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048)
- 作品数:5 被引量:240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诗一陈登科谢振刘宇蔡松锋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政策初探——从临沂治污事件谈起被引量:10
- 2015年
-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区具体环保工作的开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议。作为争议焦点事件的临沂治霾工作,引发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二者关系问题的讨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政策,需要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管理机制。更好发挥以环境财税体制和排污权交易为代表的经济杠杆作用,实现污染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举,推进环境微观管理与宏观决策的协调统一,同时做好严格执法与完善立法的最优响应工作。
- 陈诗一谢振
-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研究——地级市的视角被引量:31
- 2014年
-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1世纪初我国230个地级市的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虽然考察期内我国各地级市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能效水平尚低,未来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时期和地区的分类研究表明,地级市整体能效在"十五"期间平均提高了0.24,而"十一五"期间仅提高了0.05,能效水平提升前高后低;能效前沿面城市大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本文还发现低能效城市大多具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特征。因此,处于中、西和东北部的城市及资源型城市是未来我国提高能源效率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
- 秦炳涛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数据包络分析
- 融资约束、企业效率韧性与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融资约束被认为是影响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基于经济理论推导出加总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约束结构表达式的基础上,实证探讨了融资约束与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首次考察了微观企业效率韧性在融资约束影响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但融资约束对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随着企业效率韧性,尤其是高效率企业效率韧性的提高而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平均而言我国企业效率韧性程度还尚不足以抵消融资约束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亟需提高。本文的上述发现为减少融资约束对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除了可以通过直接缓解融资约束这一常规方法来减小融资约束对我国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还可以通过为高效率企业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等方式提高微观企业自身效率的韧性来实现这一目标。
- 陈诗一陈登科
- 关键词:融资约束
- 2050年全球八大经济体BAU情境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基于全球动态能源和环境GTAP-Dyn-E模型
- 2013年
- 本文采用全球动态能源和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GTAP-Dyn-E预测了2010—2050年全球八大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基础四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不但预测了排放总量,还预测了排放来源、能源产品和行业来源等方面的趋势变化。研究表明,在基准情境下,八大经济体中,日本会在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其他七个经济体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50年前都未能达到峰值,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增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煤炭使用量的减少是各个国家共同的趋势,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将会逐渐提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在未来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或者石油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
- 刘宇陈诗一蔡松锋
- 关键词:BAU
-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被引量:173
- 2012年
- 本文基于SBM-DDF-AAM低碳经济分析理论机制,构建了低碳转型进程的动态评估指数,并对改革以来中国各省级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两个低潮发展时期,也经历了90年代颇有成效阶段,近年来又开始迎来大转型的历史契机。该评估指数不仅考虑了各种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也考虑了GDP增速,能够更加准确评估中国的经济转型进程,切合了"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主题。根据评估结果,各地区低碳转型进程有很大不同且很多省市区尚处于不稳定的初期转型阶段,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经济和环境政策来持续促进低碳经济大转型进程。
- 陈诗一
- 关键词:低碳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