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362)

作品数:8 被引量:1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立赵民陈晨李仁熙徐素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釜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城镇化
  • 2篇流动人口
  • 2篇城市
  • 1篇意愿
  • 1篇意愿研究
  • 1篇政策议题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人口
  • 1篇山洞
  • 1篇审视
  • 1篇生命周期
  • 1篇视角审视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差异
  • 1篇农村
  • 1篇住房
  • 1篇外出
  • 1篇刘易斯拐点
  • 1篇旧村改造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1篇釜山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5篇张立
  • 1篇赵民
  • 1篇钟睿
  • 1篇黎威
  • 1篇陈晨
  • 1篇李仁熙

传媒

  • 2篇城市规划
  • 2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规划师
  • 1篇城乡规划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移业就民:人口高流出地区的城镇化策略选择——基于推拉模型的反力研究
2014年
通过跨区域的移民来解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人口的区域流动为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贡献,但是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和招工难等现象,反映出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的新变化。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若干地区的社会调研,以推拉模型作为研究框架,分析论证了人口流入地的"拉力"变化和人口流出地的"推力"变化。与城市拉力相对应,人口流入地的反推力在逐渐加大;与农村推力相对应,人口流出地的反拉力也在加强。顺应当下推力和拉力的双向变化,指出人口高流出地区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也要积极通过产业的导入来顺应本地的人口结构,提高本地人口就业,即"移业就民"。最后,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若干的延伸探讨。
钟睿张立
关键词:城镇化
城市群外围地区农村发展困境及规划应对——基于苏中地区的案例被引量:1
2016年
城市群外围地区的农村发展由于受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困境,需要在规划层面加以应对。文章以苏中农村地区为案例,结合统计数据和田野调查,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住房建设及家庭状况等方面探讨了苏中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等化与高服务质量的矛盾、农房建设与空置并存的矛盾、村镇规划失效的矛盾,以及为提高收入水平而付出"家庭解构"代价的矛盾;分析了形成此种困境的原因;进而结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了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政策引导思路,包括设施向镇区集聚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并重,将镇区(而非中心村)作为服务农村的支点,在整治农村环境的同时高效利用闲置住房资源,差别引导人口流动以耦合农村家庭等。
黎威张立
关键词:城市群农村公共服务住房家庭
基于“年龄”视角的农村留守人口与外出人口的城镇化意愿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农村人口的流出与留守并存,且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影响其城镇化的意愿。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留守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双重视角,基于对若干村镇的深入调研,考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选择的生命周期特征。继而指出,除了迁移选择上的年龄分化外,城镇化决策的考量因素同样存在着生命周期效应。一方面,留守和流出两部分人口的城镇化决策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两部分群体内部的决策因素有一定的年龄分化。年轻一代农民工表现出定居城市的强烈愿望;中年留守人口对于乡村生活方式的依赖正逐渐降低而表现出对老家本地城镇化方式的青睐,而中年外出人口的定居倾向有分化;老年留守人口更加倾向于继续在农村生活,老年外出人口可能返乡。文章最后指出,随着一代代农村人口生活观念的转变,从长远来看,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选择将有新的变化,且体现出基于年龄的分化。基于"年龄"视角的城镇化意愿研究对今后我们继续思考城镇化模式的差异性,以及制定与当下新型城镇化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艳张立
关键词:生命周期年龄差异流动人口
村民和政府视角审视镇村布局规划及延伸探讨--基于苏中地区X镇的案例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镇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样重要。近年来各地针对镇村地区编制了若干规划,但在实施中普遍遇到了现实的困难。本文以社会调查为基本方法,从政府和村民的视角来审视镇村布局规划的实施,以江苏省苏中地区X镇的镇村布局规划为例,对其编制内容和实施情况做了探究。镇村规模、迁村并点及镇村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实施评估表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镇村规模和迁村并点的实施程度较小,与"集中居住"的规划目标尚有很大差距。规划实施受限的主要因素在于村民的集中居住动力不足和政府的推力不够。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完善实施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展开了若干延伸探讨,并指出在当下我国镇村规划体系尚不完善的阶段,镇村布局规划将作为乡村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的重要桥梁而继续存在,但内涵将发生变化。
张立何莲
关键词:人居环境
我国城镇化的现实情景、理论诠释及政策思考被引量:34
2013年
针对我国总体城镇化水平尚不高,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拐点"抑或到来的悖论,在既有结构下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探究其成因,提出流动人口群体的"不对称转移"判断,并运用"经济家庭"假说对农村人口迁移的微观动力机制作出理论诠释;进而从流动人口的非正式城镇化情景出发,对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的"城镇化-消费增长"前景加以辨析。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议题思考。
赵民陈晨
关键词:城镇化流动人口刘易斯拐点政策议题
韩国城市的“旧村改造”与“社区共同体”重建——昌原市芦山洞的案例被引量:3
2018年
旧城更新是城市化中后期阶段的重要工作。韩国近年来开始了居民参与下的再生更新的发展尝试,值得中国借鉴。与以往的更新改造只重视物质空间建设不同,芦山洞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企业"这一平台自助推进项目实施,以及实施再生规划来解决社区发展问题,并重建了社区共同体。芦山洞项目为其他旧城更新,尤其是旧村改造提供了借鉴。详细介绍初级阶段、关注阶段、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变化过程和实施方案。针对各个阶段,可以将社区企业这一社区共同体的运作经验总结为7大领域:(1)不同阶层的居民参与;(2)挖掘本地资源;(3)开展居民主导型活动;(4)运营社区中心(乡村企业办公室);(5)销售多种产品(参与教育课程);(6)利益还原(支援弱势群体、房屋维修);(7)拓展销路(乡镇企业2号店——图书咖啡馆)。随着居民们的关注和参与度提高,这一更新项目的性质(关注—参与—物理更新—综合更新)也在发生变化,其标志为居民的主导性越来越强。
朴成銀张立李仁熙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村改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