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093)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许海丽宋益乔徐元绍更多>>
相关机构:齐鲁师范学院聊城大学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隐逸
  • 3篇文学
  • 2篇人格
  • 2篇人格精神
  • 1篇代文
  • 1篇学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空间
  • 1篇意象
  • 1篇隐逸情怀
  • 1篇隐逸文化
  • 1篇隐逸文学
  • 1篇俞平伯
  • 1篇源远流长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空间
  • 1篇书斋
  • 1篇死亡意象

机构

  • 10篇齐鲁师范学院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10篇许海丽
  • 1篇徐元绍
  • 1篇宋益乔

传媒

  • 4篇齐鲁师范学院...
  • 3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济南职业学院...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废名作品中的意象看废名的“隐逸”被引量:1
2015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是一位隐逸性明显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意象营造大师。他所营造的意象包罗万象,精彩纷呈,其中的自然意象、宗教意象、死亡意象一点一滴地渗透出他对自然之隐、宗教之隐、死亡之隐的向往与追求。以树/树荫、花、水/海等为代表的个体自然意象和以陶家村、史家庄等为代表的空间自然意象,包含了废名对自然之隐的深切追求;以桥、塔、镜、灯为代表的宗教意象,反映了废名隐身于塔内、执着于参禅悟道的宗教理想;以坟、墓、碑、黄昏、落日等为代表的死亡意象则体现了废名隐于死亡、向死而生的死亡哲学。
许海丽
关键词:废名自然意象死亡意象隐逸
源远流长的隐逸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灿烂的隐逸文化对中国从古到今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今具有隐逸倾向的作品贯穿着山水田园情怀和隐逸情怀,渗透着隐逸人格精神,在对意境的营造中体现出了隐逸文化一脉在中国文学中的传承与绵延。
许海丽
关键词:隐逸情怀
论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的发展走向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指的是中国现代以来有着隐逸倾向的作家创造出的文学形态,是中国隐逸文学的一部分。中国隐逸文学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然萌发到魏晋南北朝时的超脱发展,从唐宋时期的自由成熟再到明清时的苦涩衰落,从1930年现代"隐逸派"文学的空前发达到1990年代的当代隐逸新风,中国隐逸文学呈曲线运动向前发展。通过对上个世纪末以及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现象和现代隐逸新形式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的发展走向呈现趋俗化和多元化态势。
许海丽
论中国现代隐逸作家的“隐逸人格精神”被引量:1
2013年
"隐逸"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对中国现代作家的人格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隐逸作家疏离主流文化,热衷传统,并融入了现代意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隐逸人格精神"。
许海丽
关键词:隐逸人格
论郁达夫的“隐逸”被引量:1
2014年
隐逸,是郁达夫最典型的人格特色,几乎囊括了现代隐逸的各种形式。他"隐于自然",认为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他"隐于酒色",几乎把"酒色"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隐于书斋",读书、买书、藏书、著书成为他终其一生的爱好。他"隐于宗教",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淡泊出世、放达超俗的佛道意识。他"隐于死亡",在"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中实现了生命的完满与超越。在郁达夫的"隐逸"中,"隐于自然"和"隐于酒色"是其最突出的表现。爱欲和自然构成了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生命的两极。
许海丽
关键词:隐逸
试论中国古代隐逸文学的几个发展阶段被引量:4
2012年
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和文学潮流,"隐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中国古代隐逸文学经历了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几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许海丽
关键词:隐逸文学超脱苦涩
论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艺术审美空间的开拓
2013年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在审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但创造出了多维审美之境,更开拓了艺术审美空间。突出表现在对"纯粹艺术"空间和"人生艺术"空间的开拓上。
许海丽
关键词:隐逸审美艺术空间
论俞平伯的“隐逸”
2016年
俞平伯是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他身上体现出了现代隐逸的种种特质。他隐于自然,在美丽的山水中表现自我,感悟人生;他隐于书斋,读书著书,教书育人;他隐于宗教,近佛结禅心,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一切;他隐于昆曲艺术,唱曲谱曲,用昆曲的美妙缔结了他与爱妻的一世情缘。
许海丽徐元绍
关键词:俞平伯隐逸书斋宗教昆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隐逸派”被引量:6
2012年
"隐逸派"是"五四"落潮后,在周作人退隐实践的引领下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以周作人为主将的"隐逸派"文人都经历了由"入世"到"出世"的心理转变,他们在隐逸道路和隐逸人格上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创作出了具有隐逸味的文学作品。
许海丽宋益乔
关键词:隐逸
周作人隐逸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复杂存在,周作人是以备受争议的"现代隐士"形象出现的。他之所以会选择与时代主潮迥异的隐逸之路,有多方面的原因。疾病和家庭的影响、日本文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是促使周作人关注自我、走向隐逸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而最重要的主因则是周作人对隐逸之路的自觉追求。
许海丽
关键词:隐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