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06C12)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宋天保石明娟王兰苏军龙郑慧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腺垂体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鼠腺垂体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取腺垂体进行单细胞原代培养,动态观察培养细胞在体外生长的情况,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进行鉴定。结果:1细胞形态学观察:腺垂体细胞呈圆形,折光性较强,边缘完整清楚有亮晕。培养2~4d,腺细胞仍为圆形,大部分直径减小,可见少量体积大的细胞,散在分布。培养7d以后,细胞开始变平、聚集成细胞簇。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体外培养1d后的成年大鼠垂体细胞进行L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LH阳性细胞体积大,散在分布,数目较少,约占2%~3%;阳性产物位于胞质内,呈棕黄色。结论:1纯采用机械分离也可以获得理想的腺垂体单细胞悬液;2培养1周内的腺垂体细胞外形变化不大,但绝大部分体积变小,有聚集的趋势;3大而散在的细胞为LH阳性细胞,约占腺垂体细胞的2%~3%。本实验为腺垂体细胞的体外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
- 郑慧媛王兰苏军龙赵璇石明娟崔媛媛吴志新宋天保
-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
- 体外腺垂体细胞培养技术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腺垂体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取腺垂体进行单细胞原代培养。结果:腺垂体细胞呈圆形,折光性较强,边缘完整清楚有亮晕。培养2~4d,腺细胞在形态上几乎没有明显的改变,大部分直径减小,可见少量体积大的细胞,散在分布。培养7d以后,细胞开始变平、聚集成细胞簇。结论(1)单纯采用机械分离也可以获得理想的腺垂体单细胞悬液;(2)培养1周内的腺垂体细胞外形变化不大,但绝大部分体积变小,有聚集的趋势;本实验为腺垂体细胞的体外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
- 郑慧媛王兰宋天保赵璇石明娟崔媛媛吴志新
- 关键词:腺垂体细胞培养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