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23001)

作品数:5 被引量:128H指数:5
相关作者:安芷生孙有斌周杰鹿化煜卢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容重
  • 2篇土壤
  • 2篇黄土
  • 2篇黄土高原
  • 2篇古土壤
  • 2篇风尘堆积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化
  • 1篇堆积物
  • 1篇新生代
  • 1篇粘土
  • 1篇石英
  • 1篇石英颗粒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条件
  • 1篇晚新生代
  • 1篇粒度组成
  • 1篇浸油
  • 1篇古气候
  • 1篇红粘土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孙有斌
  • 5篇安芷生
  • 3篇周杰
  • 1篇鹿化煜
  • 1篇卢雪峰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风尘堆积物中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学指示被引量:33
2000年
通过对黄土—沙漠交接带的定边县、黄土高原中部偏南的灵台县表土样品及甘肃灵台剖面不同层位的黄土—古土壤—红粘土样品中石英颗粒的形态特征及表面微结构的观察测试 ,结果表明红粘土、古土壤及灵台表土原样中石英颗粒表面具有较丰富的次生硅质沉淀和明显的溶蚀痕迹 ,指示了碎屑石英在沉积之后 ,由于适宜的温湿气候条件而经历了较强烈的风化成壤改造作用 ;而定边县表土样及上粉沙层 (L9)土样中的石英颗粒表面干净 ,具有较多的撞击浅坑等风力搬运痕迹。经过双氧水和盐酸清洗过后的石英颗粒的形态特征及表面微结构非常清晰 ,多为次棱角至次圆状 ,均具有较丰富的撞击麻点和浅坑 ,少数样品可见裂纹分布 ,说明红粘土和上覆的黄土和古土壤一样 ,主要为风力搬运堆积 ;但红粘土样中石英颗粒表面所具有的丰富硅质沉淀和明显的溶蚀痕迹 ,似乎暗示了晚第三纪沉积气候环境显著不同于第四纪的冷干、暖湿气候组合演化格局。
孙有斌安芷生
关键词:风尘堆积石英颗粒沉积环境
风化成壤对原始粉尘粒度组成的改造证据被引量:42
2002年
对现代粉尘、黄土、古土壤、红粘土全样和对应石英样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现代粉尘和对应石英样的粒度组成最为相似,而其它经历了风化成壤改造后的全样,粒度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古土壤和红粘土样尤为显著。全样和石英样品的平均粒径比值变化,反映了原始粉尘经风化成壤改造而细化的程度,可能与夏季风强度关系密切。灵台剖面L6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全样和石英样平均粒径及其比值变化对比表明,在冰期-间冰期旋回时间尺度上,全样和石英样平均粒径记录的冬季风变化特征类似,但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平均粒径比值和石英样的平均粒径变化则揭示出东亚季风具有更高频次的变率特征。
孙有斌周杰鹿化煜安芷生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粒度组成红粘土气候条件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与粉尘源区干旱化问题被引量:11
2001年
基于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岩性和磁性地层研究 ,计算了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速率变化 ,并与深海沉积记录的粉尘通量变化对比 ,初步探讨了海陆风尘沉积记录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粉尘源区的干旱化过程 ,揭示出自 4 5MaB P 以来粉尘源区干燥度的逐级增加 ,尤其是在 3 6 2 6MaB P 时段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速率和ODP885 / 886孔粉尘通量的显著增加 ,暗示可能由于青藏高原在此时段加速隆升所造成的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干燥度的急剧加强。
孙有斌周杰安芷生
关键词: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干旱化晚新生代
浸油法测量黄土样品的容重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0年
笔者通过对比实验,论证了一种新的测量黄土样品容重的方法——浸油法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并以甘肃灵台剖面为研究对象,测量了L9以上厚约70m的风尘黄土-古土壤堆积序列的容重值。结果表明,古土壤地层单元的容重值要明显高于其上下的黄土层,其变化范围为2.05~2.18g/cm^3,而黄土层的容重值变化范围为1.85~1.98g/cm^3;L9以上不同层位的黄土和古土壤单元容重值随深度变化不大,说明受天然压实作用的影响很弱。通过对比容重和磁化率序列,发现受粉尘源区干燥度、冬季风环流强度和沉降区气候条件综合控制的容重指标,不仅记录了轨道时间尺度的东亚冬、夏季风的相互交替演化,而且典型冰期的容重变化可能揭示了更短时间尺度的季风气候变化信息。
孙有斌安芷生周杰卢雪峰
关键词:黄土容重古气候古土壤
最近7 Ma黄土高原风尘通量记录的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历史和变率被引量:48
2001年
通过对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风尘序列的容重和碳酸盐含量测定, 建立了以灵台剖面为代表的最近7 Ma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时间序列. 结果与北太平洋ODP885/886孔风尘通量记录对比表明, 最近7 Ma以来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存有阶段性增强的干旱化趋势和有意义的干湿气候波动. 尤其是3.6~2.6 MaBP时段海陆风尘通量显著增大, 反映了亚洲内陆干燥度的急剧增加, 可能与青藏高原在这一时段的加速隆升阻隔了水汽向亚洲内陆的输送相关. 2.6 MaBP后黄土高原风尘通量的平均值及其变率较其前晚第三纪的平均值和变率显著增加, 与北半球大冰期来临后的全球冰量变化关系密切. 最近0.6 Ma灵台和西北太平洋V21-146孔的风尘记录对比表明, 海陆风尘通量变化在104~105 a时间尺度上基本同步, 与全球冰量变化所诱导的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大幅度波动相一致.
孙有斌安芷生
关键词:黄土高原干旱化干燥度容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