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F2010001268)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毕卫红张燕君谈爱玲关丛荣高美静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支持向量
  • 2篇支持向量机
  • 2篇图像
  • 2篇热成像
  • 2篇自适应
  • 2篇微扫描
  • 2篇系统自适应
  • 2篇向量机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 2篇近红外光谱
  • 2篇光谱
  • 2篇光学
  • 2篇光学微扫描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成像系统
  • 1篇信息融合
  • 1篇溢油

机构

  • 7篇燕山大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海湾安全技术...

作者

  • 3篇张燕君
  • 3篇毕卫红
  • 2篇谈爱玲
  • 2篇吴伟龙
  • 2篇顾海华
  • 2篇高美静
  • 2篇关丛荣
  • 1篇韦波
  • 1篇苏玉玲
  • 1篇邵明亮
  • 1篇赵勇
  • 1篇龙呈
  • 1篇黄保凯

传媒

  • 2篇光电工程
  • 1篇光学技术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显微热成像系统自适应位置标定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光学微扫描技术,可在不改变探测器结构的情况下,提高显微热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但为了获得高质量过采样重构图像,微扫描位置需要标定。基于零点定标,提出一种各点自适应定标的微扫描位置标定方法。模拟实际系统在定标前后的欠采样图像,采用不同重构方法进行仿真对比验证;完成了实际采集的欠采样显微热图像序列的重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改善了显微热成像系统的过采样重构图像质量,提高了系统空间分辨率。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光电成像系统中。
高美静顾海华关丛荣吴伟龙
关键词:成像系统光学微扫描数字图像处理
基于KPCA和LSSVM的蜂蜜近红外光谱鉴别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为快速鉴别普通植物源与中草药植物源蜂蜜,提出一种核主成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蜂蜜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新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普通洋槐蜂蜜和益母草、黄连两种中药植物源蜂蜜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并预处理,然后对光谱进行核主成分分析,提取非线性特征,最后设计基于纠错编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器模型。采用网格搜索法确定模型最优参数,利用最优分类模型对未知类别蜂蜜样本进行识别,正确率可达96.67%。结果表明,基于KPCA和LSSVM的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算法鉴别普通植物源与中草药植物源蜂蜜是可行的。
谈爱玲毕卫红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核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蜂蜜
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海洋溢油近红外光谱鉴别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提出一种海洋溢油近红外光谱特征提取与种类鉴别新方法。海面溢油种类鉴别对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可疑溢油源的追踪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汽油、柴油、煤油三类模拟海洋溢油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光谱进行特征提取,采用五重交叉检验,对210个样本进行训练,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溢油光谱定性分析模型,同时讨论非负特征基数目以及稀疏因子对分类正确率的影响;利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90个未知样本进行鉴别,识别正确率达97.78%。所提出的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结合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识别正确率高,模型泛化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为海洋溢油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新途径。
谈爱玲毕卫红赵勇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海洋溢油支持向量机
一种改进的冲突表示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当证据高度冲突时,使用经典D-S组合规则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为此研究人员对证据理论的改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如何度量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却常常被忽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经典冲突系数的不足,结合证据距离和经典冲突系数,提出一种改进的证据冲突表示方法,可更好地度量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通过算例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张燕君龙呈
关键词:信息融合证据理论
显微热成像系统自适应零点定标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微扫描过程中微位移位置不准确,空间分辨力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零点定标方法。该方法将图像配准算法作为计算图像之间的微位移的工具,并利用几何原理进行微扫描零点位置的自适应标定。利用望远模式红外图像模拟自适应零点定标前后实际系统,采用不同重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完成了自适应零点定标前后实际系统采集的欠采样显微热图像序列的重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完成自适应零点定位后,可有效提高过采样重构图像质量,提高了系统空间分辨力。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光电成像系统中。
高美静顾海华关丛荣吴伟龙
关键词:光学微扫描图像配准
基于小波纹理特性分析的视频烟雾检测算法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克服由于烟雾稀薄、远景以及风速带来的干扰,实现火灾的及时准确检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小波纹理特征分析的视频烟雾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混合高斯模型提取运动区域,对运动区域进行网格化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以获取局部信息;然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每个网格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和联合判别准则进行训练和火灾判断。实验表明,该算法检测率达到了94.8%,误检率为1.1%,证明该算法可以充分挖掘图像的局部信息,并提高了检测烟雾的空间分辨率,适宜多种场景,可靠性较高。
张燕君邵明亮
关键词:纹理特征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灰度共生矩阵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基于光电缆的分布式温度传感网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提出增加一根光纤光栅与光电缆绕制在一起,用于监测电缆中的实时温度。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光电缆温度场模型。使用可调谐脉冲激光为光源,在一根光纤上刻制多个相同中心波长的布拉格光栅,即采用全同光栅作为系统的温度传感器,当光电缆线路中温度发生异常时,反射回来的光栅中心波长发生偏移,通过检测反射光中心波长发生的偏移量可以确定光栅温度变化的大小。不同位置的光栅返回光信号所需的时间不同,通过检测和计算光返回的不同时间,可以计算出发生温度变化的光栅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光栅的温度敏感性可以达到11.4pm/℃,光栅的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在3%范围内。
张燕君苏玉玲韦波黄保凯毕卫红
关键词:布拉格光纤光栅光电缆有限元温度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