的批判对象。
马成慧
关键词:后形而上学阿伦特罗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