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9CZXZ11)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鲁宁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人民
  • 1篇幸福观
  • 1篇幸福论
  • 1篇幸福哲学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特色社会主义
  • 1篇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幸...

机构

  • 2篇济南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王鲁宁

传媒

  • 1篇中共济南市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态优美:人民幸福实现的基本条件——关于生态文明与人的幸福关系的一种思考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国策,并且从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上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
王鲁宁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指导意义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2012年
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是与幸福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从理想的人到现实的人,展现了马克思哲学逐步深化的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把握马克思幸福思想轨迹的内在线索。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与哲学及其它思想是二位一体,前者在后者中孕育发展,是后者的应用和体现,后者是前者的主要存在(表现)方式。从学科性质上讲,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实质是一种"幸福哲学"。马克思的幸福哲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论形成的基石,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观点和共产主义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幸福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从"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再进入到"以人的幸福为中心",这是发展观的重大转折与变革。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与马克思幸福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与发展。
王鲁宁
关键词:幸福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