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9093) 作品数:3 被引量:5 H指数:2 相关作者: 潘卫民 肖欢 孙雯 陈鸿彦 陈鸿颜 更多>> 相关机构: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25)Ⅰ粒子术中植入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术中植入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联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53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125Ⅰ粒子术中植入与否比较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39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保乳术+术中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按照TPS方案,向患侧胸骨旁线的后内侧及胸廓内动脉周围纵行植入一排125Ⅰ粒子(约10余枚)和向腋静脉水平以上至锁骨上下区域植入125Ⅰ粒子(约10余枚)。单因素分析显示125Ⅰ粒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淋巴结转移率(LNR)、内分泌治疗均与DFS、OS具有相关性(P<0.05),绝经与否(DFS:P=0.060,OS:P=0.031)和化疗方案(DFS:P=0.118,OS:P=0.024)仅与OS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125Ⅰ粒子、LNR、PR状态仍然是DFS、OS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 LNR作为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可用于评价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在LNR≤0.20的患者125Ⅰ粒子术中植入能有效控制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了无病生存期率和总生存期率。 肖欢 潘卫民 高炳玉 刘玉 孙雯 陈鸿彦关键词:乳腺癌 ^(32)P胶体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皮下深部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胶体磷-32酸铬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皮下深部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1例患儿62个皮下深部血管瘤体实施胶体磷-32酸铬+平阳霉素联合治疗,注射方法是先行血管瘤彩超检查,计算出瘤体体积,注射胶体磷-32酸铬5.55~9.25×10~8Bq(15~25μCi/cm^3),每次总剂量儿童不超过1.85×10~7Bq(0.5 m Ci);平阳霉素150~250μg/cm^3,每次注总量不超过4 mg。结果 41例患儿注射治疗1~3次不等,62个皮下深部血管瘤体平均每个瘤体注射1.58次,治疗时间平均为6个月;随访5年,总有效率为98.4%。所有患者中无一例出现全身或局部严重并发症。结论胶体磷-32酸铬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皮下深部血管瘤疗效肯定,给予相应宣教也能提高治愈率。 肖欢 潘卫民 颜卫文 谢权 陈鸿彦关键词:平阳霉素 血管瘤 ^(32)P胶体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婴儿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32P胶体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婴儿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患儿104例,给予32P胶体注射治疗,根据有无超声引导分为超声引导下行32P胶体注射治疗组(A组)和无超声引导下行32P胶体注射治疗组(B组)。用药量及浓度根据血管瘤的部位、大小、类型及患者年龄而定,注射量每次不超过500μCi。结果 104例患儿注射治疗1~3次不等,平均每个瘤体注射1.51次,平均治疗时间为6个月;随访5年。A组42例,治愈率为78.6%(33例),总有效率为92.9%(39例);B组62例,治愈率为64.5%(40例),总有效率为77.4%(48例)。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可提高32P胶体注射治疗皮肤海绵状血管瘤的治愈率。 肖欢 陈鸿颜 严娟娟 孙雯 潘卫民关键词:32P胶体 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