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965)
-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亚男周含王启威王鹏田霖丽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长链非编码RNA RP11-159K7.2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与机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P11-159K7.2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inonas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NSCC)进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2009—201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SNSCC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标本65例,通过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P11-159K7.2在SN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运用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方法敲减RPMI-2650细胞(SNSCC细胞系)RP11-159K7.2的表达。体外实验分别用细胞增殖试剂盒8(CCK-8)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观察下调RP11-159K7.2后,SN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体内实验观察RP11-159K7.2下调后,SNSCC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改变。机制研究运用蛋白质芯片方法,筛选RP11-159K7.2可能结合的蛋白质,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RNA免疫共沉淀技术鉴定RP11-159K7.2结合的蛋白质。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P11-159K7.2在SN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T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χ^(²)值分别为4.697、4.235和10.753,P值均<0.05)。RP11-159K7.2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RP11-159K7.2低表达患者(P=0.0137)。RP11-159K7.2下调后,SN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SNSCC移植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RP11-159K7.2可能结合的蛋白质有31种,其可直接与核因子-κB(NF-κB)蛋白结合,对SNS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调控依赖NF-κB。结论RP11-159K7.2在SNSCC中表达增高,有望成为SNSCC预后评估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其在SNSCC中的作用机制与结合和调控NF-κB蛋白有关。
- 王鹏于博宇王馨王婧婷李秋影孙亚男田霖丽刘鸣
- 关键词:鼻腔鼻窦预后核因子-ΚB
- 声带息肉与早期声带癌患者嗓音评估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声带息肉与早期声带癌患者在嗓音评估方面的差异。方法对57例声带息肉和24例早期声带癌患者嗓音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主观评估中,早期声带癌组患者嗓音自测表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患者,两组在GRBAS评估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客观评估中,嗓音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声带癌患者最长发声时间(MPT)明显长于声带息肉患者,两组在平均言语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微扰、振幅微扰、S/Z、声门噪声能量、谐噪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声门图结果显示,声带息肉患者的接触幂和闭合率明显低于早期声带癌患者,而声带息肉患者的开放率明显高于早期声带癌患者。在基频、基频标准差、振幅震颤、接触率、接触率微扰和接触幂微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嗓音评估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在区分声带的良恶性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董周威王启威孙亚男
- 关键词:声带息肉声带癌电声门图
- 非编码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包括微小RNA(micro RNA,mi 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等。非编码RNA不仅在生物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在喉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喉鳞状细胞癌是喉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研究,对mi RNA、lnc RNA和circ RNA在喉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王馨孙亚男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非编码RNAMIRNA
- 微生物多样性改变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 2023年
-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由异质性炎性免疫介导的疾病,目前已在全球构成了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最近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显著增加与人体早期定殖微生物的变化有关,早期生命中人类微生物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健康的"微生物群的定殖是保持终身健康的关键因素。宿主微生物群多样性和代谢活动的变化,使人体更易受到过敏性疾病的侵扰。文章概述了关于微生物群的改变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和如何调节这些不同身体区域的微生物群组成作为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潜在策略。
- 徐兆男车延路孙亚男
- 关键词: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微生物益生菌
- N^(6)-甲基腺嘌呤甲基化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N^(6)-甲基腺嘌呤(m^(6)A)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防治和预后评价有密切联系,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逐渐认识到m^(6)A是由甲基转移酶合成组装、去甲基化酶可逆性去除并被读取蛋白结合的化学结构。m^(6)A甲基化是最普遍、最丰富和最保守的RNA内转录修饰之一,可以调节RNA代谢,包括翻译、剪接、核输出、降解和微RNA的加工处理,因此m^(6)A甲基化修饰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m^(6)A的甲基化修饰在某些肿瘤中具有致癌作用,而在其他肿瘤中则抑制了肿瘤,且同一肿瘤的相同甲基化修饰因研究者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一致,因此仍需更多的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论证。未来,人类恶性肿瘤中m^(6)A RNA甲基化修饰的相关研究将为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提供新思路。
- 赵学辉孙亚男
- 关键词:恶性肿瘤甲基化
-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
- 2022年
- 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全球发病率在最近十年明显上升。头颈肿瘤的病理类型超过90%为鳞状细胞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早期识别诊断头颈肿瘤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到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再到空间蛋白质组学的出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有望被发现用于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
- 滕爽孙亚男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蛋白质组学
- 肿瘤相关基因LncRNA H19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6年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转录本超过200个核苷酸,没有蛋白编码功能的特殊RNA分子。近年来对LncRNA的研究显示,LncRNA与多种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发现,LncRNA作为重要的调控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且在各种疾病及肿瘤中发挥调控作用,部分LncRNA在肿瘤中甚至可直接作为抑癌或致癌基因。LncRNA H19是最早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之一,研究发现其与多种肿瘤关系密切,在不同肿瘤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其致癌或抑癌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肿瘤相关基因LncRNA H19的研究进行简单综述。
- 周含孙亚男
- 关键词:肿瘤H19长链非编码RNA干扰RNA
- LncRNA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不编码蛋白的RNA。lncRNA参与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学过程且发挥重要调控功能,如:细胞凋亡、侵袭、转移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lncRNA的异常调节可以导致各种疾病,特别是肿瘤。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lncRNAs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鹏孙亚男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头颈肿瘤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研究进展
- 2013年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RNA分子,它们并不编码蛋白,而是以RNA的形式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LncRNA通过各种分子机制起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 王彦东孙亚男
- 关键词:RNA
- 长链非编码RNA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即长度大于200nt的RNA分子,被发现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参与遗传修饰的调控,部分lncRNA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调控作用,并可能成为鼻咽癌预后的标志物。本文就肿瘤相关lncRNA在鼻咽癌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综述。
- 李雨珊孙亚男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