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ZH137)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彭皓玥赵涛任晓松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煤炭依赖型区域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煤炭依赖型区域是高生态风险区域。以该区域生态承载力运作系统为出发点,选取16项代表性技术指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设计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技术模型,并以山西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A-BP算法的预警技术有助于实现煤炭依赖型区域生态承载力风险预警;未来10年内,历史生态债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该区域生态风险控制的效果;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方能降低生态承载力警情发生的可能性。
- 彭皓玥
-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承载力
- 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风险规避的技术驱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煤炭资源型区域人与自然矛盾不断激化,生态承载力系统正面临着巨大风险。从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入手,寻找增进煤炭资源型区域技术驱动力的模式,为该区域生态风险规避找到突破口。在技术驱动力不足的本体思考基础上,以价值重构为伦理指导,重点关注生态位视角下的技术驱动模式选择,构建技术驱动的生态位进化模式。并结合制度设计,为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风险规避技术驱动力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彭皓玥
- 关键词:生态风险规避生态位
- 邻避危机中的生态信任:从流失到重塑——“邻避冲突”的探索性解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前,公众生态信任危机已成为区域邻避冲突爆发的催化剂。究其原因,公众对于邻避风险的认知模糊,导致生态信任的本源性流失;生态参与平台的缺乏,激化了生态信任的行为性流失;监督、惩罚机制的匮乏,突显了生态信任的制度性缺失。唯有培育公众生态理性认知、优化公众生态参与模式、规范环境评价决策的责任、惩罚制度,方可内外兼修,重塑公众的生态信任心理,从根本上缓解区域邻避冲突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区域邻避风险。
- 彭皓玥
- 关键词:公众参与
- 公众权益与跨区域生态规制策略研究——相邻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以公众权益为视角,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分别从未引入约束机制的公众生态权益模糊情形以及引入约束机制的生态权益明确情形,建立跨区域生态规制演化博弈模型,剖析不同情形相邻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结果表明,明确公众生态权益,引入强制约束机制后,原有博弈结构被改变,长期内,有利于规避跨区域环境规制的"囚徒困境"。进一步探析博弈参数发现,反馈机制、责惩措施、行为效果感知、行为成本等要素均能改变鞍点位置,推进博弈稳定策略向博弈方严格落实国家生态规制方向演进。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制定跨区域生态规制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 彭皓玥
- 关键词:演化博弈地方政府
- 基于广义费雪模型的天津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在测算1995至2010年天津市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基础上,基于广义费雪模型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利用脱钩指数测算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分析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以及造成的碳排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一次能源引起的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经济发展因素是天津市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对碳排放增长始终起着正向拉动作用;能源效率因素则始终对天津市碳排放增长起着反向抑制作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有增强趋势,但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拉动的天津市碳排放量增长。
- 任晓松赵涛
- 关键词:碳排放
- 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模式影响因素及政策干预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剖析影响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公众参与模式的深层次因素,并探究针对性的管制政策。结果发现,公众生态意识、生态行为成本、生态参与平台和社会参照氛围这4个主范畴对公众参与模式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主范畴逻辑内涵和关键因子,探析其对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作用方向与影响因素,构建了公众参与区域生态风险防范的作用机制模式,即"意识-行为"整合模型。最终基于整合模型脉络结构,为政府制定干预路径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思路。
- 彭皓玥
- 关键词: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