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157)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建新于胜尧李云帅宫江华黄德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同位素
  • 3篇北缘
  • 3篇柴北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深熔作用
  • 2篇西秦岭
  • 2篇花岗岩
  • 2篇变质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体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玄武岩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石学证据
  • 1篇岩体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张建新
  • 4篇于胜尧
  • 3篇宫江华
  • 3篇李云帅
  • 2篇黄德志
  • 1篇孙德有
  • 1篇侯可军
  • 1篇林宜慧
  • 1篇刘志强
  • 1篇辛宇佳
  • 1篇李胜荣
  • 1篇钱青
  • 1篇黄始琪
  • 1篇王显莹
  • 1篇刘震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秦岭天水关子镇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
2020年
天水关子镇蛇绿岩分布于西秦岭造山带北缘,一般认为是商南-丹凤缝合带西延部分,代表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关子镇蛇绿岩中变玄武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及Sr、Nd同位素综合分析,对关子镇蛇绿岩的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蛇绿岩中变玄武岩隶属于低碱、富钠低钾的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微量元素亏损Ba、Th、P,高场强元素无亏损现象。εNd(t)值均为正值,与MORB相近。
操雨森黄始琪周炜鉴卢洋刘志强黄德志
关键词:蛇绿岩SR-ND同位素
甘肃大佛寺、金佛寺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Hf-O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走廊过渡带大佛寺花岗岩为弱过铝质(A/CNK=1.03~1.06),SiO_2(76.7%~78.9%)、全碱(Na2O+K2O=7.7%~8.3%)、Rb(303×10^(-6)~383×10^(-6))、Nb(32×10^(-6)~42×10^(-6))、重稀土(Yb^8×10^(-6))含量以及和FeOT/MgO(6.3~7.6)、Ga/Al(>3×10-4)、Rb/Ba(3.0~6.2)比值较高,MgO(~0.1%)、CaO(0.5%~0.6%)含量较低,Ba、Sr、Eu、Ti强烈亏损,属A型花岗岩,其源岩可能为泥质岩。大佛寺花岗岩中锆石δ18O和εHf(t)值分别为7.8‰~8.6‰(平均8.24±0.13‰)和-4.8^-2.0,Hf同位素两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1540~1717Ma,岩浆温度达到~820℃以上。北祁连造山带北缘金佛寺花岗岩为过铝质(A/CNK=1.0~1.1),SiO_2(65.5%~75.0%)、MgO(0.6%~2.2%)、Fe2O3(1.9%~5.2%)、TiO_2(0.3%~0.8%)含量变化较大,其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与北祁连造山带的柴达诺花岗岩相似,源岩可能包括杂砂岩和角闪岩。金佛寺花岗岩的锆石δ18O为7.4%~9.7‰(平均8.03±0.36‰),εHf(t)在-0.5^+1.9之间,Hf同位素两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1289~1439Ma,岩浆温度达到800~900℃。走廊过渡带大佛寺花岗岩、北祁连造山带北缘金佛寺花岗岩的锆石U-Pb SIMS年龄分别为426.1±2.8Ma、424.0±1.6Ma,不同构造单元发育同时期岩浆活动以及A型花岗岩的出现,表明在~425Ma北祁连洋盆已经闭合,北祁连造山带及邻区进入到后碰撞拉伸阶段。
孙宝璐钱青张建新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柴北缘都兰UHP地体中两期不同性质的岩浆活动:对碰撞造山作用的启示被引量:11
2011年
本文报道了对柴北缘都兰地区英云闪长岩、花岗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侵位时代为432~434Ma,并显示出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1)高SiO2、富Na2O、贫K2O、过铝质;(2)高Sr、低Y和相应的高Sr/Y值;(3)高La/Yb和低Yb;(4)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亏损重稀土;(5)富集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结合英云闪长岩高的εHf(t)值(3.3~10.7)和年轻的地壳模式年龄(732~1207Ma),可以认为本区英云闪长岩源自于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晚期花岗岩的结晶时代为382~391Ma,并显示出类似于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1)高SiO2,低MgO和高K2O的特征,K2O/Na2O>1;(2)A/CNK几乎全部大于1,显示过铝质的特征;(3)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低,(La/Yb)N=2.22~9.62,但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27~0.81);(4)强烈亏损Nb、Ta、Sr和Ti等元素,轻微亏损Ba元素。在综合对比花岗岩形成年龄与区域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推断都兰地区花岗岩体可能形成于后碰撞造山伸展作用阶段,并可能是由其围岩富铝质片麻岩部分熔融形成,并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添加。
于胜尧张建新侯可军
关键词:构造热事件HF同位素柴北缘
西秦岭天水—党川地区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
2013年
西秦岭天水—党川地区的马家坪二长花岗岩和牛头河群黑云母变粒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马家坪二长花岗岩显示强烈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LREE/∑HREE=11.62,w(La)N/w(Yb)N=46.2),极度亏损重稀土元素以及具有极高的Sr(579×10-6-1 120×10-6)及Ba(2 350×10-6-2 470×10-6),极低的Y(7.86×10-6-10.2×10-6)及Yb(0.72×10-6-0.98×10-6),极高的w(Sr)/w(Y)(64.10-132.32)和w(La)/w(Yb)(56.33-75.19)的特点,其地球化学特征同Ⅱ型埃达克岩(C型)相类似,岩浆源于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与晚三叠世陆内运动有关。而牛头河群黑云母变粒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类似于大陆碰撞型花岗岩,其原岩为造山过程中因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是陆陆碰撞过程中的产物,与早古生代中秦岭和北秦岭与华北克拉通的碰撞密切相关。
辛宇佳黄德志王显莹刘震
关键词:西秦岭造山带花岗岩埃达克质岩
柴北缘大陆深俯冲板片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长英质(花岗)片麻岩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常见新生的花岗质浅色体呈层状、脉状或网络状分布于长英质片麻岩中,并显示出混合岩化的特征。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英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据:(1)石榴石内部发育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组成的矿物包裹体;(2)长石颗粒边界出现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组成的楔形矿物集合体;(3)云母颗粒边界发育尖锐的、不规则的微斜长石,而且云母边界溶蚀明显,形成锯齿状不规则的边界;(4)石英、斜长石或钾长石颗粒边界发育圆珠状(string of beads)结构,而且颗粒边界或三联点中尖锐状微斜长石与周围矿物的形成较小的二面角。阴极发光图像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浅色体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三层结构,而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龄结果。发光较强的继承性锆石岩浆核部的206Pb/238U年龄约为~910Ma,而且具有高的Th/U比值;弱发光的变质锆石幔的206Pb/238U年龄结果约为~450Ma。新生的锆石增生边中等程度发光,并发育震荡环带和较低的Th/U比值,与世界典型地区混合岩中深熔锆石的特征十分相似,其206Pb/238U年龄结果为432±3Ma。野外关系、显微结构特征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柴北缘锡铁山地区花岗质浅色体可能是其寄主岩石长英质片麻岩在折返到高压麻粒岩相条件下深熔作用的产物,而且白云母的脱水熔融是引发岩石发生深熔作用的主要机制。柴北缘地区已有的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大陆深俯冲板片在俯冲/碰撞和折返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重深熔作用。
于胜尧张建新孙德有李云帅宫江华
关键词:长英质片麻岩深熔作用岩石学证据柴北缘
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深熔作用:以柴北缘都兰地区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在一些俯冲/碰撞造山带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通常伴随着广泛的深熔作用。本文以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都兰地区的基性高压麻粒岩和浅色体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相学和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深熔作用的关系及形成机制。从野外关系来看,浅色体主要呈层状、似脉状、补丁状或网络状分布在暗色的基性高压麻粒岩(残留体,residuumormelanosome)中,或与基性高压麻粒岩在露头上互层产出,并显示出混合岩的特征。基性高压麻粒岩主要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和石英等矿物组成,在不同样品中还可含有少量蓝晶石、角闪石、金红石、黝帘石/斜黝帘石、黑云母、方柱石、绿泥石;浅色体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等矿物组成,一些样品中也含有少量的石榴子石和蓝晶石,与典型的长英质高压麻粒岩的矿物组合特征较为相似。锆石成因年代学结果显示浅色体中既发育深熔锆石,也有变质锆石生长,但两种锆石给出的年龄结果基本一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434±2Ma(MSWD=1.1),与前人获得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时代基本一致。因此,综合野外关系、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结果,我们推测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深熔作用可能形成于同一动力学过程,即在俯冲带的上盘环境,(变)基性岩石中的含水矿物(如角闪石、帘石或云母类矿物等)脱水熔融形成高Sr/Y熔体,而基性高压麻粒岩为残留体。
于胜尧张建新宫江华李云帅
关键词:柴北缘高压麻粒岩深熔作用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石榴橄榄岩的变质演化被引量:7
2013年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地区石榴橄榄岩在空间上呈透镜体状与高压基性麻粒岩和含石榴子石长英质片麻岩伴生。基于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和变质反应结构特征,并结合矿物化学详细分析以及温压条件的估算,我们将该区石榴橄榄岩的变质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峰期变质阶段(M1)、峰后早期退变质阶段(M2)和晚期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M3)。M1阶段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Grt)+橄榄石(O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所估算的温压条件为:T=891~1054℃、P=17.2~24.7kbar;M2阶段以石榴子石周围出现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尖晶石(Spl)的次生边为特征,在P=10kbar时,估算的温度条件为:T=711~796℃;M3阶段以形成角闪石(Amp)+蛇纹石(Srp)+金云母(Phl)+绿泥石(Chl)+磁铁矿(Mag)±滑石(Tlc)为特征。石榴橄榄岩具有与相邻的长英质麻粒岩和基性麻粒岩类似的P-T演化历史。结合成因矿物学和初步的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石榴橄榄岩的原岩可能为侵位于大陆地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并在早古生代与长英质地壳物质一起俯冲,经历高压(超高压?)/高温变质作用以及随后的变质和地球动力学演化。
李云帅张建新李胜荣于胜尧宫江华林宜慧
关键词:石榴橄榄岩变质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