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366) 作品数:13 被引量:41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锐 王晓杰 牟文俊 冯辉宗 刘琳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小尺度磁敏弹性体支座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传统被动支座受自身材料和结构性能限制,无法通过调节结构参数来抵抗大冲击振动力的破坏,其抗冲与耗能能力有限。将模量、阻尼损耗因子可调的磁敏弹性体引入到支座结构设计中,从抗冲防振的力学性能需求出发,兼顾考虑其机械和磁学性能,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了剪切模式下的小尺度磁敏弹性体支座结构设计方法,利用Maxwell有限元软件对其磁路进行仿真优化,根据理论公式计算了刚度,并加工出小尺度支座样机,通过MTS测试机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外加可控激励电流条件下,磁敏弹性体支座的最大横向刚度和最大横向阻尼分别增加了43.9%、77.5%,理论刚度值与试验刚度值吻合较好,可望按该方法设计出支座来提高结构系统的抗冲隔振和耗能能力。 李锐 牟文俊 陈世嵬 孙天宇 王晓杰关键词:支座 基于空间曲轴的六足昆虫运动研究 2023年 观察现实生活中六足昆虫爬行时各足的运动特征,根据该特征设计了一种创新型3段式空间曲轴,依次与前、中、后足相连,并将与各足相连部分设计成不同的空间连杆机构;为保证各足之间爬行时的运动协调性,分析了空间曲轴和与其有连接关系的各足机构运动参数取值问题;依据协调性运动参数对六足昆虫进行结构建模,并对行走协调性进行了Catia运动仿真。最后,制造出实物进行运动测试,验证了空间曲轴传动结构的可行性。 田于财 邓海龙 冯辉宗 李锐关键词:空间连杆机构 运动仿真 关于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优化控制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5 2015年 发动机的初始点火提前角标定可能与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存在着偏差,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以往多采用直接标定或神经网络等方法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标定,但都很难使发动机各个工况下达到最佳点火提前角。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采用GA模糊控制的点火提前角自寻优标定方法并建立发动机的平均值模型,在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基础上增加点火提前角自寻优模块,运用GA模糊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自寻优标定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修正点火提前角并节省标定时间,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具有最佳点火提前角,从而提升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冯辉宗 杨广 袁荣棣 谢闵君关键词:发动机 点火提前角 扭矩 基于磁敏技术的机床精确隔振研究 2019年 文章讨论了如何优化机床隔振,针对目前机床隔振系统参数不可实时调整的问题,在机床隔振中引入磁敏技术,并对利用该技术如何在不同工况下调整刚度、阻尼参数更有利于隔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此同时,在ANSYS工作台中建立振动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这种磁敏技术实时调整机床隔振系统的刚度和阻尼值,能更多的耗散振动能量,有效的提高了隔振性能,达到精确的隔振效果。 田于财 李锐关键词:刚度 阻尼 基于模型的驾驶员眼睛状态识别 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机器视觉来检测驾驶员眼睛状态对判别驾驶员疲劳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机器视觉采集系统中眼睛状态识别常用虹膜特征来衡量,针对虹膜信息缺失或者改变都会导致眼睛状态误检且准确性和实时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在分析机器视觉系统和人眼状态的基础上,以兼顾识别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目标,利用机器视觉系统成像带来的更好区分眼睛状态的非虹膜特征,提出了基于融合模型的改进型人眼状态识别方法,进一步搭建了嵌入式平台并进行了算法识别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非虹膜特征的融合检测算法提高了人眼的睁闭眼识别的区分度,与模板匹配法相比,眼睛状态识别的准确性提高15%,耗时也减少了约1/3。 李锐 蔡兵 刘琳 汪鑫关键词:驾驶员 机器视觉 眼睛状态 嵌入式平台 改性磁敏橡胶支座的多场耦合自感知性能研究 面向复杂环境(力、磁、位移、电场耦合作用)的信号监测与感知能力是智能装备系统(车辆、机械装备系统等)实现快速自适应防护的前提条件,在健康监测、振动/冲击防护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磁敏橡胶(也称磁流变弹性体,Mag... 周梦娇关键词:多场耦合 隔振系统 传感机理 Cu/Ni孪晶多层膜纳米划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实验方法无法直接观测纳米尺度刻划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微结构演化规律,而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从原子尺度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具有共格(连贯性)孪晶界面Cu/Ni多层膜的刻划过程进行模拟。在保持刻划速度90 m/s... 李锐 刘腾 刘琳 陈翔关键词:原子尺度 孪晶 分子动力学 文献传递 基于灰色预测和Mean-Shift的抗遮挡跟踪算法 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经典的Mean-Shift算法很难准确跟踪有遮挡的运动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跟踪中利用Bhattacharyya系数判断跟踪目标是否出现了遮挡,若出现遮挡,则通过利用改进的GM(1,1)预测模型,根据历史目标位置信息对后续帧中目标位置进行预测,若目标脱离遮挡,则继续使用Mean-Shift进行后续跟踪。通过对不同环境下的视频序列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对发生遮挡后的目标进行持续、稳健的跟踪。 王长有 刘皓 张海强 胡敏 李湘伟关键词:灰色预测 BHATTACHARYYA系数 遮挡 目标跟踪 轨道磁流变隔振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2 2017年 参数可调的磁流变装置对提高轨道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原型磁流变隔振器存在的峰值阻尼力过小等问题,提出针对隔振器绕组区域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推导了隔振器线圈安匝数和线圈功耗的表达式,利用电磁场软件Maxwell对隔振器结构进行优化匹配,研制了一种新型磁流变挤压模式隔振器,用MTS858测试机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在2Hz,0.6 mm激振载荷和0.5 A小电流驱动时,小尺度磁流变隔振器的阻尼力最大增加58.3%,且阻尼耗散能力能够增加93.5%;当激励频率、振幅一定时,随着初始挤压位置的改变,磁流变隔振器在不同电流下呈现可控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即该隔振器可望调整初始挤压位置来满足不同零场刚度阻尼要求的隔振需求,对同类隔振器件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李锐 孙天宇 牟文俊 王晓杰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究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摩擦性能,通过试验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磁流变弹性体,搭建了摩擦试验台架并进行摩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的磁流变弹性体在磁场作用下,摩擦因数随磁场增加而降低,并随着羰基铁粉质量分数增加呈非线性变化,当质量分数大约在1:1.5时,摩擦因数变化最大,减小了约25%,但对于各向异性的磁流变弹性体,磁场的施加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试验还发现这种磁流变弹性体的摩擦因数在轻载条件下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减小。随后从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弹性模量以及正压力角度对试验现象进行解析,构建磁流变弹性体摩擦因数与弹性模量关系模型,并选取质量分数为1:3的样本试验进行验证,当磁场强度约为500 m T时,磁流变弹性体表面粗糙度减小约20.7%,磁场强度约为250 m T时,弹性模量增大约22%,与理论预测相符。 李锐 任德均 吴暄 吴暄 刘琳关键词:磁流变弹性体 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