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232)

作品数:14 被引量:118H指数:5
相关作者:叶川马敏先杨龙孙琦李靖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医科大学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人骨髓
  • 4篇人骨髓间充质...
  • 4篇骨科
  • 3篇植入
  • 3篇植入物
  • 3篇生物材料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骨科植入物
  • 3篇成骨
  • 2篇蛋白
  • 2篇异位成骨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数字化骨科

机构

  • 12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解放军117...

作者

  • 12篇叶川
  • 10篇马敏先
  • 8篇杨龙
  • 6篇李靖
  • 6篇孙琦
  • 5篇王建吉
  • 4篇孙宇
  • 3篇何志旭
  • 3篇张弢
  • 3篇孙博
  • 3篇刘琴
  • 3篇邹强
  • 3篇吴展羽
  • 2篇舒莉萍
  • 1篇杨静
  • 1篇汤晋
  • 1篇崔冬冰
  • 1篇段宜强
  • 1篇王梅
  • 1篇刘杰麟

传媒

  • 10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调查和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骨科手术中负压吸引器常发生堵塞,进而影响手术操作。文中通过对吸引器堵塞的现状调查结合临床观察,了解国内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频率、部位,探索堵塞机制,为解决吸引器堵塞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连续2届中国骨科年会期间738名临床骨科医师进行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问卷调查;并从1200例骨科手术中分层随机选择16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39例、四肢及脊柱骨折手术43例、其他骨科手术40例。对4类手术进行吸引器堵塞情况统计,并对现有吸引器进行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738名,其中认为术中吸引器经常堵塞706名(95.7%),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最常发生引器堵塞的手术方式631名(85.5%),认为吸引器最常见的堵塞部位是吸引器头与吸引器软管连接部位714名(96.7%),满意度评分为(7.62±0.74)分;临床使用观察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吸引器堵塞平均(2.55±1.62)次,全膝关节置换堵塞平均(1.95±1.33)次,四肢、脊柱骨折手术堵塞平均(1.52±1.18)次,其他手术堵塞平均(0.95±0.68)次,满意度评分为(7.36±0.84)分。结论中国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象普遍,发生率较高,影响手术操作,造成骨科医师的满意度不高。因此,现有负压吸引器系统亟待改进。
王建吉杨龙孙琦李靖刘国勇左威敏吴展羽孙宇邹强叶川
关键词:骨科手术负压吸引器医疗器械
基于DICOM数据三维重建及其对骨科植入物的指导应用被引量:17
2017年
背景:计算机断层扫描输出的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而3D打印的输入是以三角网格表示的物体标准模板库(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STL)模型。如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和格式转换过程正是两种技术结合的关键。目的:探索如何将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高效地转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模型。方法:利用Mimics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软件将股骨骨折患者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格式数据进行处理、编辑并生成物体标准模板库格式的文件,通过调节3D打印机切片软件中的各项参数制作三维立体模型,讨论三维模型在医学领域尤其是骨科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与结论:Mimics软件是连接二维断层扫描图像和三维图像的桥梁,能够将医院内计算机断层扫描输出的二维数据进行编辑、处理,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三维立体模型。模型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日常临床诊疗、改善医患沟通及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推动医学尤其骨科植入物治疗领域向精细化、个性化、远程化、微创化的数字医学方向发展。
李靖杨龙王建吉刘琴邹强孙宇马敏先叶川
关键词:骨折骨科植入物数字化骨科个性化医疗三维重建股骨中下段骨折
基于静电纺织技术构建血液生物膜的初探及生物相容性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若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提纯再利用,可制作出无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支架材料。目的: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血液生物膜的方法,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新鲜猪血液经分离、离心、纯化等步骤提纯出纤维蛋白原,分别经真空冷冻干燥机(A组)、低温喷雾干燥机(B组)、56℃烘箱干燥(C组)处理,采用静电纺织技术制作成纤维薄膜支架材料,检测3组支架材料的接触角,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的三维结构。将3组电纺支架材料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培养7 d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1-4 d,Alamar Blue试剂盒检测B组支架材料表面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显示,A组可见纤维结构,纤维粗细不均并有大量液滴状结构;B组可见排列有序的多层纤维结构,纤维直径、孔径大小接近一致,仅见少量液滴状结构;C组未见纤维结构,为大小不等的液滴状结构;(2)A-C组支架材料的接触角分别为(82±3)°、(67±5)°、(80±3)°,3组材料接触角都<90°,表明亲水性良好;(3)共培养7 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黏附于3组支架材料上,其中B组材料表面的细胞分布较为均匀,细胞黏附生长于纤维表面,细胞核形态相对规则;A、C组可见少量细胞黏附生长于支架上,C组细胞量最少,细胞核形态不规则,两组均未见明显纤维结构;(4)Alamar Blue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支架材料表面的细胞呈增殖趋势,生长状态良好;(5)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纺织技术可制备出血液纤维蛋白原生物膜,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孙宇邹强邹强吴展羽杨龙吴展羽刘琴马敏先叶川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生物膜血液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负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验证P3HB4HB支架材料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及体内异位成骨能力。方法:(1)将第5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P3HB4HB三维支架上使用成骨诱导液培养5 d,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2)将第5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P3HB4HB支架上体外使用成骨诱导液培养为实验组,不使用成骨诱导液培养为对照组,两组培养14 d后分别植入裸鼠皮下,植入后16周时取出行苏木精-伊红染色,Vonkossa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植入物体内异位成骨情况。结果与结论:(1)吖啶橙荧光染色显示细胞黏附于支架材料表面,生长良好;(2)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P3HB4HB支架上生长良好,细胞产生丰富的细胞外基质;(3)植入16周时大体观形成骨样组织,Vonkossa染色、Ⅰ型胶原染色呈阳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见较多成骨细胞,有典型的骨陷窝出现,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4)研究表明P3HB4HB适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张俊标何志旭叶川王永王梅刘琴杨龙李靖马敏先
关键词:3-羟基丁酸生物材料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
同轴电纺P3HB4HB/聚乙烯醇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4-hydroxybutyrate),P3HB4HB]是一种能够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物理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但其亲水性较差。目的:制备同轴电纺P3HB4HB/聚乙烯醇复合支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支架的物理属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制备P3HB4HB电纺支架、聚乙烯醇电纺支架及同轴电纺P3HB4HB/聚乙烯醇复合支架,检测3组支架的形貌、接触角及拉伸力学性能。将第4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3组支架上,接种1,3,6 h,检测细胞黏附率;接种第1,3,5,7天,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接种7 d后,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活性。将第4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3组支架上,成骨及成软骨诱导分化14 d后,进行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结论:(1)支架形貌:扫描电镜下,3组支架呈三维网状相互连通的结构,相互交错,P3HB4HB电纺支架、复合支架纤维直径较为均一,排列规整;透射电镜下仅复合支架可见明显的芯-壳结构;(2)支架表征:P3HB4HB电纺支架、复合支架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及拉伸最大力明显高于聚乙烯醇电纺支架(P<0.05);复合支架的接触角<90°;(3)细胞黏附率:聚乙烯醇电纺支架组>复合支架组>P3HB4HB电纺支架组(P<0.05);(4)细胞增殖及活性:复合支架组接种5,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其余两组(P<0.05);接种7 d后,聚乙烯醇电纺支架、复合支架上的活细胞多于P3HB4HB电纺支架;(5)细胞分化:复合支架组细胞的成骨和成软骨特异性染色强于其余两组;(6)结果表明:同轴电纺P3HB4HB/聚乙烯醇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有一定力学强度。
刘琴叶川张俊标何志旭何志旭崔冬冰杨燕李靖朱婷婷马敏先
关键词:干细胞
单向倒刺线在不同BMI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
目的:分析单向倒刺线在不同BMI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深层组织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亚洲人体重指数(BMI)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四组,A组为BMI正常(18.5~22.9 kg/m^2)患者(n=44)、B组为BMI偏胖(23.0~24.9 kg/m^2)患者(n=20)、C组为BMI肥胖(25.0~29.9 kg/m^2)患者(n=58)、D组为BMI重度肥胖(≥30 kg/m^2)患者(n=14)。比较各组术前及术后1、3、6、9周的VAS评分、WOMAC评分及Lequesne评分,观察并记录缝合时间及费用、隐性失血量、止痛药物使用量、住院天数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术前VAS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D组的VAS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术后9周,四组的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缝合时间及费用、隐性失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量高于其他三组(P<0.05)。A、B、C、D组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09%、10.00%、10.34%、50.00%,D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单向倒刺线虽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缝合方式,但当应用于重度肥胖患者时可增加其止痛药物的使用量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徐哲李轩泽杨龙王建吉叶川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体重指数
藻酸盐-羟基磷灰石-聚乙二醇复合水凝胶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聚乙二醇作为医用高分子共聚材料被广泛用于药物缓释,若将其制备成复合水凝胶,可作为具备一定力学性能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支架材料。目的:探索藻酸盐-羟基磷灰石-聚乙二醇藻酸盐-羟基磷灰石-聚乙二醇(sodiumalginate-hydroxyapatitepolyethylene glycol,SA-HA-PEG)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方法:超声混匀水凝胶后,加入2价阳离子溶液交联,分别得到海藻酸-羟基磷灰石(A组)、SA-HA-3%PEG(B组)、SA-HA-5%PEG(C组)、SA-HA-8%PEG(D组)4组支架,后3组支架中PE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50,80g/L,利用动态机械分析仪分析凝胶支架的压缩应力和弹性模量;将支架置于溶菌酶溶液中,测定其体外降解率;真空冷冻干燥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凝胶支架的三维结构。将4组水凝胶支架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匀交联后,CCK-8检测培养1,3,5,7d后的细胞增殖情况,Live/Dead荧光染色观察培养7d后的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1)B、C、D组支架的压缩应力与弹性模量高于A组(P <0.05),C、D组支架的压缩应力与弹性模量高于B组(P <0.05),C、D组压缩应力与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C、D组支架降解率低于A、B组(P <0.05),B组支架降解率低于A组(P <0.05),C、D组支架降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扫描电镜显示,C组支架呈现孔隙率高、孔径大小一致的生物凝胶结构,A、B、D组支架的孔径大小不规则、孔隙率低;(4)B、C、D组培养3-7 d的细胞增殖速率快于A组(P <0.05),前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复合培养7d后,B、C、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组(P <0.05),C组高于B、D组(P <0.05);(6)结果表明,SA-HA-PEG复合水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
李轩泽舒莉萍陈娇孙宇邹强王伟宇刘鋆杨龙马敏先叶川
关键词:生物材料藻酸盐羟基磷灰石聚乙二醇组织工程支架
3D打印技术在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髋关节进行3D打印。采用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扫描结束后进行薄层重建。提取患者CT检查结果的DICOM格式文件,使用三维医学影像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后处理,然后进行3D打印获得患者髋关节的3D打印模型。设计分别针对医学专业人员和患者的开放性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工具验证模型的逼真性和有用性。请5名关节外科专家使用针对医学专业人员的问卷对模型的逼真性及有用性进行评分,2名术者于术后对3D打印模型规划的手术效果进行反馈评分,评估术前计划拟定的置入假体型号与关节置换中实际使用型号的差异。使用患者个性化髋关节模型与患者或指定家属进行术前谈话,使用针对患者的问卷对谈话效果评分。[结果]成功打印出10例患者的髋关节3D模型,髋关节的解剖形态显示良好。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5名专家和2名术者对3D打印模型的逼真性和有用性的总体评分为(8.1±0.7)分。2例患者实际假体的型号与术前计划拟定的相差一个尺寸。患者对3D打印模型用于手术交流的满意度评分为(9.1±0.7)分。[结论]3D打印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髋关节的解剖形态,并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还可以用作与患者交流的工具,使医患沟通变得顺畅。
杨龙王建吉刘国勇马敏先段宜强孙琦李靖叶川
关键词:3D打印手术规划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医患沟通
基于3D打印技术股骨头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专用移植器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背景:自体组织工程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最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尚无专用的移植器具,该手术移植过程耗时、费力、繁琐,不利于该手术临床推广。目的:研制一种配套、高效、专用的移植器,解决股骨头髓芯减压过程中干细胞移植困难的问题。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该专用移植器实体建模,3D快速打印出实物。于股骨头髓芯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中测试该专用移植器性能,比较使用专用移植器与使用传统器械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干细胞/生物纤维胶原复合物遗漏量目测类比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与结论:(1)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研制出了一款专用移植器;(2)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干细胞/生物纤维胶原复合物遗漏量目测类比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及3D打印技术是适合一线临床医生自主研发的高效手段。研制的专用移植器较完美的解决了细胞/生物纤维胶原复合物移植耗时、费力、繁琐的问题。
王建吉杨龙李靖孙琦左威敏任其逢孙宇吴展羽邹强马敏先叶川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骨科植入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骨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Ⅰ型胶原修饰纯钛片促进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钛及钛合金在人工关节、骨折固定、口腔种植等临床领域应用最多,但在这些领域都存在骨量不足的复杂病例,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为骨缺损提供了促进新骨生成的解决方案,钛和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钛表面改性优化等问题已引起重视。目的:观察Ⅰ型胶原修饰纯钛片后能否改善其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2组,修饰组用Ⅰ型胶原修饰纯钛片,未修饰组为未用Ⅰ型胶原修饰的纯钛片,分别将第6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两组钛片上。分别计算细胞种植于两组钛片上1,2,4 h贴壁细胞的数量,比较两组细胞的黏附率。MTT比色法比较细胞种植于两组钛片上2,4,6,8 d细胞在钛片上的增殖情况。比较细胞种植于两组钛片上3,6,9 d细胞的DNA和蛋白含量。将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修饰组和未修饰组钛片,细胞种植于两组钛片上6 d时,电镜扫描观察细胞在两组钛片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修饰组的细胞黏附率在培养1,2 h时高于未修饰组(P<0.05)。MTT比色法显示,修饰组和未修饰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高,培养第4,6,8天修饰组吸光度值较未修饰组明显升高(P<0.05)。培养第6,9天,修饰组的DNA和蛋白含量均高于未修饰组(P<0.05)。电镜扫描观察显示,培养第6天,修饰组在细胞贴壁数量、贴壁细胞基质分泌情况明显好于未修饰组。结果证实,Ⅰ型胶原修饰纯钛片的表面活性及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促进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叶川马敏先张弢汤晋孙博杨龙任厚相孙琦杨静张俊标
关键词:生物材料生物材料DNA含量蛋白含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