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1JZD004)
- 作品数:4 被引量:142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和旺郑世林王宇锋王春梅丁霞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善于把握和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方法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及其构建方法,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方法的八大特征,为探索和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构建方法则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料。它们有助于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 丁霞
- 所有制类型、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被引量:130
- 2015年
-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应用循环的CDM(结构)模型,检验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其商业化绩效(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却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创新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民营企业较高的企业绩效并非来自其较高的创新效率。
- 刘和旺郑世林王宇锋
- 关键词:所有制类型技术创新企业绩效
- 西方新产业组织理论述评被引量:4
- 2013年
- 新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不同,新产业组织理论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尤其是非合作博弈论为统一的分析方法,并引入信息不对称,打开了规制机构的"黑箱",使政府政策问题研究系统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企业间和国际间产业经济活动准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由此引起了新产业组织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细化。本文在试图阐述新产业组织理论特点的基础上,梳理其发展的主要脉络,综述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若干研究领域及政策研究的新进展,以期能对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 刘和旺王春梅
- 关键词:新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博弈论规制政策
- 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投资就业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以"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投资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政府专项投资显著增加了高技术企业就业总量,也显著增加了研发人数和研发人员中高学历的人数,并且同政府资助大企业相比,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无论在就业水平值还是增长率方面)更大;专项投资并没有改善各类高技术企业的就业结构(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的比重和研发人员中高学历人员的比重)。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就业增长更加迅速,就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的比重降幅更小。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技术产业政府专项投资具有明显的就业创造效应,政府应鼓励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规模较小的非国有企业,优化就业结构。
- 刘和旺郑世林
- 关键词:就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