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035)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刘艳刘理迪赵松牛丰张绍昆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疏松性
  • 1篇椎骨
  • 1篇椎体
  • 1篇椎体后凸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评价
  • 1篇临床疗效
  • 1篇经皮椎体后凸...
  • 1篇后凸
  • 1篇后凸成形
  • 1篇后凸成形术
  • 1篇骨折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篇葛付涛
  • 1篇张绍昆
  • 1篇牛丰
  • 1篇赵松
  • 1篇刘理迪
  • 1篇刘艳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PKP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角度。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7.9±1.2)分下降至术后24h的(3.2±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0.8)分;ODI评分术前为83.7±4.9,术后24h为33.2±3.9,末次随访时为27.8±3.6。患者术前椎体平均高度为(18.2±3.2)mm,术后24h为(25.8±3.1)mm,末次随访时为(24.9±3.2)mm;术前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17.2°±3.2°,术后24h为8.4°±3.1°,在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畸形角度为9.1°±3.1°,术后24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
葛付涛赵松刘艳刘理迪张绍昆牛丰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