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405)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叶宝兴张璐陈欣唐建军张倩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群落
  • 1篇盐胁迫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群落特征
  • 1篇群落演替
  • 1篇紫花
  • 1篇紫花苜蓿
  • 1篇苜蓿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胁迫
  • 1篇密度调控
  • 1篇菌根
  • 1篇菌根真菌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繁殖策略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温州科技职业...

作者

  • 2篇张璐
  • 2篇唐建军
  • 2篇叶宝兴
  • 2篇陈欣
  • 1篇朱圣潮
  • 1篇王根轩
  • 1篇张倩
  • 1篇朱文杰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演替阶段东方水韭群落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东方水韭(Iso tes orientalisH.Liu et Q.F.Wang)群落进行了物种组成、群落生态学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繁殖方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演替初期,群落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最低,群落中东方水韭的多度、盖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最大,是明显的优势种;演替中期,东方水韭的多度、盖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降低,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是东方水韭的顶极群落;演替后期,群落中东方水韭的多度、盖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最低,多年生草本植物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Anderss.)和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ex Stapf〕等逐渐占据重要地位。随群落的演替,群落中营无性/营养繁殖方式的物种数量逐渐增加,群落的繁殖策略由有性繁殖为主转为以无性/营养繁殖为主。研究结果显示,在东方水韭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的改变、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物种繁殖策略的变化以及生境中生化,可能是导致东方水韭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
朱圣潮朱文杰陈欣唐建军
关键词:濒危物种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繁殖策略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盆栽受控试验法,设置无盐胁迫(0.046%)、轻度盐胁迫(0.2%)和重度盐胁迫(0.5%)3个盐分水平,研究了不同盐分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生长量和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相同AMF处理的紫花苜蓿生长量显著降低(P<0.05),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显著增加(P<0.05);与低AMF处理相比,3个盐分水平下高AMF处理的紫花苜蓿的生长量都显著增加(P<0.05),紫花苜蓿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都显著降低(P<0.05),表明AMF能增加紫花苜蓿的耐盐性,缓解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张璐张倩叶宝兴
关键词:盐胁迫紫花苜蓿
植物群落密度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植物群落密度调控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从Yoda提出-3/2自疏法则以来,围绕植物群落密度调控规律从自疏线可变性、环境因素对密度调控影响的规律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基于代谢生态学理论建立的WBE自疏规律提出后,密度调控规律的争论和研究更为活跃,其焦点主要是自疏线斜率是否存在相对恒定的α值和值的大小。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3/2自疏法则、-4/3自疏法则、质量-密度的等速比例关系和环境对密度调控规律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密度调控的机制以及胁迫条件下的密度调控及其应用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张璐唐建军叶宝兴王根轩陈欣
关键词:环境影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