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3004-002)

作品数:48 被引量:352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睿王瑾白艳曹江白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大理学院大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文献计量分析
  • 10篇药物
  • 6篇用药
  • 6篇抗菌
  • 5篇药物临床
  • 5篇药物临床试验
  • 5篇葡萄球菌
  • 5篇球菌
  • 5篇菌药
  • 4篇万古霉素
  • 4篇联合用
  • 4篇联合用药
  • 4篇耐药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甲氧西林
  • 4篇合用
  • 4篇安全性
  • 3篇心脏安全性
  • 3篇血药

机构

  • 4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大理学院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大理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百瑞律...

作者

  • 32篇王睿
  • 30篇王瑾
  • 17篇白艳
  • 15篇曹江
  • 12篇白楠
  • 11篇汶柯
  • 9篇江学维
  • 8篇梅和坤
  • 8篇梁蓓蓓
  • 7篇李悦
  • 5篇唐铭婧
  • 5篇牛卉
  • 4篇张勇
  • 4篇王冬
  • 3篇倪文涛
  • 3篇张颖
  • 3篇刘银萍
  • 2篇王天琳
  • 2篇孙艳
  • 2篇王昆

传媒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6篇中国药物应用...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5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真菌药肝毒性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抗真菌药肝毒性的研究情况及其临床特征,为安全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以"antifungal dmgs"和"hepatotoxicity"、"抗真菌药"和"肝毒性"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抗真菌药肝毒性文献,用Excel表对最终纳入的文献建立评价数据库,录入文献的发表年代、发文量排序前5位的国家及研究机构、文献类型、载文量前5位的期刊、被引频次前10位的文献等。分析有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热点,总结抗真菌药肝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结果共纳入文献221篇,其中英文文献193篇,中文文献28篇;论著116篇,综述49篇,病例报告56篇。首次发表抗真菌药肝毒性文献的时间是1976年,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Mycoses,单篇文章的最高被引频次为531次。抗真菌药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疼痛、腹泻、黄疸、胆汁淤积和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肝衰竭。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唑类抗真菌药致肝损伤发生率较高,两性霉素B致肝损伤发生率较低。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抗真菌药。长期应用抗真菌药者应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肝损伤后立即停药并采取对症与保肝治疗,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可恢复至用药前水平。抗真菌药肝毒性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细胞质膜结构完整性受损或抑制细胞色素P450 2D6酶代谢有关。结论国内对抗真菌药肝毒性的研究逊于国外;部分抗真菌药所致肝毒性呈可逆性。
白艳李悦刘斌王昆梅和坤张颖王瑾王睿
关键词:抗真菌药肝毒性文献计量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已有在医院院内爆发流行的趋势,治疗失败率和病死率高,有效的单用抗菌药物非常有限,往往建议联合用药治疗CRPA感染。笔者就联合用药治疗CRPA感染的体内外效应及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掌握联合用药治疗CRPA感染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使用联合方案治疗CRPA感染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杨德青倪文涛江学维王瑾王睿于白雪
关键词:联合用药
连续给予健康受试者口服莫西沙星后其血药浓度与心脏QTc间期延长的量变关系评价
目的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评价连续4天口服给药莫西沙星对健康受试者QT/QTc的影响。方法 48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24名)连续4天口服400毫克莫西沙星。在给药前、后按预设时间点各描记三次心电图;同时采集对应时间点的血样,...
唐铭婧白楠梅和坤汶柯曹江刘银萍李悦王睿王瑾
关键词:莫西沙星连续给药血药浓度心脏安全性
文献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多粘菌素肾毒性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深入了解国内外多粘菌素肾毒性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客观反映相关国家在该领域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方法以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1995—2015年间多粘菌素肾毒性文献,检索策略为TS=(TI=polymyxin or TI=colistin)AND(TI=renaltoxicity or TI=nephrotoxicity)。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多粘菌素肾毒性文献的年代、国家/地区、作者、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等方面对检出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得到386条结果;发文量与引文数呈递增趋势;美国的文献数最多(29.53%),其次是希腊、澳大利亚等国家;希腊篇均被引频次最高(74.46次);产出力与影响力较高的作者多来自澳大利亚、希腊、美国。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多粘菌素的肾毒性的发生多为轻中度且具有可逆性;临床医生应进行全面的利弊平衡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多粘菌素和如何优化给药策略。结论多粘菌素肾毒性目前仍是研究热点,多粘菌素肾毒性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有待加强国际合作,开展高质量的115床研究。
梁蓓蓓王睿王瑾
关键词:多粘菌素肾毒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与系统评价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统计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结核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为抗感染工作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纳入...
白艳刘斌张颖王瑾刘又宁王睿曹江梅和坤唐铭婧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结核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传递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与抗菌药物活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临床分离率高,致病性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曾作为耐药革兰阴性菌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逐年增多,并且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暴发流行的趋势,使得近年对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多聚焦于分子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有效抗菌药物选择等方面。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特征及抗菌药物活性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明确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特征研究现状,探讨其分子特征与抗菌药物活性是否存在的相互影响,以期为临床掌握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暴发流行菌株的分子特征,寻找出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不同分子特征与抗菌药物活性相关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白艳许芳王天琳孙艳王瑾王睿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耐药分子特征
关于加强医学临床研究受试者保护的建议被引量:6
2015年
我国对于医学临床试验研究受试者的保护仍存在研究者和受试者认知有偏差、知情同意落实难、后续跟踪审查乏力等问题。基于美国经验和国内某医院的探索,提出完善我国受试者保护的建议: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受试者保护体系;提高受试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伦理委员应实地考察、保证审查质量;建立强制保险制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
江学维曹江王冬白楠王瑾王睿
关键词:受试者保护受试者权益知情同意
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代医学材料和许多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器官组织表面均发现有细菌生物被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被膜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顽固性感染疾病反复发作有关,尤其是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已成为引起很多严重感染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对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白艳王瑾林德峰蔡芸梁蓓蓓曹江王睿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活性研究
多次静脉滴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的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1.1类新药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在健康人体多次给药的耐受性。方法将有24名受试者参加本试验(男女各半),分为两个剂量组,分别滴注剂量为1 000 mg/次,每天2次;2 000 mg/次,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进行多次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的耐受性试验。结果在多次耐受试验中,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没有临床意义的改变。有12例受试者发生19例不良事件,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输注部位疼痛与研究药物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均较轻微,持续时间短,未经干预,均自行缓解和消失,无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脱落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多次给药1 000 mg/次,每天2次;2 000 mg/次,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ALT、AST轻度升高,也符合奥硝唑主要经肝脏清除的规律,其中2 000 mg/次,每天1次给药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1 000 mg/次,每天2次组。
曹江陈迁梅和坤白楠江学维王瑾王睿
关键词:耐受性试验
泊沙康唑抗侵袭性真菌感染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泊沙康唑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00年1月-2017年1月在Pubmed、SCI、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泊沙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研究的文献,用Endnote进行整理,按照发表年份、发文量、发文期刊、文献出版来源、被引频次等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并排除无关文献。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81篇,其中中文4篇、英文477篇,其中病例分析321篇占66.7%,临床研究100篇占20.8%,回顾性分析60篇占12.5%,被引频次最高的是154次。结论泊沙康唑相对于传统抗真菌药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替代某些传统抗真菌药物用于恶性血液疾病或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患者预防或治疗真菌感染。
曹江江学维章成梁蓓蓓白楠蔡芸王睿王瑾
关键词:泊沙康唑侵袭性真菌感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