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03)

作品数:116 被引量:1,741H指数:23
相关作者:任志远谢红霞莫宏伟李晶郝慧梅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陕西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经济管理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6篇生态
  • 23篇土地利用
  • 14篇生态安全
  • 14篇黄土高原
  • 12篇耕地
  • 11篇陕北黄土高原
  • 1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0篇生态系统
  • 10篇区域生态
  • 8篇生态服务
  • 8篇生态足迹
  • 7篇植被
  • 7篇生态承载力
  • 7篇生态环境
  • 7篇生态效应
  • 7篇城市
  • 6篇生态服务价值
  • 6篇基于GIS
  • 5篇人口
  • 5篇生态安全评价

机构

  • 11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陕西理工大学
  • 3篇陕西教育学院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90篇任志远
  • 12篇谢红霞
  • 11篇莫宏伟
  • 10篇李晶
  • 9篇郝慧梅
  • 9篇赵昕
  • 8篇王丽霞
  • 8篇王晓峰
  • 7篇张艳芳
  • 7篇薛亮
  • 6篇师谦友
  • 6篇卫海燕
  • 5篇周自翔
  • 5篇郭斌
  • 5篇李小燕
  • 4篇李锐
  • 4篇杨勇
  • 4篇徐映雪
  • 4篇周忠学
  • 4篇陈秀端

传媒

  • 15篇干旱区资源与...
  • 1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2篇干旱区研究
  • 7篇生态学杂志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干旱区地理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资源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宁夏师范学院...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固原师专学报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37篇2007
  • 26篇2006
  • 26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指数法的陕西省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年为参照,全省整体处于不足状态,101个研究县(区)中,有66个县(区)处于不足状态,1个县(区)处于临界状态,34个县(区)处于畜余状态。针对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现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品种、加强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调整大农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粮食承载能力。
谢红霞李锐任志远薛亮
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耕地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 ;科技进步等人文因素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单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陕西省 1 1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水平的分异。本文从陕西省各个区域 1 949~ 2 0 0 2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农业统计资料出发 ,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 ,并简要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从而为陕西省的农业发展 ,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陈秀端任志远
关键词:耕地生产力土地利用
延安市城郊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被引量:38
2004年
以延安市城郊区24个乡镇1984~2002年土地数据为依据,在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学者对生态价值估算的方法与模式,结合延安市城郊区的具体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修正,然后对研究区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并以1984年为基准测算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变化的时段特点及变化原因。研究表明:1984~2002年,延安市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环境响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年度总量在波动中提高;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及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预期效果。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关键词:城郊区土地利用生态效应
榆阳区土地利用和生态效应变化分析被引量:24
2005年
以榆阳区1988—2003年土地数据为依据,在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学者在生态价值估算的方法与模式,结合该区的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所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1988年土地数据为基准,测算了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变化的时段特点及变化原因,定量地揭示了在生态脆弱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1988—2003年,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环境响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年度总量在波动中提高;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及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预期效果.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农用地双赢生态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陕北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通过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本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1988-2004年陕北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之间具有明确的函数耦合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相关性达0.976,林地和建设用地比重的变化通过影响第二产业的比重,从而影响三次产业结构。林地和园地、耕地比重变化直接影响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从而影响农业结构,相关性分别达0.918和0.788。
周忠学任志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发展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效应测评被引量:20
2007年
在3S技术支撑下,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评方法测算榆林市生态资产时空分布,并消除气候波动的影响,构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指数和生态效应度等指标。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波动是导致榆林市生态服务总价值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榆林市大部分区域1987年~1999年和1999年~2002年前后两阶段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中,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率小于气候波动,这一结论说明在气候干旱、降雨年际变率大的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应确保其效益持续增加,生态建设方式、植被类型选择更应适应区域气候条件;②全市前后两个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度分别为65.65元/(hm^2·年)、81.64元/(hm^2·年);除榆阳、神木、米脂外,其余各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后一阶段高于前一阶段,在前一阶段,北6县土地类型间流转导致生态价值变化较南6县强烈;而后一阶段正好与之相反。
郝慧梅任志远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自然灾害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采用近50年的农牧业气象灾害数据资料和近15年的农牧业病虫害及灾情数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对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牧业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征和平均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50年本区农业自然灾害有加重趋势;从年际来看,旱灾、病虫鼠害、风灾较稳定频发,水灾、冻灾、火灾年际变率大;旱灾、冻灾、火灾、风灾冬春多发;多种灾害链发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条件探究原因,提出了一些防灾减灾的建议。
郝慧梅任志远
关键词:防灾减灾
基于Map Xtreme2004的西安旅游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被引量:3
2007年
依据陕西省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项目获取的数据,采用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面向旅游管理部门和广大游客的西安旅游信息系统.系统中关于旅游数据的采集管理、空间信息检索、电子地图控制、辅助决策、景点虚拟展示、旅游信息动态发布等功能,为旅游管理部门实现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游客方便快捷地展现了西安地区旅游资源信息.
卫海燕杨小鹏郝选文
关键词:旅游信息系统MAP信息检索
陆地卫星影像用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的波段组合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arth resource data analysis system,ERDAS)的支持下,以香日德绿洲为研究区,综合运用该软件提供的多种方法,分别计算了相关统计信息.利用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按照最佳波段组合原则,得到了该区用于土地利用与覆被(land use and land coverchange,LUCC)的波段组合为TM247(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TM).TM145为提取居民点和水域的最佳组合,TM345为提取耕地、林地、草地的最佳组合.该方法及其思想不仅可用于确定陆地卫星影像中的最佳波段组合,而且可用于确定其他专题最佳波段组合中.
郭斌任志远
关键词:波段组合
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被引量:8
2004年
以陕北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的神木县作为研究区域,应用土地利用转换矩阵表,分析了近13年来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变化和动态变化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神木县的土地利用有其明显的变化,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在减少,其中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最为明显;本区域其他土地都有所增加,且转变幅度最快是园地和建设用地;农用地内部各地类转换剧烈,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明显,但土地利用沙化现象仍然存在;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分布上的土地综合动态度呈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趋势.神木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自然因素的背景下,其环境政策是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人口增长、农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土地利用变化重要驱动因素.
王晓峰任志远
关键词: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