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2063)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于飞杨军金亚平智绪平安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鞍山市妇幼保健所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鞍山市儿童血铅水平状况调查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了解鞍山市3~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并探讨血铅水平与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鞍山市5所托幼机构的3~6岁408名学龄前儿童(男孩217名,女孩192名),用石墨炉法测定血铅,并对其父母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鞍山市不同地区幼儿园间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孩与女孩在同年龄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男孩的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前鞍山市儿童铅中毒问题比较严重,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 于飞金亚平智绪平安丽刘梅梅刘少霞许剑虹杨军
- 关键词:血铅水平儿童年龄性别
- 低剂量二巯基丁二酸与营养素联合应用对铅中毒儿童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二巯基丁二酸(DMSA)和营养素(钙、锌、维生素C、维生素B1)联合应用对儿童铅中毒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血铅水平≥100μg/L,未进行过药物和非药物驱铅治疗的儿童共91名,随机分为对照组(15人)、营养素干预组(营养素组,33人)和DMSA与营养素联合干预组(联合组,43人)。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因素;营养素组给予钙250mg/d,锌10mg/d,维生素C200mg/d,维生素B150mg/d;联合组给予二巯基丁二酸0.25g/次、钙250mg/d,锌10mg/d,维生素C200mg/d,维生素B150mg/d。连续干预4周,分别于干预结束时及结束后第8周测血铅值。结果干预结束时,营养素组、联合组儿童血铅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有8名和24名儿童血铅值降至正常水平(100μg/L以下)。干预结束至第8周时,营养素组儿童血铅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变缓,联合组则持续下降,血铅水平降至正常者分别达到12名和31名。结论低剂量DMSA与营养素联合应用治疗儿童铅中毒具有明显的效果。
- 于飞金亚平智绪平刘梅梅刘少霞许剑虹安丽杨军
- 关键词:二巯基丁二酸营养素铅中毒儿童
- 二巯基丁二酸和钙、维生素C联合应用对铅中毒小鼠体内铅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二巯基丁二酸(DMSA)与营养素联合应用治疗铅中毒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小鼠饮用0·1%的醋酸铅溶液6周后,随机分为单纯染铅组、低剂量DMSA组(50mg/kg)、高剂量DMSA组(100mg/kg)及低剂量DMSA与钙、维生素C联合组;干预治疗3周后,检测小鼠血、股骨、肝、肾和脑的铅含量。结果低剂量DMSA、钙和维生素C联合组小鼠血、股骨、肝、肾和脑的平均铅水平分别为241·4μg/L、270·31、0·46、3·66、0·53μg/g,其中血和肝脏的铅水平与低剂量DMSA组(分别为323·7μg/L,0·86μg/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该组血铅水平与高剂量DMSA组血铅(288·0μg/L)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DMSA、钙、维生素C联合应用既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又能保证较好的驱铅治疗效果。
- 智绪平金亚平于飞安丽杨军
- 关键词:二巯基丁二酸钙维生素C
- 营养素及DMSA对孕前铅暴露致仔代发育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二巯基丁二酸(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与营养素联合治疗铅中毒孕鼠的效果及对仔鼠生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镏水实验组雌鼠经饮水染铅(0.1%的醋酸铅)4周后,随机分为单纯染铅组、DMSA组、DMSA与钙、维生素C联合组(联合组)。各组小鼠按雌雄比为2:1合笼,治疗从妊娠第4 d开始,隔日1次,至分娩后停止。检测母鼠铅、仔鼠脏器铅、血红蛋白,并观察仔鼠生理发育状况。结果DMSA组与联合组母鼠在治疗后血铅明显低于单纯染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A组仔鼠血红蛋白最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A组仔鼠肝铅、骨铅含量最高,与单纯染铅组、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A组仔鼠耳廓分离、出牙达标日龄迟于单纯染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仔鼠出牙达标日龄迟于单纯染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MSA治疗铅中毒孕鼠,能增加铅通过胎盘进入仔鼠体内,可导致仔鼠早期生理发育的延缓。
- 于飞李岩溪任亚浩赵越智绪平杨军金亚平
- 关键词:二巯基丁二酸孕鼠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