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11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陈西庆张二凤王晓丽吕溪溪童朝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长江
  • 1篇悬沙
  • 1篇英文
  • 1篇灾害
  • 1篇三峡工程
  • 1篇水源地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流域
  • 1篇太湖流域洪涝...
  • 1篇粒径
  • 1篇流域
  • 1篇流域洪涝
  • 1篇涝灾
  • 1篇湖流
  • 1篇洪涝
  • 1篇洪涝灾害
  • 1篇洪水
  • 1篇洪水保险
  • 1篇洪水风险
  • 1篇保险

机构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长江流域水资...

作者

  • 3篇陈西庆
  • 1篇王晓丽
  • 1篇张二凤
  • 1篇穆宏强
  • 1篇窦希萍
  • 1篇严以新
  • 1篇童朝锋
  • 1篇吕溪溪

传媒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上海市饮用水...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江河口上边界床沙粒径的长期变化及其原因(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大通水文站和泥沙观测断面位于长江河口的上边界。长江下游从大通(潮区界)至长江口门的距离长达680 km。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日趋强烈的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长江入海水文和泥沙数量和特性,从而对长江下游至河口动力地貌和动力沉积产生了显著影响。主要研究长江潮区界大通断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床沙粒径的长期变化。1977~2004年床沙粒径(d_(50))有一稳定增大的趋势,这主要是对上游河道悬沙来量持续减少的响应。值得注意的是床沙粗化过程是发生在该河床长期加积的背景上的。研究表明:导致床沙粒径粗化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河段进入本河段床沙粒径的增加和本河段冲淤过程中悬沙与床沙颗粒的交换。随着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其它大型水库的建设,预计未来几十年长江上游悬沙来量将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可以预计,长江潮区界河段的床沙粒径将继续呈现增大的趋势。
陈西庆吕溪溪严以新童朝锋窦希萍李键庸田磊
关键词:床沙悬沙粒径三峡工程长江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与洪水保险的基本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防洪形势严峻.洪水保险作为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太湖流域防洪体系的不可或缺部分,同时也可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洪水保险提供试点经验.该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太湖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防洪安全的角度,阐明了在太湖流域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太湖流域中长期洪水保险规划的建议.
王晓丽陈西庆张二凤
关键词: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洪涝灾害洪水保险洪水风险
论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
水源地的保护,表面上看是单一的水资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宏观的流域—河口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1992年在都柏林举行的国际水与环境大会(ICWE)提出的行动计划中的第6条就是“保护水生态系统(protecting aquat...
陈西庆穆宏强
关键词:长江口水源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