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8010302193)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伟莉徐云霞余世强夏光惠汪丹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性
  • 1篇盆腔
  • 1篇盆腔炎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盆腔炎
  • 1篇坏死因子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合肥市妇幼保...

作者

  • 1篇汪丹
  • 1篇夏光惠
  • 1篇余世强
  • 1篇徐云霞
  • 1篇李伟莉

传媒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综合干预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疗法组(治疗组)和金刚藤胶囊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显著改善,在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IL-2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干预疗法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调节抑炎性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李伟莉余世强徐云霞汪丹夏光惠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性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