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FJ1003)

作品数:33 被引量:383H指数:11
相关作者:曾祥君杨毅李泽文王媛媛邹亮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广东电网公司济宁供电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0篇电网
  • 17篇行波
  • 12篇配电
  • 12篇配电网
  • 12篇故障定位
  • 7篇输电
  • 7篇电线路
  • 6篇电网故障
  • 6篇输电线
  • 6篇输电线路
  • 5篇电流
  • 5篇混合线路
  • 4篇优化配置
  • 4篇重合闸
  • 4篇合闸
  • 3篇单相
  • 3篇单相接地
  • 3篇电力
  • 3篇电压
  • 3篇选线

机构

  • 37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济宁供电公司
  • 4篇湖南省电力公...
  • 3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广西电网公司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湖南省电力培...
  • 1篇武汉供电公司
  • 1篇华自科技股份...
  • 1篇安徽省电力公...
  • 1篇北京华电云通...
  • 1篇国网河南省电...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作者

  • 30篇曾祥君
  • 6篇李泽文
  • 5篇杨毅
  • 4篇王媛媛
  • 4篇陆佳政
  • 4篇易志鹏
  • 3篇邹亮
  • 3篇匡文凯
  • 3篇刘慧琼
  • 3篇阳韬
  • 3篇徐舜
  • 2篇邓丰
  • 2篇王沾
  • 2篇王文
  • 2篇范必双
  • 2篇王毅
  • 2篇逯怀东
  • 2篇喻锟
  • 2篇李想
  • 2篇高剑

传媒

  • 12篇电力科学与技...
  • 5篇电测与仪表
  • 4篇电力系统保护...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电力学报
  • 2篇电力科学与工...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气开关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3篇2015
  • 11篇2014
  • 11篇201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判别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为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鲁棒性和精度,应用统计学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借助判别分析方法将稳态故障信息和暂态故障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为0,利用该模型对另外4组待测样本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王媛媛袁俊曾祥君黄跃
关键词: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配电线路在线融冰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融冰方法是针对输电网设计,一般难以适用于配电网。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配电线路在线融冰方法。首先,利用配电网可以允许带单相接地故障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且不影响正常供电的特点,根据线路临界融冰电流和负荷电流,计算配电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接地故障电流,计算满足配电线路融冰要求的配电网消弧线圈电感设定值,并调整消弧线圈电感大于或等于该电感设定值;然后,在配电线路末端进行人工单相接地故障,使配电线路电流大于线路临界融冰电流,实现配电线路融冰。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冰方法无需配电线路停电运行,无需安装专用融冰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融冰高效的特点。
余善国周伟锋王思海余振曾祥君谢李为
关键词:配电网融冰单相接地消弧线圈
220kV垂直双分裂导线粘连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介绍近年来出现的220kV线路垂直排列双分裂导线的粘连现象,指出导线粘连的危害,分析导线在电磁力、重力、内部应力等相互作用下产生粘连的机理,并指出施工工艺、直流电阻分散、气象条件等是引起粘连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控制施工误差、调整弧垂、安装间隔棒、建立在线监测系统等预防导线粘连的防护措施。
高剑钟卓颖阳韬戴沅
关键词:输电线路导线粘连电磁力
一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装置的优化配置算法被引量:1
2014年
在研究行波定位装置的优化配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置行波定位装置后电网系统可观测性的判断方法,以保证电网系统所有支路可被检测为约束条件。以配置最少的行波定位装置和保证相同配置数目下配置方案具有最大量测冗余度为目标,构造了行波定位装置最优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对于这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需要找寻一组全局最优解,应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问题可以得到满足条件的多种行波定位装置配置方案,对于多种可行方案引入冗余度指标进行优选从而得到最优的配置方案。最后,以某电网系统为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易志鹏李泽文曾祥君冯亮
关键词:电力系统优化配置可观测性
无需波速和线路长度整定的故障行波定位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现有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由于受行波波速的不确定以及输电线路弧垂的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测距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无需波速和线路长度整定的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在线路两端安装行波信号检测装置,记录行波波头到达时间,利用故障距离与故障行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差线性关系来确定故障测距结果。理论上该方法有效克服了波速和线路长度的变化对测距结果的影响,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ATP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也证明了其正确性。
周军珲杨毅孙辉军曾祥君匡文凯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装置的优化配置被引量:22
2015年
为了提高电网故障行波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装置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配置规则建立的约束关系进行故障行波定位装置的初始配置,然后运用遗传算法对得到的初始配置方案进行优化,最后对于行波定位装置配置数目相同的方案根据配置冗余度进行方案优选。该方法将优化过程与配置过程有效结合,可缩小遗传算法的寻优范围,从而提高遗传算法的求解速度。最后对某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表明,经过优化后的配置方案可以在不影响电网故障定位鲁棒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故障行波定位装置的配置,有利于节约投资。
李泽文易志鹏杨毅李想杨雨薇
关键词:行波故障定位优化配置遗传算法冗余度
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被引量:6
2014年
提出了一套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授时及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行波采集装置和故障定位主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提出的短报文通信方案中,简要介绍了"北斗一号"的系统组成和数据帧格式。接下来,详细阐述和对比了其两种不同的授时方式;提出了一套北斗授时方案,应用高精度晶振和PI调节器实现高性能晶振驯服,提高授时精度。本文提出的北斗定位模块一方面快速定位线路故障的位置以及提供准确的实时时钟,另一方面能够给远程调度中心发送短报文信息,报告各杆塔以及支线路运行等的状态信息。有待研发的语音模块出现能够更加便于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语音方式与网关进行信息交互。所以作为我国自行研发具有完善功能的全天候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程骏徐舜
关键词:配电网北斗授时行波测距
一种无需参数整定的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被引量:11
2016年
为解决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中行波波速与线路长度参数整定的难题,论文分析了混合线路中故障行波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无需参数整定的故障行波定位方法。该方法在线路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模拟故障点,依次试验测试或仿真测试线路上各个模拟故障点产生的故障行波传输到该线路首端与末端的时间差,构建基准行波时差数组;当线路实际发生故障时,由行波采集装置测量行波信号到达线路首端与线路末端的时间差,与基准行波时差数组中各元素比较,判别故障区段;并计算故障点在故障区段线路的相对位置,根据各杆塔或电缆接头的位置确定故障点准确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整定线路长度和行波波速,且定位结果不受线路弧垂的影响,具有算法简单、实用性强、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朱子坤黄龙叶睆曾建鑫杨毅曾祥君
关键词:混合线路参数整定行波波速故障定位
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方法被引量:12
2013年
微地形影响输电线路的覆冰程度,根据典型微地形因子对导线覆冰的影响程度及排序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新方法;建立基于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等级判别模型及覆冰对比度模型,定量揭示微地形因子与线路覆冰的关系.现场数据统计分析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定量判别输电线路的覆冰等级,而且能区分同等级覆冰的电力线路覆冰程度,为输电线路的抗冰和防冰提供了理论依据.
陆佳政曾敏田凌罗小龙曾祥君
关键词:微地形输电线路线路覆冰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及自适应重合闸控制被引量:9
2013年
提出一种基于预值查表故障搜索算法的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各个电缆-架空线连接点产生的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差建立故障区段预置表,利用故障时初始行波波头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差查表搜索故障区段,根据故障区段进行重合闸控制,如果故障在电缆上则闭锁重合闸,反之,则开放重合闸;并根据双端行波定位公式计算出故障点位置.EMTP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行波定位方法可准确定位故障点位置,误差小于50m,且不受故障点位置、故障类型及过渡电阻的影响,可精确实现重合闸,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逯怀东许磊刘宗杰邹亮李想曾祥君
关键词:混合线路故障定位行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