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6023)

作品数:17 被引量:113H指数:7
相关作者:殷勇何华春黎刚张宁刘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地质矿产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沉积环境
  • 3篇地貌
  • 3篇晚更新世
  • 3篇粒度
  • 3篇南黄海
  • 3篇更新世
  • 3篇沉积相
  • 2篇遥感
  • 2篇生态
  • 2篇晚更新世晚期
  • 2篇粒度分析
  • 2篇环境演化
  • 2篇沉积环境演化
  • 1篇地层
  • 1篇地层结构
  • 1篇叠置分析
  • 1篇东亚冬季风
  • 1篇冬季风
  • 1篇断流
  • 1篇断面

机构

  • 17篇南京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16篇殷勇
  • 3篇何华春
  • 2篇潘少明
  • 2篇朱大奎
  • 2篇张宁
  • 2篇刘志勇
  • 2篇李海清
  • 2篇黎刚
  • 2篇黄家祥
  • 2篇刘昕洋
  • 1篇张雯雯
  • 1篇贾培宏
  • 1篇李清
  • 1篇高抒
  • 1篇王安东
  • 1篇庞仁松
  • 1篇张永战
  • 1篇夏真
  • 1篇徐军
  • 1篇施杨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北京测绘
  • 1篇港工技术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里磕脚11DT02孔沉积相分析及环境演化被引量:10
2013年
11DT02孔位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东北部里磕脚沙脊南坡,通过沉积相分析、粒度统计,结合年代地层数据,重建晚更新世以来里磕脚沙脊的长周期环境演化,分析沙脊成因、厘定沙脊发育年代。研究表明:里磕脚沙脊从下至上由潮滩相、硬黏土相、潮滩相和潮流沙脊相组成。潮流沙脊和潮滩由粉砂、细砂和少量黏土组成,两者均成正偏态分布。潮流沙脊和潮滩在概率累积曲线上分别表现为三段式和四段式分布,以跳跃次总体为主,并呈双跳跃特点。研究区晚更新世经历海平面下降发育潮滩环境,到完全暴露形成标志性的"硬黏土"层;全新世初期经历海侵,研究区复又开始潮滩沉积,随后被海水完全淹没,潮流作用渐强,改造下伏潮滩和"硬黏土",逐渐堆积成高差最大达30 m的脊槽地形。
李清殷勇
关键词:沉积相粒度分析沉积环境演化潮流沙脊南黄海
临洪河口现代沉积环境及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0年
对江苏北部临洪河口不同区域的表层与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和沉积物的测年分析以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将河口划分为不同的沉积环境区,探讨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沉积速率以及重金属元素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临洪河口可以划分为低潮滩上的波浪与潮流强烈混合作用区、高潮滩上的弱潮流作用区、口门附近的潮流与河流强烈混合作用区和河道内河流与潮流弱混合作用区。重金属的含量在柱样的30~40cm深度呈现向表层递增的趋势,Hg的污染比较严重,其他元素基本无污染,整个河口区域的生态危害性严重;沉积物粒度分布不是该区域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氧化还原层位、沉降方式和不同沉积区的水动力环境是影响本区域重金属元素分布和累积的主要原因。
刘志勇潘少明殷勇黄家祥王安东庞仁松
关键词:粒度分布石英重金属
连云港市近30年水体信息变化特征分析
2019年
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对湖泊、河流、海岸等水体信息的监测和评估成为时代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连云港市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四个时期同一月份的TM、ETM和OLI影像,基于RS和GIS平台,研究连云港市近30年水体信息变化。对多期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和增强处理后,区别于以往普遍使用的单波段阈值分析法、比值法、差值法、水体指数法等水体信息提取方法,本研究尝试使用“马氏距离”法分类提取研究区水体信息,并使用决策树法分类统计连云港市近30年水体变化。研究发现:近三十年来,研究区水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最近十年水域面积减少更为突出,这一特征与该地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建设和自然因素变化密切相关。
蒋科迪殷勇范开桂张凌李月
关键词:遥感技术决策树
渤海湾曹妃甸潮汐汊道系统的现代沉积作用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渤海湾曹妃甸近岸海域22个表层样的粒度测试数据,5个柱状样的210Pb测定数据,同时结合多年海底地形断面对比,对曹妃甸海域潮汐汊道系统的现代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曹妃甸西部双龙河口表层沉积物从近岸到远岸有总体变细的趋势,2008年这一区域的沉积物与2006年相比有明显细化趋势。10年尺度上曹妃甸东部海域主潮流通道——老龙沟深槽的冲刷强度为21.3cm/a,冲刷强度不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从百年尺度来看,曹妃甸沿岸潮滩与近岸浅滩的淤积速率大约在0.9~1.5cm/a之间。曹妃甸近岸河口区域底质沉积物的细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挖泥造成的,适当控制人类活动强度势在必行。老龙沟深槽的维持得益于研究区广阔的纳潮水域,在港口设计规划中自觉维持纳潮量关系到整个潮汐汊道系统的稳定性。
张宁殷勇潘少明刘志勇黎刚何华春
关键词:潮汐汊道
崇明岛现代潮滩地貌和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崇明岛西沙湿地、南分场、团结沙和东滩湿地的沉积物粒度分布,具有高潮滩向低潮滩平均粒径逐渐变小、标准偏差变大(分选性变好)的共同变化特征,基本上反映了潮滩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规律。崇明西沙湿地、南分场和团结沙潮滩坡度大、滩面窄,沉积物粒径比崇明东滩湿地小,中潮滩侵蚀严重,具有"江岸型"剖面的特点;东滩湿地沉积物粒径大,滩面宽、坡度小,具有"潮滩型"剖面的特点。西沙湿地动植物组成单一,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主要是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处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恢复。东滩湿地需要考虑合理的围垦,过度围垦不但直接破坏了底栖动物的生存,而且威胁到迁徙鸟类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张雯雯殷勇黄家祥季晓梅顾慧娜朱大奎
关键词:粒度分析
北部湾全新世U_(37)~K的古海水表面温度重建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海洋沉积物有机温标U_(37)~K反演了北部湾地区一万年以来的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结果表明,北部湾一万年以来的SST变化范围为22.0℃~28.0℃,平均25.4℃,整体呈现波动升高的趋势,其中1300年来的SST升高更为明显.此外,钻孔还记录到了八次具有区域意义的温度变化事件.北部湾一万年来的海表温度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总辐照度和东亚冬季风的控制,一些冷事件还受到高纬度融冰事件的影响,而暖事件可能受到赤道太平洋低纬度驱动的影响.
杨博殷勇高抒贾培宏夏真
关键词:全新世海水表面温度东亚冬季风
如东县紫菜养殖对潮滩地貌的冲淤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在放射性核素^(210)Pb测年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沉积物粒度、沉降板测量及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对如东县紫菜养殖前后潮滩沉积环境尤其是潮滩地貌的冲淤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年计算的长时间尺度上,紫菜养殖对潮滩地貌的冲淤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紫菜养殖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符合自然状况下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这一变化规律与紫菜养殖区沉积物粒径变化规律相一致。但在紫菜养殖期间,由于网帘、竹竿的架设及紫菜对水动力的阻滞作用,会大大加速该区域潮滩的沉积,此期间紫菜养殖区呈淤积状态;而一旦进入非紫菜养殖期间,潮滩在水动力作用的冲刷下又将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滩面保持冲淤平衡,这一变化规律与沉降板泥沙厚度测量及遥感影像分析结果互为印证。因此,潮滩紫菜养殖本身并不会对养殖区潮滩地貌的冲淤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养殖紫菜期间所引起的频繁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该区域低潮滩的侵蚀。
何华春施杨殷勇刘昕洋李海清
关键词:紫菜养殖沉积环境冲淤变化淤泥质潮滩
基于ArcGIS与断面法相结合的港口航道疏浚量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航道疏浚量可分为航道内主槽疏浚量和边坡疏浚量两部分,前者是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通用软件ArcGIS的矢量数据插值功能可由实测水深数据生成准确的航道疏浚基面,再利用该软件的叠置分析、栅格计算和空间分析功能,可方便而准确地计算获得航道内主槽疏浚量.在不同平面分界处布设计算断面,利用断面法可准确地计算出航道边坡疏浚量.两部分结合,即得航道疏浚量.此方法,始终从实测水深数据出发,有效提高了计算精度,且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和掌握.同时,能针对不同情况快捷计算,更好地为合理的疏浚方案设计与优选服务.
杜利琼张永战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叠置分析
江苏如东潮滩微地貌及现代沉积速率被引量:12
2011年
在江苏如东洋口港东侧长沙镇外宽10余千米的粉砂质潮滩上进行潮滩微地貌调查,在低潮滩设置3个沉降板,在中、低潮滩采集4个柱状样(长度92~151cm),并对其进行垂向上的粒度和微相分析及210Pb测量。希望通过上述调查,揭示研究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潮滩冲淤调整状态。调查结果表明,低潮滩尤其是低潮滩下部是微地貌变化最活跃的场所,表现为潮滩表面凹凸不平、多冲蚀洼槽,沉降板试验结果显示低潮滩约2个月的沉积量向水边线方向显著减小;中潮滩表面平坦,微地貌相对比较稳定。柱状样研究结果显示,低潮滩早期为向上变细的进积层序,但近期沉积物粗化,呈现退积层序,且该现象在低潮滩下部尤其明显;中潮滩柱状样显示向上细化层序,反映稳定持续的加积和进积。柱状样的210Pb测试结果表明,中潮滩中部(米草滩中部)沉积速率为4.40cm/a,中潮滩下部(米草滩前缘)为1.85cm/a,低潮滩中部为1.54cm/a,低潮滩下部无法获得沉积速率。该沉积速率结果还显示低潮滩退积层序的开始时间和研究区米草的引种时间基本吻合。上述研究结果反映近30a来在人类活动尤其是米草的作用下,研究区中潮滩稳定淤积,但低潮滩却因缺乏充足泥沙而加剧侵蚀。
李海清殷勇施扬何华春刘昕洋
海南岛西南部砂质岸滩沉积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对海南岛西南部龙沐湾70个海滩表层沉积样品与12个近岸水下沉积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龙沐湾海滩沉积物以砂为主,平均粒径大都在0~2φ,为粗、中砂。近岸海底沉积物总体分布较细,平均粒径大都在2~6φ,为砂-粉砂-黏土的组合。沉积物粒径呈现由岸向海逐渐变细以及沿岸线南粗北细的趋势,反映了波浪的横向分选作用,以及南来沿岸流的纵向分选作用。另外,经初步判断,龙沐湾岸滩基本处于冲淤稳定的状态,仅白沙河口以南与丹村河口以南发育有侵蚀岸段。
王敏京徐军冉娟刘芳百惠
关键词:粒度特征沉积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