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2B02)

作品数:34 被引量:570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艳芳刘耀林孔雪松林坚侯贺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整治
  • 5篇农村
  • 5篇农村居民
  • 5篇农村居民点
  • 5篇居民点
  • 5篇村居
  • 5篇村镇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建设用地
  • 3篇城市
  • 2篇土地管理
  • 2篇土地整治
  • 2篇网络
  • 2篇物元
  • 2篇物元模型
  • 2篇可达性
  • 2篇耕地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建设
  • 2篇城乡建设用地

机构

  • 26篇武汉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7篇刘艳芳
  • 10篇刘耀林
  • 10篇孔雪松
  • 5篇侯贺平
  • 4篇邓宣凯
  • 3篇王华
  • 3篇罗媞
  • 3篇李纪伟
  • 2篇刘中秋
  • 2篇周克昊
  • 2篇谭荣辉
  • 2篇林坚
  • 1篇邹亚锋
  • 1篇常旭
  • 1篇范登科
  • 1篇周鹏
  • 1篇刘佳
  • 1篇许月卿
  • 1篇雷莎莎
  • 1篇喻艳华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经济地理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镇域网络化规划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城镇空间格局的新范式。从网络的角度研究镇域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和网络特征,对于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通过改进重力模型,构建了镇域社会经济联系网络;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网络在结构、驱动力、中心性分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镇域网络化视角的规划对策,以期为镇域规划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刘璇刘艳芳张梦珂侯贺平
加权Voronoi图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7
2012年
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点的微观状况,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各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并据此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中心村、保留村及零星居民点(搬迁村)3类。引入城市地理学空间分割方法,利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中心村的综合影响力范围,确定各搬迁居民点的安置去向,以维持原有的社交范围和生活习惯。
邹亚锋刘耀林孔雪松范登科
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程“制图标准”要点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目的:结合编制《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中"制图标准"部分,分析制图标准研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阐释制图标准的服务定位、地图基本属性、内容体系、要素图式符号等主要技术观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制图标准是在深入分析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和借鉴其他相关制图规范的基础上确定的,满足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和目的,具有技术上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论:制图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编制,深化了成果图件对土地整治规划思想的表达,保障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有序实施,促进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的管理和应用。
林坚杨绍银宋健孙海清苗春蕾
关键词:土地整治制图标准土地管理
省级土地整治项目动态监管业务本体及工作流模型构建与实现被引量:4
2013年
为解决现有系统无法同时兼顾省级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繁杂数据流和业务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业务本体的工作流模型驱动的省级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系统,既可实现数据流和业务流的有机整合,又可以应对项目管理工作业务流程易变的特性。以该模型为业务逻辑层的核心,设计了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流定义、工作流执行、工作流服务的具有高聚合、低耦合特征的各类功能模块,并选用了能够与工作流模型天然结合的插件式框架开发模式实现了该系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系统应用示范区进行了实验。
刘耀林王华唐旭刘中秋
关键词:工作流模型
基于物元模型的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从自然、经济、空间布局、生态4个角度构建了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物元模型运用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进行实证论证,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与区域综合发展状态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大冶市建设用地现状存在差异性,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不适宜比例分别为:31%、25%、13%、6%、25%,评价结果与大冶市城镇化水平、农村现代化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村镇发展水平、工业现代化水平呈较相关,基本符合大冶市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相比传统的加权求和方法,物元模型可以更详尽地描述单指标的分异性,在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上具备精确、客观等优势,将有效提升村镇空间评价的准确性,为村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王山海刘耀林孔雪松毛艳
关键词:村镇建设用地物元模型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被引量:23
2016年
村层次的社会空间联系反映了农村聚落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农村综合质量测度的改进重力模型,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构建农村社会空间联系模拟网络,并验证其在村层次的适用性;同时借助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李集镇实际空间联系网络,评价网络总体特征及核心—边缘、凝聚子群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重力模型构建的模拟网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村与村之间的空间联系,模拟网有缩小现实生活中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的效果。2模拟网络对道路的依赖性强,网络中节点联系以道路驱动为主,而实体网络中节点联系以社会经济活动驱动为主。3李集镇农村社会空间联系网络密度较小,网络整体紧密度较低,核心边缘结构表现出"中部高,西部低,东部缺联"的联系格局;整个镇包含4个凝聚子群,子群内部联系不强,子群之间联系更弱,"极核心村"对子群之间的联系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村层次社会空间联系的网络特征,能够为村镇建设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王凤刘艳芳孔雪松傅征博田雅丝
关键词:村镇空间社会网络分析有向网络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现状居民点分类整理研究——以黄陂区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该文以黄陂区为研究区域,从地形适宜度、生产适宜度、生活适宜度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借助GIS进行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适宜性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对现状农村居民点进行分类整理。结果显示,黄陂区整体较为适宜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而适宜性较高的区域多集中于黄陂区南部。此外,黄陂区居民点的整理应采取内部改造为主导,迁村并点相结合的方式。
倪帅刘艳芳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相关文献受资助情况分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目的:依据《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总报告及分报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梳理其支持的重点研究进展项目的成果来源及来源特点,分析土地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总结土地科学各研究方向的平均成果周期,对比2013年成果,展望未来土地科学研究热点。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研究结果: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收到了各项基金、科技项目及相关学科的大力支持,其中自然科学类基金更重视土地科学研究,地理学、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是主要相关学科。研究结论:土地利用与管理是核心,创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是关键;土地科学研究未来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重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
林坚向鑫鑫傅玮栾东声郎海鸥
关键词:土地管理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被引量:108
2012年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该文以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和官桥镇为例,选取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与生态因子,构建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体系与表征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与适宜性评价分级,实现村镇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研究结果表明,鱼岳镇与官桥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平原为主的鱼岳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适宜性明显高于以丘陵为主的官桥镇,鱼岳镇应以城镇化区为重点,官桥镇应以迁村并点为主要方向,通过不同分区间的空间整合,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合理引导与规划布局,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决策支持。
孔雪松刘耀林邓宣凯罗媞
关键词:整治村镇农村居民点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想值确定——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5
2013年
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能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广,及指标理想值确定提供相关技术借鉴和指导,采用目标值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发展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确定了武汉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各指标理想值,研究表明:武汉市2011年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固定投资、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7 468人/km2,29 156.79万元/km2,38 129.86万元/km2时,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度达到最优状态;此外,在把握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减少主观因素对理想值确定产生的干扰。
周克昊刘艳芳谭荣辉周鹏
关键词:区域建设用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