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643)
- 作品数:14 被引量:383H指数:11
- 相关作者:翟明普贾黎明蒋三乃林平张鼎华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养分动态研究被引量:33
- 2004年
- 对两树种细根在北京市潮白河沿河沙地加拿大杨 (2 7a生 )刺槐 (2 2a生 )混交林中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 ,从细根养分循环角度探索了两树种混交协调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 :(1)加拿大杨和刺槐林木细根的分解特点不同 ,杨树细根在分解前期的N、Ca、Mg元素浓度逐渐升高 ,P、K元素浓度则逐渐降低。刺槐细根分解过程中N、P、K元素浓度逐渐降低 ,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混合分解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介于两树种细根单独分解之间 ;(2 )细根的N、K、Mg年归还量以刺槐纯根最大 ,两树种混根次之 ,杨树纯根最小 ;(3)混交林中N素归还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杨树的N素状况 ,杨树细根的P素归还量大于刺槐细根 ,有利于改善刺槐的P素营养 ,混交林杨树与刺槐在细根N。
- 翟明普蒋三乃贾黎明
- 关键词: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养分动态
- 杨树刺槐混交林沙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被引量:53
- 2001年
- 研究了刺槐与杨树混交林后沙地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变化的状况 .结果表明 ,刺槐与杨树混交后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得到了改善 ,表现在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 ,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得以提高 ,土壤有效持水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刺槐与杨树混交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得到提高 ,并由此而改善了混交林土壤的渗透性能 .表 4参
- 张鼎华孙志蓉翟明普贾黎明林平
- 关键词:杨树刺槐混交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沙地
- 沙地土壤种植杨树-刺槐混交林后持水特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2年
- 通过对比法研究了沙地土壤种植杨树刺槐混交林后持水特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沙地土壤种植杨树、刺槐纯林和混交林后 ,土壤持水特性、孔隙分布状况和水容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提高和改善的幅度均以混交林最大 .无林地植被覆盖后土壤持水性能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
- 张鼎华翟明普贾黎明林平
- 关键词:沙地土壤持水特性
- 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动态研究被引量:41
- 2001年
- 测定了 2 2年生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与氮、磷养分转化相关的酶活性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混交后非根际土壤的脲酶、蛋白酶、磷酸酶活性比纯林提高 5 0 %~ 10 0 % ;但对于根际土壤 ,混交后杨树有所提高 ,而刺槐则有所下降 .说明混交后更有利于氮、磷养分的转化 。
- 胡延杰翟明普武觐文贾黎明
- 关键词:杨树刺槐混交林土壤酶活性
- 小钻杨和刺槐根系养分吸收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该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小钻杨和刺槐根系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结果表明:①NH4+离子与小钻杨根系的亲和力比与刺槐根系的亲和力小,NH4+离子流入小钻杨根系的速率也比流入刺槐根系的速率慢;小钻杨根系吸收NH4+离子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刺槐根系;小钻杨对NH4+离子的耐贫瘠能力和吸收NH4+离子能力较刺槐强.②H2PO4-离子流入刺槐根系的速率大于小钻杨根系;刺槐根系对H2PO4-离子的耐贫瘠能力比小钻杨强.③小钻杨和刺槐虽然在吸收K+离子的动力学特性方面有些差异,但两者混栽时不会存在对K+离子的竞争现象.从养分吸收特性的角度来看,小钻杨与刺槐之间存在N、P养分互补协调的关系.
- 翟明普蒋三乃
- 关键词:刺槐小钻杨养分动力学
- 混栽杨树-刺槐间磷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应用32 P同位素示踪法 ,人工接种VA菌根菌 (Glomusmosseae) ,对种植在根箱中的杨树 (Populuseuramericanacv .‘I 2 14’)和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苗木进行了树种间P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 .结果表明 ,5室根箱中 ,接种VA菌根菌的杨树一侧 ,菌根侵染率为 34% ,根箱隔网另一侧的刺槐根系侵染率为2 6 % ,而对照的杨树和刺槐根系侵染率均为零 .在杨树一侧施放射性同位素32 P ,施用后第 14~ 2 7天 ,刺槐一侧的放射性同位素值 ,处理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5 ) .在根箱中的杨树和刺槐根系间观察到菌丝连接 ,表明人工接种VA菌根菌能在杨树和刺槐根系间产生菌丝桥 ,菌丝桥可以在杨树和刺槐根系间传递P素 .养分转移定量分析表明 ,根系接触和根系分泌物是树种间P素转移的主要途径 ,其转移P素量占转移总量的 6 2 % ;菌根菌等微生物活动及其与根系接触和根系分泌物两种途径的交互作用占 38% ;菌丝桥通过隔网发挥的作用仅表现为一种趋势 .
- 贺伟贾黎明郝宝刚文学军翟明普
- 关键词:杨树刺槐菌丝桥
- 沙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3年
- 试验测定了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沙地土壤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及一些水分常数,研究分析了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以及有机质影响沙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机理。结果表明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几个水分常数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水吸力相同时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含水量也越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0.01mm物理性粘粒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沙地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水分动力学参数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 张鼎华翟明普贾黎明林平
- 关键词:沙地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
- 杨(槐)根系淋洗物对槐(杨)根际微区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采用根垫法分析杨树(刺槐)根系淋洗物对刺槐(杨树)根际微区养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浇刺槐根系淋洗物能提高杨树根际微区的NO3--N和NH4+-N水平,降低其N素养分亏缺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杨树根际微区N素缺乏状况;浇灌杨树根系淋洗物能提高刺槐根际微区的P素(尤其是非闭蓄态无机P)水平,降低其P素亏缺百分率,但效果不明显.
- 蒋三乃翟明普
- 关键词:杨树刺槐
- 杨树刺槐混交林下沙质土壤腐殖物质特性被引量:18
- 2001年
- 研究了沙质土壤种植杨树、刺槐纯林和混交林后土壤腐殖物质特性变化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与无林地相比 ,沙地土壤种植杨树、刺槐纯林和混交林后土壤有机C和腐殖质C增加 ,土壤胡敏酸的光密度值增大 ,胡敏酸 富啡酸比值上升 ,E4和EC 值提高 ,色调系数 (ΔlogK)降低和相对色度 (RF)升高 ,土壤松结合态腐殖物质 (Ⅰ )和紧结合态腐殖物质 (Ⅲ )以及松 紧 (Ⅰ Ⅲ )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土壤稳结合态腐殖质(Ⅱ )的含C量占土壤全C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表明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程度提高 ,腐殖物质的芳香核原子团增多 ,芳化度和芳化分子的复杂程度以及腐殖化程度均得到提高 ,腐殖物质的品质变佳 ,土壤熟化度增大 ,土壤供肥保肥的能力增强 ,土壤肥力得以提高。培肥土壤的效果以种植杨树刺槐混交林为最大 ,其次为刺槐纯林 ,再次为杨树纯林。
- 张鼎华翟明普林平贾黎明孙志蓉
- 关键词:沙质土壤杨树刺槐混交林土壤肥力
- 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动态被引量:41
- 2002年
- 应用固定样地调查生物量的方法 ,在北京市顺义县潮白河林场进行了加杨 (Populus×canadensis)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混交林细根动态变化的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的细根生物量大于刺槐纯林而小于杨树纯林 ,两树种混栽后杨树能促进刺槐的细根生长 ,提高了刺槐细根生物量在混交林中的比例 ;混交林细根在各土层中分布得比纯林更均匀、更合理 ,种间关系协调 ;混交林的细根周转率介于两种纯林之间 ;混交林中刺槐能促进杨树细根的更新 。
- 翟明普蒋三乃贾黎明
- 关键词:沙地刺槐混交林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